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后出塞》古詩賞析

    《后出塞》古詩賞析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這兩句是說,少年的一位朋友贈給他一把吳鉤作為紀念,他臉含微笑地看著它,心里在想:也許憑著這把刀,我會創下不朽的功勛哩!這是寫應募之事,壯士喜功者,樂于從之。從側面反映出少年殺敵報國的豪情。

      出自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注釋

      [1]上句“有”字喑含諷意,揭出功業的罪惡本質。“舊丘”猶“故園”,即“老家”。

      [2]召募,這時已實行募兵制的“擴騎”。薊門,點明出塞的地點。其地在今北京一帶,當時屬漁陽節度使安祿山管轄。

      [3]這兩句模仿《木蘭詩》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的句法。

      [4]道周,即道邊。

      [5]斑白,是發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頭。

      [6]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庶羞,即萊肴。白居易詩“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別,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點。

      [7]別有贈,即下句的“吳鉤”。“別”字對上文“庶羞”而言。

      [8]吳鉤,春秋時吳王闔閭所作之刀,后通用為寶刀名。深喜所贈寶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細玩。

      參考譯文

      男子漢生在這個世上,就是要在壯年的候實現自己的報負。應當征戰邊疆,怎么可以守著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輩子呢?國家招用我們的時候遠赴薊門,大軍就要走了不可以因為自己而留下。把家里的'錢財全都散盡用來裝備自己,那樣鄉親們會為我送行,親戚朋友們把道路擠的滿滿的歡送我。頭發花白了才有了點自己的功業,醉了以后看到別人年青有為才感到羞愧,想當年霍去病出征,卻只能面帶苦笑看著自己的武器。

      《后出塞五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這五首詩以一位軍士的口吻,訴說他從應募赴軍到只身脫逃的經歷,通過一個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亂“釀亂期”的歷史真實。第一首,從軍者自敘應募動機及辭家盛況;

    *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這兩句是說,少年的一位朋友贈給他一把吳鉤作為紀念,他臉含微笑地看著它,心里在想:也許憑著這把刀,我會創下不朽的功勛哩!這是寫應募之事,壯士喜功者,樂于從之。從側面反映出少年殺敵報國的豪情。 出自杜甫《后出塞五首》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