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歌語言鑒賞專項練習及答案
夢 江 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1)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思念遠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悵恨之情。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3)請簡要賞析這首詞的結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無邊天際,以碧云搖曳表現心緒的不寧,以碧云斜落表現心情的低沉。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6分)
望 江 南
【宋】李綱
江上雪,獨立釣魚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①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選自《御選歷代詩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的描寫頗為精妙,請簡要賞析。(3分)
(2)下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聯系詩句簡要談談。(3分)
【答案】
(1)“箬笠”“蓑衣”勾勒出釣翁雪天垂釣的外在形象,畫面簡約,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
(2)示例:下闋表現了詩人對釣翁簡樸而自在生活的傾慕之情。“云水暮,歸去遠煙中”渲染環境的高遠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閑適自在;“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境的清幽;“縮鳊圓鯽入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歡 笑有兒童”凸現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鷓 鴣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1)“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4分)
(2)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2分)
【答案】(1)運用比擬寫出了山水的變化。“曉云散去山腰瘦”,寫出了曉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著曉云彌漫時想象中山峰的壯闊;“宿雨來時水面肥”,既表現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寬闊,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2)因為釣魚是有機心之事,作者已忘機而不再釣魚,所以說“荒卻溪南舊釣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一、(2013•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6分)
送何遁山人歸蜀
【宋】梅堯臣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①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②。
【注】①杜鵑,又名子規。②息機:擺脫瑣事雜務,停止世俗活動。
(1)請簡要分析首句中“綠”字的妙處。(2分)
(2)三、四兩聯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情感的,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 (1)“綠”字寫出了春風吹綠林木的動態,表現了春風的活力,顯示了春天的生機,增強了詩的韻味。(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頸聯想象友人喜逢家鄉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進一步設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2013•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句 。(1分)
【答案】桃花流水鱖魚肥
考點:古代詩詞的積累與識記。能力層級為A。
(2)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3分)
【答案】聯系“春深”“染衣”,“凈”字巧妙展現了暮春時節芳菲凋盡,“綠”成了自然的主色 調的情景,委婉道出詞人內心的純凈。
【解析】今年考查的仍是煉字:形容詞活用,與“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分析妙處時結構、內容、主旨三個方面都要答到位。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3)探究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解析】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和內心小環境,搞清了兩個環境,再聯想張志和《漁歌子》的主旨和本詞題目中“釣船歸”的暗示,“回歸與隱居之樂”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來。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14屆湖南衡陽高三三校聯考)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行香子①·天與秋光 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②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注: ①行香子,詞牌名。②綠蟻,一種新釀成的酒,上浮綠色泡沫。
【小題1】“凄凄惶惶”四字讓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聲聲慢》“凄凄慘慘戚戚。 ”句。(1分)
【小題2】 說說“砧聲”這個意象在詞中的表達作用。(3分)
【小題3】探究本詞的語言特點。(4分)
【答案】
【小題1】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小題2】“砧聲”:砧,古代搗衣用的石頭。婦女多在秋季為親人拆洗縫制衣服,忙到深夜。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腸” 夜闌不寐,聽聞沉重的搗衣之聲,與細微的蛩鳴聲,迢遞的滴漏聲,組成一個哀怨、凄涼、婉轉的交響樂曲,表現 出對逝去丈夫的無比懷 念,悲苦甚之。
【小題3】①疊字:運用“轉轉”“凄凄惶惶’六個疊字,加濃了詞的凄涼氣氛,把詞悲涼的心境表達得更為深切,增強了詩詞的音律美。
②排句:前后結句均用排比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聲聲凄切,句句血淚。她的哀愁與一般的離愁別苦不同,這是在異族殘酷進犯,南宋統治集團屈辱投降之時,一個難民發出的痛苦呻吟,國破家亡,夫死子散,這是整個時代的悲音。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題目有點大,大要從小處著眼。一是上片的“轉轉”,下片的“凄凄惶惶”這是疊詞,加深某種程度,增加詩詞的音律美。二是“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這是排比。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四、(14屆廣東百所高中高三聯考)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連州[注]陽山歸路
