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荷花的詩句

    荷花的詩句

      1、《詩經. 國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自譯詩意:

      山上小樹縱橫,沼澤荷花開盛。

      未見美男子都,卻遇輕薄狂人。

      2、《詩經. 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自譯詩意:

      在那沼澤水邊,蒲草荷花并茂。

      那里有一美男,我將如何撒嬌。

      長夜耿耿無眠,眼淚鼻涕雙拋。

      《詩經》中已有荷花出現。雖是借景,亦為歷代荷花詩詞濫觴。故選入。

      3、《離騷》(節選)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自譯詩意:

      剪裁綠荷做時裝,縫紉白蓮制衣裳。

      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5、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6、采蓮曲 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7、采蓮曲 梁 .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8、詠同心芙蓉詩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9、秋池一株蓮 隋.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10、曲池荷 唐 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11、樂府三首 唐.孟郊

      蓮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猶勝道傍柳,無事蕩春風。

      淥萍與荷葉,同此一水中。

      風吹荷葉在,淥萍西復東。

      蓮花未開時,苦心終日卷。

      春水徒蕩漾,荷花未開展。

      12、淥水曲 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13、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14、采蓮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15、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16、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

      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18、采蓮曲二首 唐·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19、采蓮子 唐 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20、蓮 唐.溫庭筠

      綠塘搖艷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荷花的詩詞賞析

      《采蓮曲》

      王昌齡

      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賞析

      這首詩像一幅美妙的采蓮圖,描寫了江南采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

      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于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采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于客觀描寫,后兩句側重于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畫面上出現,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這樣的藝術構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采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組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說女子的羅裙綠得象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里寫的是采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艷的風致。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艷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艷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

      把這兩句聯成一體,讀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采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艷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當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艷艷荷花之中。“始覺有人來”要和“聞歌”聯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于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

      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為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為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借助動詞,展現采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花難辨,花人同類的生動畫面,表現出采蓮女天真爛漫、朝氣蓬勃的性格。

      形容荷花的詩句

      1: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2:朱顏碧墨放池畔舞袖揮毫對玉蓮盡態極妍宛若生一脈幽香把君難。

      3: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4: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5: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曲》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7: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8: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9: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10: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1:荷葉似云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12:搖曳紅塵煙波上,零落隨風逐余香。枉將相思寄流水,已是孤芳斷愁腸!

      13:湘妃雨后為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14:《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15:冰清玉潔出紅塵,搖搖曳曳落凡間。哪知左右浮萍蕩,且喚清風歸九天!

      16: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17: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

      18: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19: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20: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風渾訝雪生香。

      21: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憶余杭》潘閬

      22: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為農》

      23: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南鄉子》李珣

      24:風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狂夫》

      25: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26: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折荷有贈》

      27: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28: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29: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30: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風帶露沾儂身待到花開如滿月覽勝誰記種蓮人。

    上一篇:秋天的詩句 下一篇:花的詩句
    * 1、《詩經. 國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自譯詩意: 山上小樹縱橫,沼澤荷花開盛。 未見美男子都,卻遇輕薄狂人。 2、《詩經. 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自譯詩意: 在那沼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