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黃河的詩詞(724首)

    481 《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 宋·歐陽修

    并轡登北原,分首昭陵道。
    秋風吹行衣,落日下霜草。
    昔日憩鞏縣,信馬行草早。
    行行過任村,遂歷黃河隩。

    482 《已亥雜詩 252》 清·龔自珍

    風云才略已消磨,甘隸妝臺伺眼波。
    為恐劉郎英氣盡,卷簾梳洗望黃河

    483 《已亥雜詩 274》 清·龔自珍

    明知此浦定重過,其奈尊前百感何。
    亦是今生未曾有,滿襟清淚渡黃河

    484 《素梅 五七》 元·王冕

    黃河十月冰如地,騎馬何人說好官?老子門前三丈雪,梅花開盡不知寒。

    485 《南陽閘下》 元·王冕

    十月黃河道,舟行濁水泥。
    今晨見清淺,不覺散凄迷。
    云轉山腰斷,天連野色低。
    可知茅屋近,忽聽一聲雞。

    486 《濟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況 其四》 元·王冕

    黃河西下水多生,滕州徐州田不耕。
    農民盡逐魚鱉去,商賈只憑舟楫行。
    青山峨峨出魯國,白云滾滾來任城。
    浪游欲盡燕云道,尚欠南風幾日程。

    487 《雪中次韻答劉提舉》 元·王冕

    朔風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楊花糝。
    憑高無以辨青紅,四海九州同一覽。
    枯腸頗怪酒力薄,勁氣著人寒慘慘。
    痿痹不覺手足強,爭戰俄驚牙齒喊。

    488 《沽亭道中 其二》 元·王冕

    方離三柳樹,又出下沽亭。
    客路從茲去,人情轉不寧。
    關河孤雁沒,齊魯眾山青。
    處處黃河道,吾將補水經。

    489 《廬陵》 元·王冕

    廬陵曾記畫錦堂,黼黻韓魏開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貴豈止榮一鄉?壽張新得河東記,中陶乃是安陽裔。
    知幾不獨見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風入簾春雨收,下堂不受黃河流。

    490 《送林叔大架閣上京》 元·王冕

    林君家世重詩禮,冠蓋東南官濟濟。
    三年參幕小蓬萊,爛漫文章照山筮。
    自公退食趣有余,好古博雅耽文儒。
    牙簽玉軸照窗幾,名花翠竹羅庭除。

    491 《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十》 元·王冕

    太行本無險,黃河諒非深。
    堂堂大丈夫,恥為游子吟。
    俯仰宇宙間,寧無圣賢心。
    何當五弦奏?南風聽遺音。

    492 《遣興 其二》 元·王冕

    直北黃河走,江南白浪浮。
    人民正饑渴,官府急誅求。
    處處催兵器,城城建火樓。
    老吾頭已白,忍死為君憂。

    493 《黃龍清和尚真贊》 宋·黃庭堅

    黃河徹底凍,白發通心白。
    雖有顧陸手,百巧畫不得。

    494 《題文潞公黃河議後》 宋·黃庭堅

    澶淵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庫瘡。
    白首丹心一元老,歸來高枕夢河隍。

    495 《寄清新二禪師頌》 宋·黃庭堅

    死心寮里有清新,把斷黃河塞要津。
    一段風濤驚徹底,個中無我爾無人。
    夢驚蛇咬慞惶走,痛學尋毉□有神。
    此是如來正法藏,覺來床上笑番身。

    496 《無咎兄贈子方寺丞見約出院奉謁復用原韻上呈》 宋·張耒

    曹侯驥骨雙瞳方,流沙萬里志不忘。
    讀書故山蘭蕙芳,咳唾不顧尚書郎。
    參軍朔方試所長,奮須決策服老蒼。
    愿得一索縛狡狂,凱歌揉馘獻明堂。

    497 《和蘇適春雪八首》 宋·張耒

    溪上泛舟成底事,庵前夜立意如何。
    爭知萬頃青青麥,絕勝黃河一尺波。

    498 《胡笳曲·四拍》 宋·文天祥

    黃河北岸海西軍,翻身向天仰射云。
    胡馬長鳴不知數,衣冠南渡多崩奔。
    山木慘慘天欲雨,前有毒蛇后猛虎。
    欲問長安無使來,終日戚戚忍羈旅。

    499 《發高郵》 宋·文天祥

    初出高沙門,輕舫繞城樓。
    一水何曲折,百年此綢繆。
    北望渺無際,飛鳥翔平疇。
    寒蕪入荒落,日薄行人愁。

    500 《四拍》 宋·文天祥

    黃河北岸海西軍,翻身向天仰射云。
    胡馬長鳴不知數,衣冠南渡多崩奔。
    山木慘慘天欲雨,前有毒蛇后猛虎。
    欲問長安無使來,終日戚戚忍羈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