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詩句
林徽因的詩句
篇一:林徽因的經典詩歌
情愿
林徽因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葉,
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藍天,
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志,
去觸遇沒有著落的惆悵;
在黃昏,半夜,躡著腳走,
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著世界;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
這些個淚點的情緒。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
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經在這世界里活過。
深笑 林徽因 是誰笑得那樣甜,那樣深,
那樣圓轉?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閃著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動,泛流到水面上,
燦爛,
分散!
是誰笑得好花兒開了一朵?
那樣輕盈,不驚起誰。
細香無意中,隨著飄過,
拂在端墻,絲絲在斜陽前
掛著
留戀。
是誰笑成百層塔高聳,
誰不知名雀來盤旋?是誰
笑成這萬千個風鈴的轉動,
從每一層琉璃的檐邊
搖上
云天?
風箏
林徽因看,那一點美麗
會閃到天空!
幾片顏色,
挾住雙翅,
心,綴一串紅。
飄搖,它高高的去,
逍遙在太陽邊
太空里閃
一小片臉,
但是不,你別錯看了
錯看了它的力量,
天地間認得方向!
它只是
輕的一片,
一點子美
像是希望,又像是夢;
一長根絲牽住
天穹,渺茫——
高高推著它舞去,
白云般飛動,
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
它知道,知道是風!
無題
林徽因 什么時候再能有
那一片靜;
溶溶在春風中立著,
面對著山,面對著小河流?
什么時候還能那樣
滿掬著希望;
披拂新綠,耳語似的詩思,
登上城樓,更聽那一聲鐘響?
什么時候,又什么時候,心
才真能懂得
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年歲;
昨天的靜,鐘聲
昨天的人
怎樣有在今天里劃下一道影!
十月獨行
林徽因 像個靈魂失落在街邊,
我望著十月天上十月的臉。
我向霧里黑影上涂熱情
悄悄的看一團流動的月圓。
我也看人流著流著過去來回
雖影中沖著波浪翻星點
我數橋上欄桿龍祥頭尾
像坐坐一條寂寞船,自己拉纖。
我像哭,像自語。我更自己抱歉!
自己焦心,同情,一把心緊似琴弦,—— 我說啞的,啞的琴我知道,一出曲子 未唱,幻望的手指終未來在上面?
篇二:林徽因詩歌賞析
你是人間四月天 —— 一句愛的贊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
在無意中閃;細雪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聘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的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詩的一篇;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詩歌賞析]:
這首詩的魅力和優秀并不僅僅在于意境的優美和內容的純凈,還在于形式的純熟和語言的華美。
詩中采用重重疊疊的比喻,意象美麗而絲毫無雕飾之嫌,反而愈加襯出詩中的意境和純凈——在華美的修飾中更見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詩歌采用新月詩派的詩美原則:講求格律的和諧、語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樂感。這首詩可以說是這一原則的完美體現,詞語的`跳躍和韻律的和諧幾乎達到了極致。
有學文學的朋友談到林徽因的詩,說她的詩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剛剛萌發的春意,既不華麗,也不冷峻,但卻溫柔,卻綿軟,讀來如微風拂面,讓人從身體到心靈感受到一種愉悅的震顫! 這首詩是林徽因寫給自己的長子梁從戒的,用來表達她對孩子的無比的喜愛之情,以及從兒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讀這首《你是人間四月天》,很容易以為是林徽因寫給詩人徐志摩的情詩。林和徐的確是有過許多美麗故事的一對。但從經歷、傳記中看林徽因,其實還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她在浪漫云游的詩人和腳踏實地的建筑學家之間,選擇了后者。多年以后,林對兒子說:“徐志摩當時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一個。”——其實她對徐的感情是看的很清楚的,就是投影在波心的一片云而已。
篇三:【電子書必備】《林徽因詩全集》(收藏版)
【電子書必備】《林徽因詩全集》(收藏版).txt第一次笑是因為遇見你,第一次哭是因為你不在,第一次笑著流淚是因為不能擁有你。【電子書必備】《林徽因詩全集》(收藏版)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閩候人,建筑師、作家、新月派詩人之一。
1904年出生于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4月至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游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人倫敦圣瑪利女校學習,與在倫敦經濟學院上學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國復人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筑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臺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后去歐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國。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斗爭之后,與世長辭,年僅51歲。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1985)等。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邊渾圓的旋渦。
艷麗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貝齒的閃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風的輕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發,
散亂的挨著她的耳朵。
輕軟如同花影,
癢癢的甜蜜
涌進了你的心窩。
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選自《新月詩選》(1931年9月)
--------------------------------------------------------------------------------
深夜里聽到樂聲
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輕彈著,
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
靜聽著,
這深夜里弦子的生動。
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
忒凄涼
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
太薄弱
是人們的美麗的想象。
除非在夢里有這么一天,
你和我
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選自《新月詩選》(1931年9月)
--------------------------------------------------------------------------------
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葉,
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藍天,
和大地再沒有些牽連。
但抱緊那傷心的標志,
去觸遇沒著落的悵惘;
在黃昏,夜班,躡著腳走,
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
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
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
這些個淚點里的情緒。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
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經在這世界里活過。
選自《新月詩選》(1931年9月)
--------------------------------------------------------------------------------
仍然
你舒伸得象一湖水向著晴空里
白云,又象是一流冷澗,澄清
許我循著林岸窮究你的泉源:
我卻仍然懷抱著百般的疑心
對你的每一個映影!
你展開象個千辨的花朵!
鮮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溫存襲人的花氣,伴著晚涼:
我說花兒,這正是春的捉弄人,
來偷取人們的癡情!
你又學葉葉的書篇隨風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個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著我,不斷的在說話:
我卻仍然沒有回答,一片的沉靜
永遠守住我的魂靈。
選自《新月詩選》(1931年9月)
--------------------------------------------------------------------------------
山中一個夏夜
山中一個夏夜,深得
象沒有底一樣;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圍沒有點光亮。
對山閃著只一盞燈———兩盞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滿山的風全躡著腳
象是走路一樣;
躲過了各處的枝葉
各處的草,不響。
單是流水,不斷的在山谷上
石頭的心,石頭的口在唱。
均勻的一片靜,罩下
象張軟垂的幔帳。
疑問不見了,四角里
模糊,是夢在窺探?
夜象在祈禱,無聲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誠在無聲里布漫。
1931年
選自《新月》四卷七期(1933年6月)
--------------------------------------------------------------------------------
激昂
我要藉這一時的豪放
和從容,靈魂清醒的
在喝一泉甘甜的鮮露,
來揮動思想的利劍,
舞它那一瞥最敏銳的
鋒芒,象皚皚塞野的雪
在月的寒光下閃映,
噴吐冷激的輝艷;——斬,
斬斷這時間的纏綿,
和猥瑣網布的糾紛,
剖取一個無瑕的透明,
看一次你,純美,
你的裸露的莊嚴。
????
然后踩登
任一座高峰,攀牽著白云
和錦樣的霞光,跨一條
長虹,瞰臨著澎湃的海,
在一穹勻靜的澄藍里,
書寫我的驚訝與歡欣,
獻出我最熱的一滴眼淚,
我的信仰,至誠,和愛的力量,
永遠膜拜,
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5月,香山
選自《北斗》創刊號(1931年9月)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贊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