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定王臺》閱讀答案
水調歌頭•定王臺
(南宋)袁去華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臺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云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
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云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徙倚霜風里,落日伴人愁。
注
①定王臺:在今湖南長沙市東,相傳是漢景帝之子定王劉發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 時按各地的位置規模、發展狀況,把全國劃分為若干等級。楚望就是指湘州為楚地的望郡。③陵闕:皇 帝的陵墓。
1.“水調歌頭”是這首詞的____。(1分)
2. 對本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時空綜覽,為全詞奠定昂揚豪邁的基調。
B.以問答的形式點題,喚起對古臺舊事的追憶。
C.“興廢”二字承上啟下,意蘊豐富而悠遠綿長。
D詞的下闋情與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韻。
3.結合具體詩句,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對本詞加以賞析。(4分)
4.詞的下闋是如何抒情的?請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分)詞牌名
2.(3分)A
3.(4分)上闋先實寫定王臺地理位置及背景,然后虛寫其曾經的繁華氣勢;下闋先實寫定王臺眼前的衰敗之景,再想象昔日金兵破關南下的情景。虛實結合,時空綜覽,使意境蒼涼雄闊,內涵豐富,表達作者憂國之思及愛國情懷。
4.①借景抒情。開頭三句寫登臺望遠,但見老樹枯枝在秋風中瑟縮,浩浩大江默默向東流淌。借蒼涼冷落的深秋景色,渲染出定王臺的殘破衰敗,抒發對南宋王朝滿目瘡痍、國勢日頹的感慨。②直抒胸臆。“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抒發有心報國、無路請纓以致老大無成、徒然白首之悲。③以景結情(情景交融)。“徒倚霜風里,落日伴人愁”寫蕭 瑟的秋風和昏暗的落日,營造了寂靜悲涼的氣氛,增添了詞人的無限憂愁,表達了深沉的亡國破家之痛。(4分。每條2分,答出兩條即可)
(南宋)袁去華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臺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云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
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云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徙倚霜風里,落日伴人愁。
注
①定王臺:在今湖南長沙市東,相傳是漢景帝之子定王劉發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 時按各地的位置規模、發展狀況,把全國劃分為若干等級。楚望就是指湘州為楚地的望郡。③陵闕:皇 帝的陵墓。
1.“水調歌頭”是這首詞的____。(1分)
2. 對本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時空綜覽,為全詞奠定昂揚豪邁的基調。
B.以問答的形式點題,喚起對古臺舊事的追憶。
C.“興廢”二字承上啟下,意蘊豐富而悠遠綿長。
D詞的下闋情與景交融,慷慨生悲,淡有余韻。
3.結合具體詩句,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對本詞加以賞析。(4分)
4.詞的下闋是如何抒情的?請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分)詞牌名
2.(3分)A
3.(4分)上闋先實寫定王臺地理位置及背景,然后虛寫其曾經的繁華氣勢;下闋先實寫定王臺眼前的衰敗之景,再想象昔日金兵破關南下的情景。虛實結合,時空綜覽,使意境蒼涼雄闊,內涵豐富,表達作者憂國之思及愛國情懷。
4.①借景抒情。開頭三句寫登臺望遠,但見老樹枯枝在秋風中瑟縮,浩浩大江默默向東流淌。借蒼涼冷落的深秋景色,渲染出定王臺的殘破衰敗,抒發對南宋王朝滿目瘡痍、國勢日頹的感慨。②直抒胸臆。“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抒發有心報國、無路請纓以致老大無成、徒然白首之悲。③以景結情(情景交融)。“徒倚霜風里,落日伴人愁”寫蕭 瑟的秋風和昏暗的落日,營造了寂靜悲涼的氣氛,增添了詞人的無限憂愁,表達了深沉的亡國破家之痛。(4分。每條2分,答出兩條即可)
上一篇:張志和《漁歌子》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下一篇:張渭《同王征君湘中有懷》閱讀答案及賞析
* 水調歌頭?定王臺(南宋)袁去華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臺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云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云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徙倚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