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感激的詩詞(263首)

    61 《題化城寺》 唐·應物

    平高選處創蓮宮,一水縈流處處通。
    畫閣晝開遲日畔,禪房夜掩碧云中。
    平川不見龍行雨,幽谷遙聞虎嘯風。
    偶與游人論法要,真元浩浩理無窮。

    抒情感激

    62 《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唐·皎然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63 《贈淮西賈兵馬使》 唐·清江

    破虜功成百戰場,天書新拜漢中郎。
    映門旌旆春風起,對客弦歌白日長。
    階下斗雞花乍發,營南試馬柳初黃。
    由來吳楚多同調,感激逢君共異鄉。

    64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 唐·韓愈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
    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

    65 《會昌春連宴即事》 唐·白居易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
    雞黍三家會,鶯花二節連。
    ——白居易
    光風初澹蕩,美景漸暄妍。

    66 《聽霜鐘》 唐·無名氏

    寥亮來豐嶺,分明辨古鐘。
    應霜如自擊,中節每相從。
    靜聽非閑扣,潛應蘊圣蹤。
    風間時斷續,云外更舂容。
    虛警和清籟,雄鳴隔亂峰。
    因之論知己,感激更難逢。

    67 《登樂游原懷古》 唐·豆盧回

    緬惟漢宣帝,初謂皇曾孫。
    雖在襁褓中,亦遭巫蠱冤。
    至哉丙廷尉,感激義彌敦。
    馳逐蓮勺道,出入諸陵門。

    寫人詠史懷古贊美

    68 《題梁王舊園》 唐·徐鉉

    梁王舊館枕潮溝,共引垂藤系小舟。
    樹倚荒臺風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門前不見鄒枚醉,池上時聞雁鶩愁。
    節士逢秋多感激,不須頻向此中游。

    婉約女子愛情

    69 《送劉山陽》 唐·徐鉉

    舊族知名士,朱衣宰楚城。
    所嗟吾道薄,豈是主恩輕。
    戰鼓何時息,儒冠獨自行。
    此心多感激,相送若為情。

    70 《龜》 唐·徐夤

    行止竟何從,深溪與古峰。
    青荷巢瑞質,綠水返靈蹤。
    鉆骨神明應,酬恩感激重。
    仙翁求一卦,何日脫龍鐘。

    羈旅思鄉

    71 《訪姨兄王斌渭口別墅》 唐·鄭谷

    枯桑河上村,寥落舊田園。
    少小曾來此,悲涼不可言。
    訪鄰多指冢,問路半移原。
    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薺繁。

    72 《淮南送司勛李郎中赴闕》 唐·羅隱

    中朝品秩重文章,雙筆依前賜望郎。
    五夜星辰歸帝座,半年樽俎奉梁王。
    南都水暖蓮分影,北極天寒雁著行。
    不必戀恩多感激,過淮應合見徵黃。

    73 《歸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唐·方干

    顏巷蕭條知命后,膺門感激受恩初。
    卻容鶴發還蝸舍,猶夢漁竿從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國,會稽春草入貧居。
    鄉中自古為儒者,誰得公侯降尺書。

    74 《添魚具詩·釣磯》 唐·皮日休

    盤灘一片石,置我山居足。
    洼處著筣笓,竅中維艒fR.
    多逢沙鳥污,愛彼潭云觸。
    狂奴臥此多,所以蹋帝腹。

    抒情感激

    75 《下第寄知己》 唐·曹鄴

    長安孟春至,枯樹花亦發。
    憂人此時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豈敢頻泣血。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76 《寓興》 唐·賈島

    真集道方至,貌殊妒還多。
    山泉入城池,自然生渾波。
    今時出古言,在眾翻為訛。
    有琴含正韻,知音者如何。

    77 《送浙東王大夫》 唐·薛能

    天爵擅忠貞,皇恩復寵榮。
    遠源過晉史,甲族本緱笙。
    亞相兼尤美,周行歷盡清。
    制除天近曉,衙謝草初生。

    78 《攄情留別并州從事》 唐·馬戴

    淺學長自鄙,謬承賢達知。
    才希漢主召,玉任楚人疑。
    年長慚漂泊,恩深惜別離。
    秋光獨鳥過,暝色一蟬悲。

    79 《感懷陳情》 唐·姚鵠

    恩重空感激,何門誓殺身。
    謬曾分玉石,竟自困風塵。
    陰谷非因暖,幽叢豈望春。
    升沉在言下,應念異他人。

    80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劉耕

    孔門頻建鑄顏功,紫綬青衿感激同。
    一簣勤勞成太華,三年恩德仰維嵩。
    楊隨前輩穿皆中,桂許平人折欲空。
    慚和周郎應見顧,感知大造竟無窮。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