呂本中
稍離煙瘴近 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
[注]連州,今廣東陽山縣。呂本中,北宋末期詩人。這首詩是詩人為避戰亂,從廣東返歸湖南途中所作。
【小題1】詩的前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境況?請結合注釋簡要分析。(3分)
【小題2】試分析詩中“不知”“強言”兩詞的妙處。(4分)
【答案】
【小題1】時局動亂,詩人衰病漂泊,憂時傷國,滿懷哀愁 。
【小題2】小兒女不解父親此刻的心情,竟說湘潭風光勝過江南。這兩個詞語不僅寫出了小兒女的天真無知,又反襯出詩人心中的悲愁之情,讀來倍覺傷痛。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五、(14屆黃岡中學、黃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晚 次 鄂 州
唐·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鬢逢秋色[2],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注】[1]估客:販貨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帶,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小題1】嚴羽認為:“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試分析這首行旅詩中的頷聯“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好在哪里? (4分)
【小題2】這首詩主要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題1】頷聯對仗工整,內涵深刻,含蓄蘊藉。上句是動中寫靜,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賈酣然入睡,足見江上風平浪靜;下句是靜中寫動,晚上夜深人靜,忽聞舟人低語,可知江潮漲起。這一聯明寫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暗寫他晝夜難眠的紛亂思緒。
【小題2】這首詩主要抒寫厭戰、傷老、思歸之情, “歸心”是全詩之眼。首聯一個“猶”字,道出詩人歸鄉的急切心情,一個“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緒。頷聯寫旅 途中內心的紛亂不寧之情。頸聯進一步寫內心紛亂的原因。 “三湘”“萬里”, 寫的是戰爭的境遇和身世的飄零, “衰鬢”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肅殺增添了內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尾聯把這種憂心愁思更加深化了,“舊業”已隨著戰亂而化為烏有,而江上仍然傳來戰鼓聲聲,詩人把這一 切的根源歸結為戰爭,思歸的同時顯露出對戰爭的厭惡和傷時之情。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1)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思念遠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悵恨之情。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答案】主人公滿腹哀怨,對月懷遠,月卻不解;臨水看花,花自飄零,無人憐惜。刻畫了一位孤獨寂寞又自哀自憐的主人公形象。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無邊天際,以碧云搖曳表現心緒的不寧,以碧云斜落表現心情的低沉。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6分)
望
【宋】李綱
江上雪,獨立釣魚翁。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①空。圖畫若為工。
云水暮,歸去遠煙中。茅舍竹籬依小嶼,縮鳊圓鯽入輕籠。歡笑有兒童。
(選自《御選歷代詩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這兩句的描寫頗為精妙,請簡要賞析。(3分)
(2)下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聯系詩句簡要談談。(3分)
【答案】
(1)“箬笠”“蓑衣”勾勒出釣翁雪天垂釣的外在形象,畫面簡約,意境空靈。“冰散響”描寫輕細的聲音,襯托出環境的寂靜、釣翁的寧靜。釣翁“時振玉花空”的動作,襯托出釣翁的凝定。“但”字寫出了釣翁的心無旁騖。
(2)示例:下闋表現了詩人對釣翁簡樸而自在生活的傾慕之情。“云水暮,歸去遠煙中”渲染環境的高遠空曠,暗示釣翁生活的閑適自在;“茅舍竹籬依小嶼”描寫釣翁生活的簡樸與環境的清幽;“縮鳊圓鯽入輕籠”流露出釣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歡 笑有兒童”凸現了釣翁生活的溫馨和歡樂。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鷓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葉稀,霜前關塞雁南歸。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機②,沙鷗相對不驚飛③。柳溪父老應憐我,荒卻溪南舊釣磯。
【注】①亭皋:水邊的平地。②忘機:消除機心。機心,巧詐之心。③沙鷗相對不驚飛:白居易詩云“有喜鵲頻語,無機鷗不驚”。
(1)“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請分析其巧妙之處。(4分)
(2)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2分)
【答案】(1)運用比擬寫出了山水的變化。“曉云散去山腰瘦”,寫出了曉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著曉云彌漫時想象中山峰的壯闊;“宿雨來時水面肥”,既表現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寬闊,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2)因為釣魚是有機心之事,作者已忘機而不再釣魚,所以說“荒卻溪南舊釣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一、(2013•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6分)
送何遁山人歸蜀
【宋】梅堯臣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①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②。
(1)請簡要分析首句中“綠”字的妙處。(2分)
