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左思《雜詩》閱讀答案

    雜詩
    西晉 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山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恒居,歲暮常慨慷。
    1.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3分)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試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1)借景抒情,秋的蕭瑟喚起了詩人的感傷。(2)疊詞運用。“冽冽”“皦皦”“嗷嗷”等疊詞的使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音樂性。(3)化用詩句(典故)。“白露為朝霜”化用《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借景抒情及分析2分,疊詞運用或化用詩句任答其一及分析1分)
    2.生命流逝的感傷和志不得伸的感慨。前四句描寫時節變換引發了詩人對生命流逝的感傷,秋的物象凋零與詩人生命的凋零相對應。中四句寫詩人因人老志不達的失落而愁腸百結,夜不能寐。后四句通過“局四海”“守空堂”“歲暮”等詞語抒發了對生命流逝的感傷和志不得伸的感慨。(每點2分)

    參考譯文:
    秋風是多么的凜冽,白露凝結成了晨霜。原本柔軟的枝條一天天變硬,綠葉也一天天變黃。明月從云邊露出,灑下皎潔的月光。徹夜難眠開門來到前院,直到晨飛的大雁嗷嗷叫喚。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無奈孤獨的守在屋內。少壯盛年不能常駐永在,時常因為年歲已老而傷悲。

    簡析
    左思這首《雜詩》借秋詠懷,抒發了自己貧士失職的暮年凄涼。詩中秋的蕭瑟喚起了詩人對生命流逝的傷感,秋的物象凋零與詩人生命的凋零相對應互溶。詩人滿腹經論且有遠大抱負,但在西晉的門閥社會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來又在八王之亂中,不得不退居家中。詩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陰虛擲老而無成的失落,所以發出了“狀齒不恒居,歲暮常慷慨”的悲傷的感發。
    * 雜詩西晉?左思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明月出山崖,皦皦流素光。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壯齒不恒居,歲暮常慨慷。1.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何特色?試作簡要分析。(3分)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