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擬古九首(其九)》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

    擬古九首(其九)
    [晉]陶淵明
    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劉裕扶持晉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晉恭帝退位,改晉為宋。有人認為這首詩暗喻晉亡的一段歷史。
    1.簡析畫線句在全詩中的作用。(3分)
    2.分析這首詩的象征意義。(4分)
    參考答案
    1.(3分)結構上起過渡作用,由描述轉為議論。哀嘆桑樹被毀,春蠶無葉可食,養蠶人的寒衣也無著落。暗喻晉亡后造成的禍害。(寫出結構上的作用,給1分;寫出哀嘆的意思,給1分;寫出暗喻的意思,給1分。)
    2.(4分)桑樹象征晉國。桑樹錯植在長江邊,以致折枝毀葉,被洪水卷走,而晉恭帝依賴于劉裕登基,又因劉裕而亡國,桑樹的命運就是晉國的命運。(寫出象征意義,給2分;具體分析,給2分。如果從人生命運,或者從事物發展的因果關系等角度分析也可以。)


    參考譯文
    種植桑樹在江邊,指望三年葉可采。
    枝葉長出將茂盛,忽然遇到山河改。
    樹枝樹葉被摧折,樹干樹根浮大海。
    春蠶無葉不得食,無繭寒衣哪里來?
    不把根植在高原,如今后悔亦無奈!

    作者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 擬古九首(其九)[晉]陶淵明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注】①公元418年劉裕扶持晉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晉恭帝退位,改晉為宋。有人認為這首詩暗喻晉亡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