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音的詩詞(1001首)

    601 《再次韻呈審知》 宋·趙蕃

    秋風泠然動高竹,起并朝檐溫體粟。
    忽驚剝啄意誰何,乃是和詩重拜辱。
    再三開闔手不置,不惟詩好字亦熟。
    我雖年事濫催忝,于此論功真未足。

    602 《寄曾使君昭》 宋·趙蕃

    溪山杖策過山林,萬竹千梅可慰心。
    已悟濠魚真得計,未嫌噸曲謝知音
    飛騰要路終無那,咫尺春風且細尋。
    詩自空青受山谷,到公探討益精深。

    603 《挽謝景英丈二首》 宋·趙蕃

    不見遂歷載,寄書寧寫心。
    凄涼嘆垂白,索寞遠知音
    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
    赤城何許日,云物涉難尋。

    604 《將至信州二首》 宋·趙蕃

    長年遇百艱,十步九逢灘。
    龍湫平淵蓄,靈山列岫寒。
    庖廚朝飯薄,絺綌晚衣單。
    獨抱高深意,知音誰為彈。

    605 《寄周文顯二首》 宋·趙蕃

    白雪郢中少,青蠅楚國多。
    知音自古爾,讒口奈渠何。
    皎皎寧遭污,冥冥豈畏羅。
    秋風下庭葉,乃見貫時柯。

    606 《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 宋·趙蕃

    誰云鐘期死,伯牙遂忘琴。
    淵明出晉宋,東坡作知音
    究其出處間,岨峿緣直尋。
    和詩固亡恙,端若一手斟。
    我時誦其集,危坐常加欽。
    緬懷兩先生,千古同此心。

    607 《用韻和仲兄》 宋·虞儔

    鼯鼠相將五技窮,東來歲月太匆匆。
    冷官敢恨知音少,直道難教與俗同。
    翻憶對床聽夜雨,不堪舉扇障西風。
    詩來喚起還家夢,目斷成行天際鴻。

    608 《堂前東偏松棚清蔭可愛為賦五言八句》 宋·虞儔

    問訊蒼官舊,掀髯肯見臨。
    笑談驅酷暑,朝夕托清陰。
    便引夷風至,寧容盾日侵。
    北窗高臥處,靖節是知音

    609 《連日大雪獨坐有感》 宋·虞儔

    呼得蒼頭數橐金,旋沽村酒過墻陰。
    焦琴不鼓知音斷,凍筆頻呵作意吟。
    擾擾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為寒心。
    憑君試向江邊問,又漲晴波幾尺深。

    610 《挽吏部石似之》 宋·虞儔

    四海聲名桂一枝,流年僅及手中蓍。
    康成未免龍蛇厄,翁子寧酬富貴期。
    天上玉樓須好記,人間金谷漫遺詩。
    宦途落寞知音絕,三撫朱弦只自悲。

    611 《送堵修遠歸湖城》 宋·楊冠卿

    十載讀書松竹林,壺觴歌詠有知音
    君今別我市朝去,誰伴寒窗擁鼻吟。

    612 《與鄂州都統張提刑》 宋·楊冠卿

    江湖疇昔受恩深,贈晚漂流傷客心。
    雨檝風帆倦行役,雪車冰柱少知音
    價高肯羨連城璧,才谫難希諛墓金。
    但得扁舟從此去,成虧寧復問昭琴。

    613 《重九道中懷長兄二首》 宋·廖行之

    追歡那復少年時,老驥如今亦受羈。
    白發驚人風落帽,黃花伴我歲寒枝。
    誰能尋勝過元亮,自嘆知音失子期。
    點檢胸中猶礧磈,強傾濁酒自哦詩。

    614 《壽湖南汪倉十首》 宋·廖行之

    三年弱羽自清陰,行借高風入上林。
    猶向齊庭一伸喙,此鳴端亦為知音

    615 《又和前韻十首》 宋·廖行之

    梅君消得為高吟,素艷曾無媚世心。
    粲粲墻隈自瀟灑,江南到處有知音

    616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617 《相州道中》 宋·樓鑰

    千古興亡一夢驚,就中物理似持衡。
    茜花空染朝歌血,荒草猶祠羑里城。
    但見反身知自咎,誰言修政欲相傾。
    知音只有昌黎操,臣罪當誅主圣明。

    618 《臨海縣治琴堂》 宋·樓鑰

    子賤彈琴真是琴,我今無弦知琴心。
    使我不得琴中趣,弦以修綆誰知音
    才術高低不自由,單父二子心則侔。
    后人不得彈琴暇,勿以戴星為可羞。

    619 《次韻子都兄見寄》 宋·李洪

    棲棲異縣嘆飄蓬,暫釋牢愁頌酒功。
    失馬忽悲居塞上,臥龍有待起隆中。
    匪躬直道寧憂辱,巧舌如簧固易窮。
    況有知音居鼎鉉,豈隨笠澤著書叢。

    620 《菜羹》 宋·姜特立

    凡物貴適口,何必費橐金。
    莼羹與菰菜,千里起歸心。
    野有美芹獻,重意有所臨。
    淡薄斯近道,厚味臘毒深。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