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蓮花的詩詞(597首)

    341 《游仙都觀五首》 宋·吳芾

    聞道山顛有鼎湖,蓮花還似舊時無。
    軒轅去后空車轍,疑此山川即舊都。

    342 《效寒山體》 宋·曹勛

    嗟我世間人,有山只暫聚。
    富貴空中花,遇合風里絮。
    夜夜植業種,朝朝奔苦趣。
    佛有妙蓮花,讀取平等句。

    343 《遺所思》 宋·曹勛

    君行既云遠,我思日以長。
    思君無所遺,寶帶雙鴛鴦。
    鴛鴦不相失,錦翼游方塘。
    副之玳瑁簪,同心復同房。

    344 《和鄒宣教》 宋·鄧肅

    未須絕跡便餐霞,且飲當朝諫議茶。
    法水有緣隨遠浪,污泥無計染蓮花
    千篇信筆初無語,萬里浮螺觸處家。
    已悟色空元不兩,夔蚿何用更憐蛇。

    345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別僧永肩》 宋·鄧肅

    號寒啼饑自聒耳,火中蓮花那著水。
    超然不復顧塵寰,空色兩冥舍利子。
    冠巾賈島齒平人,當時僅免退之嗔。
    何如伯升云水去,萬劫不磨一點真。
    公今更恐情難絕,泛作飛蓬謀未拙。
    挽袖牽裳浩不回,當知若人是真鐵。

    346 《再次韻謝之》 宋·鄧肅

    昌黎論佛骨,南行氣亦壯。
    賣書請鏤玉,卻起北歸望。
    香山最風流,詩酒事夷曠。
    那知聞琵琶,淚濺九江浪。

    347 《拾諸公馀韻贈輝禪師兼奉答勾龍伯秋謁廣利輝》 宋·王灼

    舊飾蓮花座,新繙貝葉科。
    朝餐葷味少,夜誦篆煙多。
    不執鐵如意,睛偷金叵羅。
    猶堪試綿力,法海激頹波。

    348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連雨至元宵不止城中泥淖沒》 宋·鄭剛中

    山城泥淖裹人家,雨腳連綿更似麻。
    元夜何妨燈數點,污渠合是有蓮花

    349 蓮花》 宋·張繼先

    淡淡紅生細細香,半開人折寄山房。
    只緣清凈超塵垢,頗似風流壓眾芳。

    350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嬰兒頭上戴蓮花,詐偽迷人亂似麻。
    不道修行從一鼎,卻言般運有三車。
    泥丸有路蒸方透,紫府無涯價莫加。
    為勸塵中迷路者,好尋元本莫咨嗟。

    351 《壽張亨泉提刑三首》 宋·吳泳

    蓮花峰下發源深,胸次渟涵幾古今。
    事茍及民須著手,文非為道不關心。
    扶持世界歸儒效,轉斡天機自筆箴。
    主靜工夫人不識,火陽五月正根陰。

    352 《賦蓮花峰》 宋·張栻

    玉井峰頭十丈蓮,天寒日暮更清妍。
    不須重詠洛神賦,便可同賡云錦篇。

    353 《溫泉》 宋·強至

    壯觀悲涼舊跡存,蓮花泉暖至今溫。
    行人莫罪無情水,一笑華清是禍源。

    354 《送陳睦赴河中幕》 宋·鄭獬

    紫皇初放第三榜,中有英豪絕世無。
    天廄本生騏驥子,云霄又得鳳凰雛。
    不須虎鬧終全趙,自是龍驤首破吳。
    雖作蓮花帳前客,丹臺到了姓名殊。

    355 《挽程中書令三首》 宋·鄭獬

    社稷方為系,乾坤豈不容。
    廟堂遺劍履,風雨失蛟龍。
    漢將蓮花幕,周人馬鬣封。
    小羌猶慢禮,先折太阿鋒。

    356 《黃蓮花》 宋·韓維

    一水盈盈獨立時,六銖衣薄透冰肌。
    臨川已沒龍丘遠,辜負芳妍乞好祠。

    357 《黃蓮花》 宋·韓維

    只將蕭酒與溫醇,敵盡千花百草春。
    欲賦清詩寫深愿,卻疑潛笑白頭人。

    358 《黃蓮花》 宋·韓維

    淺白輕黃雨未分,飛來人世作朝云。
    天教細雨常遮護,留得清香數日聞。

    359 《漫興(十首)》 明·唐寅

    謝遣歌兒解臂鷹,半瓢詩稿一枝藤。
    難尋萱草酬知己,且摘蓮花供圣僧。
    時事百年蝸角戰,酒杯三月鳳頭燈。
    盡嘗世味猶存舌,荼薺隨緣敢愛憎。
    ¤

    360 《荷花仙子圖》 明·唐寅

    一卷真經幻作胎,人間肉眼誤相猜。
    不教輕踏蓮花去,誰識仙娥玩世來。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