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音的詩詞(1001首)

    481 《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 宋·劉黻

    高山與流水,妙趣歸之琴。
    吾愧學未成,菲嘆無知音
    但向胸中會,毋勞指下尋。
    種菊或可茹,得酒聊復斟。
    窮達非所期,動靜一以欽。
    發為琴之聲,邈矣天地心。

    482 《山吟》 宋·趙汝鐩

    梯磴捫絕壁,題詩紀幽臨。
    呵凍象管滑,墮崖千尺深。
    群猿皆驚笑,看我攀蘿尋。
    石罅忽搜得,大書足前吟。
    誦詠猿側耳,頷頭似知音
    吟罷下山去,猿亦歸他林。

    483 《登樓野望》 宋·趙汝鐩

    云藏日影微吞吐,道是晴來又似陰。
    秋色涵空醒醉眠,雁聲到耳引歸心。
    暴流決岸危橋斷,古木堆煙遠寺深。
    自料短才無用處,任緣不復覓知音

    484 《謝諸友移且游德及亭》 宋·劉宰

    老去疏文會,朋來愜素公。
    結廬慚遠引,挈榼荷親臨。
    反旆孤成約,臨池得勝尋。
    鳥飛青嶂遠,魚戲碧波深。

    485 《送鐘元達赴馀杭》 宋·劉宰

    知音十九在巖廊,姓字高縣日月旁。
    視草祗今虛省署,種花聊復向河陽。
    困窮已甚情當察,富貴徐來味更長。
    梵宇仙宮最佳處,詩成數寄水云鄉。

    486 《有感二首》 宋·裘萬頃

    三四知音總道山,荷鋤吾獨在田間。
    人言病驥猶堪秣,伏櫪何心十二閑。

    487 《暘谷偶成》 宋·裘萬頃

    愛日祛愁霧,微和散積陰。
    一窗塵外趣,萬竹歲寒心。
    士要崇清節,吾將老故林。
    抱琴聊一醉,何用覓知音

    488 《暘谷偶成》 宋·裘萬頃

    竹近頗忻衣袂爽,苔深長恐履痕侵。
    夜燈四壁圖書影,曉日一床花木陰。
    載酒只今誰好事,絕弦從昔為知音
    區區外物成何用,慎勿緣渠愁此心。

    489 《簡瑄上人》 宋·裘萬頃

    千里歸來覓故林,朱弦雖在少知音
    青風玉幾山前路,忍負平生一片心。

    490 《輓霞溪高縣丞二首》 宋·裘萬頃

    少年挾策上金鑾,三拜郎官鬢未斑。
    不說知音在霄漢,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絲陰里陶潛樂,花錦香中潘岳閑。
    逝者不堪人事異,洪崖亭下水潺潺。

    491 《賣花》 宋·張镃

    種花千樹滿家林,詩思朝昏惱不禁。
    擔上青紅要逐定,車中搖兀也教吟。
    雖無蜂過曾偷采,猶恐塵飛數見侵。
    應是花枝亦相望,恨無人似我知音

    492 《中秋次韻》 宋·章甫

    秋浦堂前有清集,久客思家淚痕濕。
    連年客里作中秋,今歲還家又無及。
    山中茅屋冷如水,應念征塵何日洗。
    邊鴻也解寄歸音,旅燕亦能辭故壘。

    493 《曾仲恭侍郎惠酒以偶有名酒無夕不飲為韻謝之》 宋·章甫

    烹魚多素書,問字誰載酒。
    寂寞淮鄉居,歲月亦已久。
    敢希陋巷樂,但覺貧士丑。
    知音幸有人,此事可不朽。

    494 《督祖顯和章》 宋·章甫

    孫侯二尺短檠前,何啻頌詩三百篇。
    金鑾玉堂未歸去,聊結江湖山水緣。
    官閑不復弄朱墨,勝日過門無惡客。
    春風快馬紫游韁,花底黃鸝盡相識。

    495 《次王勉夫見招》 宋·章甫

    浪跡踰三紀,知音只數公。
    拙非今日用,愚與古人同。
    賓客雖常滿,簞瓢或屢空。
    躬耕逢歲旱,拄杖立西風。

    496 《元用見過誦詩劇談因成古風以成戲惱兼簡若晦》 宋·章甫

    有口只可飲醇酒,世事令人三日嘔。
    有耳只可對詩翁,俗語令人三日聾。
    平生嗜酒耽佳句,此外自知無用處。
    東風吹我墮江邊,歲晚知音罕相遇。

    497 《法剛化士干蔣山藏經乞語》 宋·章甫

    鐘山夜半發奇怪,火光熾然脫三昧,法筵龍象不須驚,寶公留得眉毛在。
    食輪才轉法輪隨,樓臺金碧還相輝。
    大千經卷何處覓,剛禪藏在僧伽葉。
    如來言語皆真實,別有真經名第一。
    瑯函寶藏不能收,若遇知音請拈出。

    498 《送劉道士之山陰閱藏書四首》 宋·章甫

    世事云煙變滅,人生魚鳥飛沈。
    古錦空多妙句,朱弦誰是知音

    499 《即日》 宋·章甫

    吟苦知音少,棋低敵手多。
    故人無恙不,薄酒奈愁何。
    未暇兔三窟,聊同鷗一波。
    傳聞江北路,人應力田科。

    500 《送何起巖之江東》 宋·陳傅良

    苦吟海內知音少,獨往江東問政頻。
    我亦他山於此別,世無吾黨更誰親。
    六朝胡實皆新句,一代風流尚幾人。
    話次儻懷無恙否,為將衰惰再三陳。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