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故鄉的詩詞(1025首)

    941 《重陽》 宋·胡仲參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強半又重陽。
    可憐白日渾閑度,偶對黃花覺自傷。
    客舍題詩書感遇,市樓沽酒慰凄涼。
    登高不為酬心賞,直欲憑欄望故鄉

    942 《西湖為陳世崇餞行》 宋·壑大

    我昔見君方成童,長吉才華驚鉅公。
    人間科第不屑就,直使聲名聞九重。
    乃翁引上凝殿,子虛不待他人薦。
    入直承明凡幾年,天上奇書盡曾見。

    943 《奉揚英公大師詩匠》 宋·韓溥

    悟解真空如壯年,兩朝供奉近爐煙。
    故鄉夢斷三湘遠,應制詩高四海傳。
    晴望野云生紫閣,夜吟蘭燭滴花箋。
    應愁內殿徵書至,恐向東林負昔緣。

    944 《次韻夜泊(二首)》 明·顧祿

    城郭還依舊,人民似昔非。
    故鄉南去遠,奉使北來稀。
    水落波聲小,天空月色微。
    客舟隨處宿,浪跡幾時歸。

    945 《次韻夜泊(二首)》 明·顧祿

    海近潮初上,江清天倒流。
    故鄉頻入夢,此地獨維舟。
    落雁沈霜鏡,潛魚避月鉤。
    不眠催早發,歷歷數更籌。
    ¤

    946 《送孟和卿平陽尋母》 宋·龔孟夔

    杜羔念母心最苦,豈意一朝逢澤潞。
    母驚兒貌似乃翁,兒抱母啼淚如雨。
    五十孺慕朱壽昌,刺血寫經毛發蒼。
    間關同州晚相見,迎侍親輿歸故鄉

    947 《憶鄉歌四首》 宋·馮夢得

    儂是劍南人,慣識故鄉好。
    綠葉接紅花,輝映綏安道。

    948 《送水云歸吳》 宋·方妙靜

    萬里秦城風淅淅,一望薊州云羃羃。
    君今得旨歸故鄉,反鎖衡門勿輕出。

    949 《送程給事越州》 宋·范育

    雍容青瑣漢儒臣,出牧東南七郡民。
    秘府內分龍節貴,故鄉朝看錦衣新。
    湖山動色迎詩老,牛酒均歡慰路人。
    豈愧能名循吏后,應留美化大江濱。

    950 《項王廟》 宋·董天吉

    嬴氏亂天紀,群雄各飛揚。
    子羽勇無敵,拔劍起戎行。
    熊罷八千士,飚舉度長江。
    威名震列國,斬嬰爇咸陽。

    951 《次吳說避地白巖山中書懷韻》 宋·鄧仁憲

    避地南來極,吾鄉北斗邊。
    風塵今阻隔,途路舊迍邅。
    閭里千門盛,湖山百卉鮮。
    故鄉歸未得,飛夢入青天。

    952 《憶故鄉》 宋·淳于震先

    積年祖宅隱黃山,門外槐根出地盤。
    幼子孤遺音信斷,常時思憶倍辛酸。

    953 《憶故鄉》 宋·淳于震先

    蔚陽山下祖塋居,巍嶺崇高畫不如。
    離亂不堪回首顧,春秋誰為掃墳廬。

    954 《憶故鄉》 宋·淳于震先

    何時歸到望仙鄉,故舊相迎興味長。
    六月海風吹溽暑,瓜田白酒稔清香。

    955 《題唐顯孝饒娥墓》 宋·程時登

    悠悠孤憤倚中流,飽閱川陵四百秋。
    水際叢祠猶昨日,人間抔土幾荒丘。
    故鄉愛說饒饒姓,往事空傳柳柳州。
    滿目夕陽凝睇久,桐花飛落釣魚舟。

    956 《游茅山和諸侄》 宋·陳序

    山南細路半青霄,人昔共游非俗交。
    浮玉故鄉驚上國,埋丹清夢記中茅。
    峰頭仙客歸黃鵠,石面靈根走翠蛟。
    見說西園渾草莽,手栽寸柏已勝巢。

    957 《防風氏廟》 宋·陳必復

    一去歸期不復聞,故鄉目斷會稽云。
    烏江空墮將軍淚,蜀國曾招望帝魂。
    兩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說邦君。
    遺民尚指專畫骨,老樹槎牙枕廟門。

    958 《宿袁州楓林邸》 宋·柴隨亨

    維舟煙柳外,風健布帆輕。
    雁過家千里,鵑啼月五更。
    山川行客夢,風雨故鄉情。
    問宿楓林晚,袁州第一程。

    959 《登九華山》 宋·曹清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澤原非令故鄉
    為訪子明尋玉澗,也因太白宿云房。
    詩摩古壁搜遺韻,井煉丹砂辨舊方。
    從此欲歸情復結,擬移亭舍築山傍。

    960 《曉發蘇州逢故人》 清·魏耕

    雞鳴殘月下金閶,白鶴孤棲城上霜。
    匹馬蕭蕭衣后短,重關杳杳路初長。
    相逢屠狗皆亡虜,對泣南冠半故鄉
    回首東吳遺恨在,胥門猶自向江湘。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