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的詩
送別的詩
人生路漫漫,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真正的友誼不會因為離別而斷隔。送別的詩,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送別》
朝代: 唐 作者: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二)《贈汪倫》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三)《送孟浩然之廣陵》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四)《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賦得古原草送別》
朝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六)《易水送別》
朝代: 唐 作者: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七)《送上人》
朝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八)《送靈澈上人》
朝代: 唐 作者: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九)《送別》
朝代: 唐 作者: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十)《芙蓉樓送辛漸》
朝代: 唐 作者: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芙蓉樓:原名為西北樓,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據《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潤州》丹陽:“晉王恭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歲樓,西北樓名芙蓉樓。”丹陽在今江蘇省西南部,東北濱長江,大運河斜貫,屬鎮江市。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指的是秋冬時節的冷雨。連江:雨水和江面連成一片,表示雨很大。吳:古代國名,這里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一帶。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平明:天亮的時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漸。楚山:楚地的山。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后統治過這里,所以吳、楚可以通稱。孤:獨自,孤單一人。
洛陽:現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冰心,比喻純潔的心。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譯文:
寒冷的`冰水與江水連成一片,友人離去隱隱的孤獨在我心中。
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像玉壺一樣清潔。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江蘇南京)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今江蘇鎮江),然后在此分手。此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