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煙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連灞橋。撩亂春風耐寒令,到頭贏得杏花嬌。
秋天紀行寫景
吟詩早得名,戴豸又加榮。下國閑歸去,他人少此情。云移寒嶠出,燒夾夜江明。重引池塘思,還登謝脁城。
紀行寫景抒情
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金錢饒孔雀,錦段落山雞。王子調清管,天人降紫泥。豈無云路分,相望不應迷。
秋天紀行
溪僧還共謁,相與坐寒天。屋雪凌高燭,山茶稱遠泉。夜清更徹寺,空闊雁沖煙。莫怪多時話,重來又隔年。
忽忽心如夢,星星鬢似絲。縱貧長有酒,雖老未拋詩。儉薄身都慣,疏頑性頗宜。飯粗餐亦飽,被暖起常遲。
挺赟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自昔蕭曹任,難兼衛霍功。勤勞無遠近,旌節屢西東。不選三河卒,還令萬里通。雁行緣古塞,馬鬣起長風。遮虜關山靜,防秋鼓角雄。徒思一攀送,羸老蓽門中。
才大無不備,出入為時須。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詔書忽已至,焉得久踟躕。方舟趁朝謁,觀者盈路衢。
空傳古岸下,曾見蛟龍去。秋水晚沈沈,猶疑在深處。亂聲沙上石,倒影云中樹。獨見一扁舟,樵人往來渡。
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
節日元宵節
前山帶秋色,獨往秋江晚。疊嶂入云多,孤峰去人遠。夤緣不可到,蒼翠空在眼。渡口問漁家,桃源路深淺。
江楓日搖落,轉愛寒潭靜。水色淡如空,山光復相映。人閑流更慢,魚戲波難定。楚客往來多,偏知白鷗性。
懷古
山色無定姿,如煙復如黛。孤峰夕陽后,翠嶺秋天外。云起遙蔽虧,江回頻向背。不知今遠近,到處猶相對。
茫茫葭菼外,一望一沾衣。秋水連天闊,涔陽何處歸。沙鷗積暮雪,川日動寒暉。楚客來相問,孤舟泊釣磯。
云母映溪水,溪流知幾春。深藏武陵客,時過洞庭人。白發慚皎鏡,清光媚奫淪。寥寥古松下,歲晚掛頭巾。
蒼梧在何處,斑竹自成林。點點留殘淚,枝枝寄此心。寒山響易滿,秋水影偏深。欲覓樵人路,蒙籠不可尋。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
應節萸房滿,初寒菊圃新。龍旗煥辰極,鳳駕儼香闉。蓮井偏宜夏,梅梁更若春。一忻陪雁塔,還似得天身。
流水寫清音,青山發令姿。左右惟所取,囊篋恒相隨。君游且有日,欲訪燕趙奇。此行猶在眼,已作久別思。
豁達兩河口,前與黃河通。高岸忽斗折,清淮匯其中。甘羅城在南,韓信城在東。一為秦人英,一為漢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