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宣遠《并州路》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并州路
    李宣遠
    秋日并州路,黃榆落故關。
    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
    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淚,烽火起云間。
    (1)“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一聯,描寫了什么時間的景象?是從什么角度描寫的?
    (2)使征人“垂淚”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
    (3)請賞析詩的結句“烽火起云間”的妙處。 
    參考答案
    (1)傍晚。“吹角”是從聽覺角度描寫,“射雕還”是從視覺角度描寫。
    (2)黃葉飄零,秋景令人感傷;孤城吹角,戍邊生活凄涼;牛羊下山,引發征人鄉思。
    (3)垂淚之時,烽煙忽起,形象地寫出了邊塞戰事殘酷;以景結情,含蓄蘊藉,表達了詩人對征人的同情。(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

    翻譯
    秋日黃昏下的并州路,黃色的榆樹葉落在敵人占領的城關上(故:消失的,以前的,在這里引申為被敵人占領的)。被敵人包圍的孤城才剛結束吹號角的聲音,幾個人就騎著馬射雕回來了。大軍的軍帳跟臨水遙相對應,牛羊從那上面下來(自:從某地方,在這里不是自己的意思)。在外征戰的人正在落淚,烽火就在不遠的地方開始了。

    簡析:
    本詩為邊塞題材的五言律詩。

    內容:
    “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描寫了傍晚時間的景象,“吹角”是從聽覺角度描寫的。“射雕還”是從視覺角度描寫的。
    征人“垂淚”的原因是因為黃葉飄零,秋景令人感傷;孤城吹角,戍邊生活凄涼;牛羊下山,引發征人鄉思。
    “烽火起云間”:垂淚之時,烽煙忽起,形象地寫出了邊塞戰事殘酷;以景結情,含蓄蘊藉,表達了詩人對征人的同情。


    作者:李宣遠 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溧陽(今湖南澧縣)人。唐德宗貞元間,登進士第,與兄李宣古俱以詩名。
    * 并州路李宣遠秋日并州路,黃榆落故關。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淚,烽火起云間。(1)“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一聯,描寫了什么時間的景象?是從什么角度描寫的?(2)使征人“垂淚”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3)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