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虞丞相挽詞三首其一》閱讀答案
虞丞相①挽詞三首
(其一)
楊萬里
負荷便宜重,經綸別有源。
雪山②真將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
世無生仲達③,好來未須論。
【注釋】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軍贏得采石(今屬安徽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獲得極高聲譽。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綜理軍政事務,后病逝。謚號忠肅。②杜甫在《八哀詩》中贊嚴武平定吐蕃叛亂:“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③仲達,司馬懿的字。三國時有諺日: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8.這首挽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聯系全詩,賞析“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一聯的意境。(6分)
參考答案
8.用典。(1分)①頷聯運用嚴武平定吐蕃叛亂與孫劉聯軍在赤壁打敗曹操兩個典故,十分貼切、概括地道出虞允文平生行跡與功業,氣魄宏大,語言遒勁。(2分)②尾聯用諸葛亮死后嚇走司馬懿的典故,突出了虞允文的才略過人,世無敵手。(2分)
9.①“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寫虞允文身亡,埋骨地下,只有一彎冷月相伴,場景極為凄涼寂寞。(2分)②這與前面的功高蓋世的業績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僅使詩意曲折跌宕,而且切合悼詞口吻,在對比中抒發詩人無限的感慨:既表達了對一代名臣的沉痛悼念,又飽含著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4分)
作者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其一)
楊萬里
負荷便宜重,經綸別有源。
雪山②真將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
世無生仲達③,好來未須論。
【注釋】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軍贏得采石(今屬安徽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獲得極高聲譽。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綜理軍政事務,后病逝。謚號忠肅。②杜甫在《八哀詩》中贊嚴武平定吐蕃叛亂:“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③仲達,司馬懿的字。三國時有諺日: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8.這首挽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9.聯系全詩,賞析“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一聯的意境。(6分)
參考答案
8.用典。(1分)①頷聯運用嚴武平定吐蕃叛亂與孫劉聯軍在赤壁打敗曹操兩個典故,十分貼切、概括地道出虞允文平生行跡與功業,氣魄宏大,語言遒勁。(2分)②尾聯用諸葛亮死后嚇走司馬懿的典故,突出了虞允文的才略過人,世無敵手。(2分)
9.①“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寫虞允文身亡,埋骨地下,只有一彎冷月相伴,場景極為凄涼寂寞。(2分)②這與前面的功高蓋世的業績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僅使詩意曲折跌宕,而且切合悼詞口吻,在對比中抒發詩人無限的感慨:既表達了對一代名臣的沉痛悼念,又飽含著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4分)
作者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 虞丞相①挽詞三首(其一)楊萬里負荷便宜重,經綸別有源。雪山②真將相,赤壁再乾坤。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世無生仲達③,好來未須論。【注釋】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軍贏得采石(今屬安徽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獲得極高聲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