<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古詩歌鑒賞題練習及答案匯編

    山行即事·王質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①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②。
    ①蘋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有人說這首詩首聯“浮云在空碧”句寫得并不出色,然繼之以“來往議陰晴” 就境界全出,精彩百倍。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請結合全詩作分析。(4分)
    (2) 詩題中有“行”,詩中卻不見“行”狀,詩人是怎樣來表現這一“行”字的?這樣構思妙在哪里?
    1.(1)“議陰晴”三字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浮云”以人的習性,把浮云寫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同時這三個字又函蓋全篇,獨具匠心,“荷雨”一聯承“陰”而來,“鵲聲”一聯承“晴”而來。乍魚還晴,“山色”剛經過雨洗,又加上陽光的照耀,明凈秀麗,真令人賞心悅目。
    (2) 詩人是通過景物的變換來表現“行”。浮云在空、荷雨濕衣、鵲聲喧日、鷗島狎波,無一不在寫山行,這樣構思顯得極為精巧。
     
    2.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注]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請結合全詩,說出作者寫“露”“月”“泉”“鳥”的作用。
    (2)作者寫“泉響”“鳥喧”采用了什么藝術手法?
    (3)詩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請扼要回答。
    2.①營造幽靜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即可)2分 ②以動寫靜,或反襯。用泉和鳥的聲響來反襯環境的幽靜。③謫居僻遠之地(環境凄清),被貶孤獨愁苦,情懷無人理解。3分(答對一點得一分,答對2點得三分)
     
    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日 暮①·杜 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②繁。
    [注] ①大歷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慶奉節),寫下了這首詩。 
    ②花燼:燈芯結花,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
    (1)詩中首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與頷聯有什么內在聯系?(4分)
    (2)在全詩中,杜甫表達了自己怎樣的復雜情感?(4分)
    3.(1)描繪了一幅牛羊歸來、柴門深閉,寂靜清冷的山村日暮圖景。(點出景物1分,說明特點1分。)牛羊歸來、柴門深閉則使人從寂靜而冷清的村落想象到戶內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景況。這就隱隱透出一種思鄉戀親的情緒。為頷聯發出“江山非故園”打下鋪墊。(2分)
    (2)杜甫在詩中表達了自己懷念故園、思鄉戀親之情,以及人至遲暮,濟世渺茫的悲涼之感。(點出“思鄉”2分,點出“遲暮”2分。意合即可。)
     
    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坐文天祥
    淡煙楓葉路,細雨蓼花時。宿雁半江畫,寒蛩四壁詩。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遲。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
    【注解】①蛩,蟋蟀。 ②坐馳,神馳。謂身形不動而心馳于外。
    ⑴詩歌的前四句重在寫景繪色,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前四句內容作簡要的分析。(4分)
    ⑵詩歌的頸聯和尾聯各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4.⑴運用近景和遠景相結合的手法,首聯寫近景,頷聯寫遠景,把秋夜景色描寫得非常真切,還運用靜景和動景結合的手法,半江秋水,清寒秋氣是靜景的描寫,而宿雁成群與四壁的蟋蟀聲是動景的描寫,相映成趣,進一步描寫秋夜的沉寂。
    ⑵頸聯抒發了壯志難酬的痛苦,尾聯表達立志報國,壯心不已的真實情感。


    5.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浣溪沙·周邦彥
    水漲魚天拍柳橋,云鳩拖雨過江皋①。一番春信入東郊。
    閑碾鳳團②消短夢,靜看燕子壘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江皋:江岸。②鳳團:是寧時一種名茶。
    (1)前人評比第二句“頗含畫意”,試作具體分析。(3分)
    (2)本詞抒情優雅細致。請結合下片中的某個詞語分析詞人的思想情感。(5分)
    5.(1)(3分)“云鳩”云色如鳩,形象繪出烏云墨黑;(1分)“拖雨”則貼切狀出烏云翻滾過后下雨的情景。(1分)生動而形象地畫出春江煙雨圖。(1分)(2)(5分)示例:一個“閑”字,看似不經意,實則是作者一晌短夢后,產生了難以遣除的愁思,所以借飲茶來消解這一份夢后的惘然。詞人靜看燕子不辭辛苦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這燕子的忙與詞人的靜形成對比。一個“靜”字,暗示的是詞人并不平靜的心緒。時光流轉,不知覺間,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個“又”字,隱隱寫出了一份每日空對春光的傷感。表達了詞人心中面對大好時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為的傷感。(分析3分,情感2分,答到意思即可)
     
