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故鄉的詩詞(1025首)

    761 《送丁廓秀才歸汝陰二首》 宋·王安石

    西州行路日蕭條,執手傷懷不自聊。
    故子故鄉終念返,豈能無意冶城潮。

    762 《雁》 唐·杜牧

    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
    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763 《題齊安城樓》 唐·杜牧

    嗚咽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
    不用憑闌苦回首,故鄉七十五長亭。

    764 《秋娘詩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為李锜妾。
    后锜叛滅,籍之入宮,有寵于景陵。

    765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邊塞秋天思鄉唐詩三百首

    766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宋·蘇軾

    似知金馬客,時夢碧雞坊。
    冰雪消殘臘,煙波寫故鄉
    鳴鑾自容與,立馬久回翔。
    乞與三韓使,新圖到樂浪。
    (時高麗使在都下,每至勝境,輒圖畫以歸。

    767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768 《送蜀僧去麈》 宋·蘇軾

    十年讀易費膏火,盡日吟詩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將芹芷薦君盤。
    誰為善相甯嫌瘦,復有知音可廢彈。
    拄杖掛經須倍道,故鄉春蕨已闌干。

    769 《次韻徐積》 宋·蘇軾

    殺雞未肯邀季路,裹飯先須問子來。
    但見中年隱槐市,豈知平日賦蘭臺。
    海山入夢方東去,風雨留人得暫陪。
    若說峨眉眼前是,故鄉何處不堪回。

    770 《陽關詞三首 贈張繼愿》 宋·蘇軾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臺南古戰場。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771 《其二贈寫御容妙善師》 宋·蘇軾

    茫茫清泗遶孤岑,歸路相將得暫臨。
    試著芒鞋穿犖確,更然松炬照幽深。
    縱令司馬能鑱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強寫蒼崖留歲月,他年誰識此時心。

    772 《送蜀僧去塵?此詩為蘇洵作?》 宋·蘇軾

    十年讀《易》費膏火,盡日吟詩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將芹芷薦君盤。
    誰為善相寧嫌瘦,復有知音可廢彈。
    拄杖掛經須倍道,故鄉春蕨已闌干。

    773 《過新息留示鄉人任師中(任時知瀘州,亦坐事》 宋·蘇軾

    昔年嘗羨任夫子,卜居新息臨淮水。
    怪君便爾忘故鄉,稻熟魚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為黑,(小竹陂在縣北。
    )桐柏煙橫山半紫。

    774 《次韻答賈耘老》 宋·蘇軾

    五年一夢南司州,饑寒疾病為子憂。
    東來六月井無水,仰看古堰橫奔牛。
    平生管鮑我知子,今日陳蔡誰従丘。
    夜航爭渡泥水澀,牽挽直欲來瓜洲。

    775 《戲作種松》 宋·蘇軾

    我昔少年日,種松滿東岡。
    初移一寸根,瑣細如插秧。
    二年黃茅下,一一攢麥芒。
    三年出蓬艾,滿山散牛羊。

    776 《岐亭五首》 宋·蘇軾

    枯松強鉆膏,槁竹欲瀝汁。
    兩窮相值遇,相哀莫相濕。
    不知我與君,交游竟何得。
    心法幸相語,頭然未為急。

    777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宋·蘇軾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778 《竹枝歌》 宋·蘇軾

    蒼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飄不返,惟有蒼蒼楓桂林。
    楓葉蕭蕭桂葉碧,萬里遠來超莫及。
    乘龍上天去無蹤,草木無情空寄泣。

    779 《初發嘉州》 宋·蘇軾

    朝發鼓闐闐,西風獵畫旃。
    故鄉飄已遠,往意浩無邊。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更鮮。
    奔騰過佛腳,曠蕩造平川。
    野市有禪客,釣臺尋暮煙。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是日期鄉僧宗一,會別釣魚臺下。
    ?

    780 《憶杭州梅花因敘舊游寄蕭協律》 唐·白居易

    三年閑悶在余杭,曾為梅花醉幾場。
    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
    蹋隨游騎心長惜,折贈佳人手亦香。
    賞自初開直至落,歡因小飲便成狂。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