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貫休《陳情獻蜀皇帝》閱讀答案附賞析

    陳情獻蜀皇帝
    唐•貫休(僧人)
    河北河南處處災,唯聞全蜀少塵埃①。
    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萬山得得②來。
    秦苑幽棲多勝景,漢廷陳貢③愧非才。
    自慚林藪④龍鐘者,亦得親登郭隗臺⑤。

      【注】①塵埃:戰塵、戰事。②垂垂:漸漸。得得:象聲字,馬蹄聲。③陳貢:奉獻、貢獻。④林藪:泛指僧道隱士隱居的山林。⑤郭隗臺:郭隗為戰國賢士。燕昭王為其筑宮。后以郭隗宮、郭隗臺為招賢、聚賢之所。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首聯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至少答出兩點,對仗除外)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6分)
      
    答案:
    1、⑴①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渴望被蜀王重用,施展自己才華的建功立業之情。②對蜀地風光的贊美。③對蜀王重用人才的贊美。
      ⑵①敘述背景,闡明理由。②首聯敘述了詩人赴蜀的背景,正是因為全國各地戰亂紛呈,只有蜀地很少戰事,詩人陳訴衷情,闡明了之所以不遠千里萬里到四川來的理由。
    2、⑴間隔反復①頷聯中“一瓶一缽”和“萬水萬山”,“一”“萬”運用了間隔反復。②起到了強調作用,并富有節奏感、韻律美。
      ⑵借代①尾聯中“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親登郭隗臺”的“林藪”代指“隱居者”,“郭隗臺”代指“招賢、聚賢之所”。(答出頸聯“秦苑幽棲多勝景,漢廷陳貢愧非才”中“秦苑”、“漢廷”:代指前蜀王國的苑囿和宮廷。借代也給分。)
      ②豐富了詩句內涵,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⑶用典 ①尾聯中“亦得親登郭隗臺”,運用了“燕昭王重用郭隗招納賢士”的典故。 ②簡潔精練,內涵豐富。(對比也可,答出兩點分析完整6分)



    附加注釋
    ①河北河南:黃河南北,泛指全國各地。災:這里指以戰禍為主的各種災難。塵埃:戰塵、戰事。
    ②瓶缽:云游僧人日常用品。垂垂:漸漸。得得:象聲字,馬蹄聲。
    ③秦苑、漢廷:代指前蜀王國的苑囿和宮廷。陳貢:奉獻、貢獻。非才:自謙沒有才能。
    ④林藪:泛指僧道隱士隱居的山林。龍鐘:老態。郭隗臺:郭隗為戰國燕人。燕昭王欲得賢士。以報齊仇。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于隗者,豈遠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改筑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趟往,士爭趨燕,燕國大強。后以郭隗宮、郭隗臺為招賢、聚賢之所。[1]

    簡析
    陳情為陳訴衷情。蜀皇帝指五代十國前蜀的建立者王建(847—918),許州舞陽(河南省舞陽縣西北)人,或作陳州項城(河南省沈丘縣)人。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鹽為業,鄉人稱為“賊王八”。后從軍,升至裨將。黃巢起義后,隨唐僖宗奔蜀,為“隨駕五都”之一。入蜀后,又被專權的宦官田令孜收為養子。逐步據有四川、東川、漢中,成割據之勢。唐亡稱帝,史稱前蜀。公元903—918年在位,在位時優禮唐末名士大族,吸引人才。晚年寵信內宦,漸荒政務。貫休由鄂入蜀,甚得王建禮遇,言聽計從,奉為國師,尊崇無比。這是貫休入蜀后獻給蜀主王建的一首詩。這首詩簡練生動地敘述了詩人之所以不遠千里萬里到四川來的理由,希望能在川中找到自己的歸宿。詩寫得很深沉,富有感情,為貫休代表作之一。
    * 陳情獻蜀皇帝唐?貫休(僧人)河北河南處處災,唯聞全蜀少塵埃①。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萬山得得②來。秦苑幽棲多勝景,漢廷陳貢③愧非才。自慚林藪④龍鐘者,亦得親登郭隗臺⑤。  【注】①塵埃:戰塵、戰事。②垂垂:漸漸。得得:象聲字,馬蹄聲。③陳貢: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