    6.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屨②或幽尋。唯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注:①床敷:安置臥具;②杖屨:扶杖漫步
    (1)本詩題為“半山春晚即事”,詩人筆下的“半山春晚”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4分)
    (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尾聯“唯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的表現手法。(4分)
     6.(1)春花凋謝,春風和煦,樹木茂盛,空山鳥鳴,環境靜謐。[4分,每個特點1分,答出4個特點即可得4分]
    (2)①以動襯靜(或:以有聲寫無聲)。詩歌頭兩聯突出了環境的安靜,第三聯截取兩個生活片斷寫出了詩人安靜悠閑的生活,在此寧謐的氛圍里,突然傳來清脆悅耳之聲。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從“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詩人對半山生活的喜愛之情。[4分。答出“以動襯靜”(或以有聲寫無聲)給1分,分析恰當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當1分]
     
    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①  天寶十五年(756)八月,安祿山攻陷潼關,杜甫身陷賊營在長安所作。② 鄜(fū孚)州:地名,今陜西富縣。
    (1)這首詩的一、二兩聯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什么?請結合詩句簡析。
    (2)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7.(1)想象或虛寫(也可寫作對寫手法)。(1分)首聯明明是自己看著長安的月亮懷念妻子,卻想象遠在鄜州的妻子獨自看著月亮一定在懷念長安的丈夫;頷聯詩人不正面說自己望月憶兒女,而想象小兒女陪妻看月,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長安的慈父。(2分)這樣使得詩人刻骨銘心的憶妻之情,在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層。(1分)
    (2)尾聯正面抒寫自己的離愁和對妻子的懷念。(2分)同時隱含著對國事的關心,憎恨亂離,盼望團圓的迫切心情。(2分)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注釋】流螢:即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傳說腐草化螢。
    清人孫誅評價此詩道:“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只‘臥看’二字逗出情思,使通身靈活。”
    (1)“臥看”二字逗出了怎樣的情思?試作簡析。
    (2)前三句是怎樣為情思的逗出“層層布景”的?試作簡析。
    8.(1)“臥看”二字逗出了宮女對愛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牛郎織女是中國堅貞不逾愛情的象征,他們雖銀漢相隔,但仍有一年一度的相會機會,而自己如花似眷卻深閉宮中,流年似水。從而表現出對牛郎織女的向往,即對愛情自由生活的向往。
    (2)首句:居住環境布景。通過“銀燭”“秋光”及因銀燭、秋光而變得色調陰冷的畫屏三個意象,勾勒出宮女凄涼的生活環境。次句:人物活動布景。通過“撲流螢”這一動作細節,表現出宮女生活的寂寞和百無聊賴。第三句:自然環境布景。通過陰冷的“天階”和“涼如水”的“夜色”表現出宮女內心的悲涼。
     
    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落日悵望·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對這首詩作一賞析,寫一段鑒賞文字。(不超過80字)(6分)
    9.(1)客中久滯、思鄉情切(可從頷聯得到答案);年華漸老、感時傷逝(可從尾聯得到答案)。(2分,每點1分)
    (2)作者見景生情,由“孤云”“歸鳥”疾速飛去,想到自己的久滯不歸,由此勾起鄉“念”;由夕陽落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喚起遲暮之“驚”,想到自己年華老去,生出無限傷感。聯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10.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出塞·馬戴
    金帶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過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兵缺寶刀。
    (1)第二句“馬頭沖雪過臨洮”中“沖”字如果換成“冒”字好不好?為什么?請作簡要分析。(3分)
    (2)請結合詩歌的內容,簡要賞析本詩人物形象。(5分)
    10.(1)(3分)不好。“沖”字描繪出戰士們在雪夜沖鋒前行的生動畫面(1分),更表現出將士們一往無前、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使詩歌充滿了一種高昂激揚的情緒(1分)。“冒”字也能表現冒雪前進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沒有“沖”字強烈(1分)。(語意相近即可;若答成“冒”字好,分析言之成理,酌情給分;若沒有明確回答“好”或“不好”,扣1分)
    (2)(5分)全詩通過外貌、環境和行動描寫,為我們塑造了英姿勃發,不畏艱險,奮勇殺敵的戍邊將士的形象。(2分。形象特點答出1點,給1分,答出2點,給2分;語意相近即可)詩歌通過衣著來進行人物的外貌描寫,用“金帶連環”束“戰袍”,刻畫出了戍邊將士們那種全副武裝、神采奕奕的風姿;“馬頭沖雪過臨洮”以天氣惡劣、行軍艱難來突出戍邊將士們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單于帳”以“卷旗”的細節,寫出勇士們夜赴戰場的決心與行動,“亂斫胡兵”和“缺寶刀”既表現了戰斗場面的激烈,更表現了將士們奮力殺敵、拼死搏殺的無畏精神。(3分。能從外貌、環境和行動描寫三方面進行分析,各給1分;語意相近即可)
    * 山行即事·王質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①風吹袖清。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②。①蘋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1)有人說這首詩首聯“浮云在空碧”句寫得并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