(2)三、四兩聯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情感的,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 (1)“綠”字寫出了春風吹綠林木的動態,表現了春風的活力,顯示了春天的生機,增強了詩的韻味。(2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頸聯想象友人喜逢家鄉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進一步設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2013•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答案】桃花流水鱖魚肥
考點:古代詩詞的積累與識記。能力層級為A。
(2)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3分)
【答案】聯系“春深”“染衣”,“凈”字巧妙展現了暮春時節芳菲凋盡,“綠”成了自然的主色 調的情景,委婉道出詞人內心的純凈。
【解析】今年考查的仍是煉字:形容詞活用,與“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分析妙處時結構、內容、主旨三個方面都要答到位。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3)探究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解析】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大環境和內心小環境,搞清了兩個環境,再聯想張志和《漁歌子》的主旨和本詞題目中“釣船歸”的暗示,“回歸與隱居之樂”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來。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三、(14屆湖南衡陽高三三校聯考)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行香子①·天與秋光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②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注: ①行香子,詞牌名。②綠蟻,一種新釀成的酒,上浮綠色泡沫。
【小題1】“凄凄惶惶”四字讓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聲聲慢》“凄凄慘慘戚戚。
【小題2】 說說“砧聲”這個意象在詞中的表達作用。(3分)
【小題3】探究本詞的語言特點。(4分)
【答案】
【小題1】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小題2】“砧聲”:砧,古代搗衣用的石頭。婦女多在秋季為親人拆洗縫制衣服,忙到深夜。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腸” 夜闌不寐,聽聞沉重的搗衣之聲,與細微的蛩鳴聲,迢遞的滴漏聲,組成一個哀怨、凄涼、婉轉的交響樂曲,表現 出對逝去丈夫的無比懷 念,悲苦甚之。
【小題3】①疊字:運用“轉轉”“凄凄惶惶’六個疊字,加濃了詞的凄涼氣氛,把詞悲涼的心境表達得更為深切,增強了詩詞的音律美。
②排句:前后結句均用排比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聲聲凄切,句句血淚。她的哀愁與一般的離愁別苦不同,這是在異族殘酷進犯,南宋統治集團屈辱投降之時,一個難民發出的痛苦呻吟,國破家亡,夫死子散,這是整個時代的悲音。
考點: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題目有點大,大要從小處著眼。一是上片的“轉轉”,下片的“凄凄惶惶”這是疊詞,加深某種程度,增加詩詞的音律美。二是“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這是排比。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四、(14屆廣東百所高中高三聯考)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7分)
連州[注]陽山歸路
呂本中
稍離煙瘴近 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
[注]連州,今廣東陽山縣。呂本中,北宋末期詩人。這首詩是詩人為避戰亂,從廣東返歸湖南途中所作。
【小題1】詩的前兩句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境況?請結合注釋簡要分析。(3分)
【小題2】試分析詩中“不知”“強言”兩詞的妙處。(4分)
【答案】
【小題1】時局動亂,詩人衰病漂泊,憂時傷國,滿懷哀愁 。
【小題2】小兒女不解父親此刻的心情,竟說湘潭風光勝過江南。這兩個詞語不僅寫出了小兒女的天真無知,又反襯出詩人心中的悲愁之情,讀來倍覺傷痛。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五、(14屆黃岡中學、黃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聯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晚 次 鄂 州
唐·盧綸
估客[1]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鬢逢秋色[2],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注】[1]估客:販貨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帶,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小題1】嚴羽認為:“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試分析這首行旅詩中的頷聯“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好在哪里? (4分)
【小題2】這首詩主要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題1】頷聯對仗工整,內涵深刻,含蓄蘊藉。上句是動中寫靜,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賈酣然入睡,足見江上風平浪靜;下句是靜中寫動,晚上夜深人靜,忽聞舟人低語,可知江潮漲起。這一聯明寫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暗寫他晝夜難眠的紛亂思緒。
【小題2】這首詩主要抒寫厭戰、傷老、思歸之情, “歸心”是全詩之眼。首聯一個“猶”字,道出詩人歸鄉的急切心情,一個“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緒。頷聯寫旅 途中內心的紛亂不寧之情。頸聯進一步寫內心紛亂的原因。 “三湘”“萬里”, 寫的是戰爭的境遇和身世的飄零, “衰鬢”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肅殺增添了內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尾聯把這種憂心愁思更加深化了,“舊業”已隨著戰亂而化為烏有,而江上仍然傳來戰鼓聲聲,詩人把這一 切的根源歸結為戰爭,思歸的同時顯露出對戰爭的厭惡和傷時之情。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 夢??江??南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1)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答案】思念遠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悵恨之情。?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