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呂顓《游靈山寺》閱讀答案及賞析

    游靈山寺
    呂顓
    淇門宛宛發春明,為愛靈山無限情。
    石畔青松臨院密,峰前流水過橋平。
    鐘魚聲急僧參禮,煙霧叢深鳥和鳴。
    世路空將塵袂拂,十年落寞愧浮名。
    (1)詩中是如何描寫靈山寺景觀的?試簡要分析。(4分)
    (2)詩人因游覽引發了怎樣的感慨?請結合詩句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由遠及近,先寫寺院周圍臨院密松,再寫遠處的小橋流水,煙鎖叢林;靜中有動,動靜結合,青松山峰是靜態的,流水、鐘魚聲、鳥鳴是動態的。(4分,分號前后各2分。意思對即可)
    (2)通過寫對靈山寺秀美景色的喜愛之情,反襯世路的坎坷艱辛和事事難成的落寞;表達了詩人仕途不暢、時光虛度的幽怨之情。(4分。意思對即可)

    【注釋】
    淇門:地名,淇河入衛河口處。
    宛宛:即彎彎。宛,曲折。
    春明:春天的明麗景色。
    臨院密:靠近寺院非常茂密。
    過橋平:流過平橋。
    鐘魚聲:寺院敲鐘和木魚的聲音。
    僧參禮:寺僧的宗教活動。
    煙霧叢深:煙霧濃。
    鳥和鳴:鳥叫聲此起彼伏。和,hè,附和。
    世路:人生之路,這里當指仕途之路。
    塵袂拂:用袖子來拂拭灰塵。袂,mèi,袖子。
    落寞:寂寞,冷落。
    愧浮名:愧對虛名。

    作者
    呂顓 (約1500——約1567年),字幼通,又字夢賓,號定原,陜西寧州(今甘肅省寧縣)人。

    簡析
    首聯寫從淇門出發去拜謁久慕的靈山,頷聯頸聯寫靈山寺景觀:石畔青松,臨院茂密;峰前春水潺潺,小橋平坦;僧侶參禮的鐘魚聲聲,煙霧繚繞;叢林深處,鳥雀和鳴。作者巧妙組合,形象地勾畫了一幅色彩明晰的“山間寺院圖”。最后兩句議論,寫世路辛苦,十年寂寞,愧對浮名,可見作者因仕途不暢,慚愧幽怨頓生。
    * 游靈山寺呂顓淇門宛宛發春明,為愛靈山無限情。石畔青松臨院密,峰前流水過橋平。鐘魚聲急僧參禮,煙霧叢深鳥和鳴。世路空將塵袂拂,十年落寞愧浮名。(1)詩中是如何描寫靈山寺景觀的?試簡要分析。(4分)(2)詩人因游覽引發了怎樣的感慨?請結合詩句分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