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正《寒食日獻郡守》孟云卿《寒食》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日獻郡守
張友正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注: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
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有禁火、吃冷食的習俗。相傳此俗源于春秋時晉文公紀念介子推。
⑴兩首詩所表現的生活狀況、所表達的情感都相同,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5分)
⑵請簡要分析兩首詩在藝術手法和語言風格上各有什么不同。(5分)
參考答案
⑴(5分)兩首詩都表現了生活的貧寒、困頓,(1分)借此表達了寒士的辛酸、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2分)孟詩借寫自己遠居“他鄉”,“貧居”“無煙火”,表現其境況“堪悲”;張詩則以“三徑苔荒一釣船”“廚里久無煙”寫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各各結合描寫貧寒生活的詩句分析即可,2分)
⑵(5分)孟詩從“花滿枝”寫起,寫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錦的美麗畫面,與下句形成對比,以“樂景寫哀情”(或反襯),語言含蓄;(3分)張詩則用白描的手法,“三徑苔荒一釣船”“廚里久無煙”,直接寫出生活的貧窮,語言直白。(2分)
二:
1、 兩首詩都寫了寒食節斷火的生活場景,態度卻有高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說明,孟詩 ▲ ,張詩 。(2分)
2、 簡要賞析兩首詩的表現手法。(4分)
閱讀答案:
1、孟詩自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張詩乞憐(題目“獻太守”),自慚,“慚愧四鄰教斷火”“堪笑”“堪憐”(孟,有氣節;張,獻媚)
2、孟詩以樂景襯哀情,(用典); 張詩以哀景襯哀情。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日獻郡守
張友正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注: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
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有禁火、吃冷食的習俗。相傳此俗源于春秋時晉文公紀念介子推。
⑴兩首詩所表現的生活狀況、所表達的情感都相同,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5分)
⑵請簡要分析兩首詩在藝術手法和語言風格上各有什么不同。(5分)
參考答案
⑴(5分)兩首詩都表現了生活的貧寒、困頓,(1分)借此表達了寒士的辛酸、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2分)孟詩借寫自己遠居“他鄉”,“貧居”“無煙火”,表現其境況“堪悲”;張詩則以“三徑苔荒一釣船”“廚里久無煙”寫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各各結合描寫貧寒生活的詩句分析即可,2分)
⑵(5分)孟詩從“花滿枝”寫起,寫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錦的美麗畫面,與下句形成對比,以“樂景寫哀情”(或反襯),語言含蓄;(3分)張詩則用白描的手法,“三徑苔荒一釣船”“廚里久無煙”,直接寫出生活的貧窮,語言直白。(2分)
二:
1、 兩首詩都寫了寒食節斷火的生活場景,態度卻有高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說明,孟詩 ▲ ,張詩 。(2分)
2、 簡要賞析兩首詩的表現手法。(4分)
閱讀答案:
1、孟詩自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張詩乞憐(題目“獻太守”),自慚,“慚愧四鄰教斷火”“堪笑”“堪憐”(孟,有氣節;張,獻媚)
2、孟詩以樂景襯哀情,(用典); 張詩以哀景襯哀情。
上一篇: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閱讀答案及賞析
下一篇:馬戴《易水懷古》閱讀答案及賞析
* 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寒食日獻郡守?張友正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注: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說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