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牡丹的詩詞(1043首)

    561 《次韻程丞相觀牡丹》 宋·鄭獬

    滿車桂酒爛金醅,坐繞春叢醉即回。
    爭得此花長在眼,一朝只放一枝開。

    562 《和太素雙頭牡丹兼呈子華》 宋·韓維

    群英日零謝,并蒂發奇芳。
    愿以附驛使,為兄壽且昌。

    563 《黃葵花》 宋·韓維

    池上朝來玉露零,檀心先向日邊傾。
    側金巧樣新成盞,蒸栗溫姿始號瓊。
    芍藥未應推艷品,牡丹須合避姚名。
    秋花碎瑣誰能數,醉眼逢君亦自明。

    564 《和景仁開才能元寄牡丹圖》 宋·韓維

    勝事常歸蜀,奇葩又驗今。
    仙官裁樣巧,彩筆費工深。
    白豈容施粉,紅須陋間金。
    不嗟珍賞異,千里見君心。

    565 《病起呈景仁》 宋·韓維

    臥病經旬獨掩門,名園空想綠陰繁。
    牡丹時節重來會,嘗記公非醉后言。

    566 《宣賜翠芳亭雙頭并蒂牡丹仍令賦詩》 宋·夏竦

    華景當凝煦,芳叢忽效奇。
    紅房爭并萼,緗葉競駢枝。
    彩鳳雙飛穩,霞冠對舞欹。
    游蜂時共翥,零露或交垂。
    勝賞回金蹕,清香透黼帷。
    兩宮昭瑞德,天意豈難知。

    567 《延福宮雙頭牡丹》 宋·夏竦

    禁蓹陽和異,華叢造化殊。
    兩宮方共治,雙花故聯跗。
    向日檀心并,承煙翠干孤。
    游蜂須并翼,凝露亦駢珠。
    曉檻香俱發,晴階影對鋪。
    君王重天貺,臨寫冠珍圖。

    568 《詠牡丹》 宋·夏竦

    云罩觚棱斗影寒,一叢香壓玉欄干。
    東皇用意交裁剪,留待君王駐蹕看。

    569 《五月同州奏牡丹一枝開三花》 宋·夏竦

    上圣德風馳率土,左馮嘉氣襲鴻英。
    疏叢一干迎春茂,繁艷三房表瑞呈。
    承獻珍圖昭美應,考祥花品見維禎。
    帝宸欽翼崇昭報,薦玉燔柴極至誠。

    570 《奉和御製千葉黃牡丹》 宋·夏竦

    千葉繁英吐異芳,中央瑞色藹清香。
    密攢鶯羽參差折,細疊霓裳次第黃。
    霧鎖天衣臨翠幄,露傾金盞瀝霞漿。
    圣明盛事尊長樂,親灑宸毫奉美祥。

    571 《和翁員外題馬太傅宅賈相公井》 唐·齊己

    飛塵不敢下相干,暗脈傍應潤牡丹
    心任短長投玉綆,底須三五映金盤。
    神工舊制泓澄在,天澤時加瀲滟寒。
    太傅欲旌前古事,星郎屬思久憑欄。

    572 《薔薇》 唐·齊己

    根本似玫瑰,繁英夾刂外開。
    香高叢有架,紅落地多苔。
    去住閑人看,晴明遠蝶來。
    牡丹先幾日,銷歇向塵埃。

    573 《湘陰廟梨花(有序)》 明·楊基

    平生厭看桃與李,惟有梨花心獨喜。
    海雪樓前雪一株,歲歲清明醉花底。
    北山岡下花最盛,千樹玲瓏圍綠水。
    前年騎馬賞花處,我與河東兩人耳。

    574 《題墨花》 明·唐寅

    嚏涕春風欺薄羅,扶頭宿酒想輕歌。
    牡丹花滿蛤蜊到,學士其如此夜何。

    575 《宮妃夜游圖》 明·唐寅

    融融溫暖香肌體,牡丹芍藥都難比。
    釵垂寶髻甚嬌羞,花雪飛散青霄里。

    576 牡丹圖扇面》 明·唐寅

    倚檻嬌無力,臨風香自生。
    舊時姚魏種,高壓洛陽城。

    577 《李端端落籍圖》 明·唐寅

    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
    誰信揚州金滿市,胭脂價到屬窮酸。

    578 牡丹圖》 明·唐寅

    故事開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
    如今顏色還依舊,風雨江東月潤三。

    579 牡丹圖》 明·唐寅

    谷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顏色無。

    580 《吳歌(六首)》 明·劉基

    樹頭掛網枉求蝦,泥里無金空撥沙。
    刺漆樹邊栽枸橘,幾時開得牡丹花。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