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六套古詩歌鑒賞練習試題及答案

    太常引·暮行 
    李齊賢
    棲鴉去盡遠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燈火小于螢,人不見、莒扉半扃。   
    照鞍涼月,滿衣白露,系馬睡寒廳。爭夜候明星[注],又何處、長亭短亭?
        【注】明星:啟明星。
    1.從這首詞的上闋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現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使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本題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棲鴉去盡遠山青。看暝色、入林坰”寫出了暮色推移的時間變化,體現了作者急于找到宿處的迫切心理;(1分)②“燈火小于螢”一句寫出一星燈火使行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希望;(2分)③“人不見、苔扉半扃”通過住宿處的破敗寫出了作者的失望心理。(2分)
    2.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
    ①襯托。以“棲鴉”襯托旅途孤寂。(2分)②想象。“又何處、長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將踏上的漫漫征程。(2分)③借景抒情。以“照鞍涼月,滿衣白露,系馬睡寒廳”的宿處簡陋之景抒發了作者難以入眠時的凄涼酸楚之情。(2分)(如答其他手法且有合理分析亦可酌情給分)


    二:
    雪晴晚望
    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云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注】該詩寫于賈島長安應舉落第,與從弟釋無可寄居長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時。
    15.后人認為這首詩歌體現了賈島詩歌“清冷”的特點,請從景物和情感兩個角度作簡要分析。
    16.這首詩妙在寫景,請分析詩歌的寫景手法之妙。
    參考答案
    15.詩人選取薄暮雪霽天晴時分,出門遠眺見遍山白雪,樵人初歸,野草燃燒,斷斷續續的煙靄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間,空山寒寂,景物清冷;落第之后,棲身荒山古寺,空山獨行,情感清冷(心灰意冷、凄涼、失落、苦悶)。
    16.整首詩在寫景上,遠近結合:選擇了“野火”“斷煙”“危峰”等遠景,也選擇了溪水這樣的近景;動靜結合,選擇了“白屋”“寒日”“溪云”等靜景,也選擇“歸”“下”勾勒出山間景物的生氣和動態;俯仰結合,寫了天上溪水上升騰的云朵,也選擇了采樵人沿著羊腸小道緩緩下山;明暗結合,野火為明,斷煙為暗,寫出了景物時間推移變化;視聽結合,這首詩歌前六句全為望景,最后一聯寫清脆的鐘聲讓詩歌的景物描寫有聲有色,余韻無窮。


    三:
    虞美人
     [清]蔣春霖①
    水晶簾卷澄濃霧,夜靜涼生樹。病來身似瘦梧桐,覺道一枝一葉怕秋風。
    銀潢②何日銷兵氣?劍指寒星碎。遙憑南斗③望京華,忘卻滿身清露在天涯。

    [注釋]①蔣春霖,晚清詞人。曾親歷咸豐間兵事,漂泊江淮間,多感傷之作;②銀潢:銀河。化自杜甫《洗兵馬》:“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③南斗:即斗宿,南斗六星。
    19.“病來”二句表意生動哀婉,堪稱神來之筆,請賞析。(3分)                                                           
    20.詞的下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概括。(3分)
    參考答案:
    19.(6分)(1)“病來”二句詩人以梧桐自比,(1分)通過風中梧桐蕭索枯瘦的形象,生動地刻畫了詩人病后憔悴之態,(1分)委婉含蓄地抒發了漂泊之苦和亂離之痛。(1分)
    20.①戰亂平息的渴望;②山河破碎的悲憤;③對帝都京城的思念,對朝廷的忠情;④漂泊天涯的愁苦。(一點1分,任3點即可滿分)



    滿江紅             
    段克己
    雨后荒園,群卉盡、律殘無射。疏籬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質。盈把足娛陶令意,夕餐誰似三閭潔?到而今、狼藉委蒼苔,無人惜。
    堂上客,須空白。都無語,懷疇昔。恨因循過了,重陽佳節。颯颯涼風吹汝急,汝身孤特應難立。謾臨風、三嗅繞芳叢,歌還泣。
    1.詞中的“此花”是           花,在上闋中作者主要用了              等手法來表現它的形象?(2分)
    2.這首詞以花寫人,借物言情。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菊花   反襯(“用典”或“對比”也可,但不能填“托物言志”。)
    2.①作者首先表達了自己堅守高潔的愿望。他看到凄風苦雨中“此花能保,英英鮮質”,不由得想起了陶淵明和屈原,為菊花生不逢時卻能自保而欣慰;②同時,從下闋中“汝身孤特應難立”等句也可看出作者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對自己命運的深深憂慮。③還用“堂上客,須空白”等句感嘆歲月匆匆,功名未就,對已逝黃金年華無限懷念和遺憾。(每點2分)


    五:
    踏莎行
    晏殊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緩羅衣,香殘蕙炷①,天長不禁迢迢路。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
    [注]炷:燃燒
    1.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中哪兩個字用得生動傳神?請簡要分析。
    2.請簡要分析這首詞主要運用的手法。
    參考答案
    1.①最生動傳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
    ②用“愁”來表達草在煙靄中的感受,那細草在煙靄之中仿佛是一種憂愁的神態,用“怯”來描寫花在晨露中的感受,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種戰驚的感覺。(2分)
    ③作者運用擬人手法表面上說的是草和花的心情,實際上是通過草與花的人格化,來表明人的心情。“愁”與“怯”表現出作者非常細膩的情思。(2分)
    2.借景抒情。(1分)上闋寫室外之景,草愁花怯,渲染了凄涼的氛圍;“海燕雙飛去”暗示了思念游子的情緒。下闋寫室內之景,香蕙殘敗,衣帶漸寬,暗示身體消瘦,進一步渲染離愁。結尾借埋怨垂楊點明思念游子。(3分)通過寫景抒發了主人公因離別、思念而凄涼悲傷的情懷。(2分)(如答擬人手法,并能結合詩句分析亦可)


    六:
    春宮怨
    杜荀鶴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1.詩歌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4分)
    2.詩歌的后兩聯分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并簡要分析這兩聯在全詩中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表達了主人公在宮中不得恩寵、孤獨寂寞的怨悔情。 (1 分)主人公本想對著 鏡子梳妝打扮一番,但一想到貌美誤人,又懶得動手(1 分) 。前一句刻畫心理, “誤”字表達了對 入宮的悔恨, “早”字說明自己被誤已久,對宮中生活早已厭倦; (1 分)后一句描寫動作, “慵” 字表現出內心的孤寂郁悶。 (1 分)
    (2)第三聯,描繪了一幅春風駘蕩,鳥聲輕碎,麗日高照,花影重疊,充滿生機的美好春景圖。 (1 分)以樂景襯哀情,反襯了主人公的怨情,同時承上啟下,引出下文的聯想。 (1 分)第四聯, 描繪了一幅溪聲潺潺,充滿歡聲笑語的少女采蓮圖。 (1 分)這是主人公對以往自由快樂生活的回 憶,與現在宮中痛苦寂寞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以往日的歡樂反襯今日的愁苦。 (1 分)
    * 太常引·暮行?李齊賢棲鴉去盡遠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燈火小于螢,人不見、莒扉半扃。???照鞍涼月,滿衣白露,系馬睡寒廳。爭夜候明星[注],又何處、長亭短亭????【注】明星:啟明星。1.從這首詞的上闋可看出作者的心理出現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