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思鄉的詩詞(1013首)

    661 《陽羨春歌》 唐·李郢

    石亭梅花落如積,玉蘚斕班竹姑赤。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魚作寒食。
    長橋新晴好天氣,兩市兒郎棹船戲。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地名懷古思鄉

    662 《贈立規上人》 唐·李頻

    竹向空齋合,無僧在四鄰。
    去云離坐石,斜月到禪身。
    樹老風終夜,山寒雪見春。
    不知諸祖后,傳印是何人。

    思鄉

    663 《郊居寄友人》 唐·李頻

    林色樹還曛,何時得見君。
    獨居度永日,相去遠浮云。
    故疾隨秋至,離懷覺夜分。
    蛩聲非自苦,偏是旅人聞。

    唐詩三百首思鄉思親寫景梅花

    664 《長安送友人東歸》 唐·李頻

    白社思歸處,青門見去人。
    鄉遙茂苑樹,路入廣陵塵。
    海日潮浮曉,湖山雪露春。
    猶期來帝里,未是得閑人。

    唐詩三百首寫景抒情戰爭思鄉

    665 《送友人下第歸越》 唐·李頻

    歸意隨流水,江湖共在東。
    山陰何處去,草際片帆通。
    雨色春愁里,潮聲曉夢中。
    雖為半年客,便是往來鴻。

    寫景孤獨思鄉

    666 《送元敘上人歸上黨(時節鎮罷兵)》 唐·劉滄

    太行關路戰塵收,白日思鄉別沃州。
    薄暮焚香臨野燒,清晨漱齒涉寒流。
    溪邊殘壘空云木,山上孤城對驛樓。
    此去寂寥尋舊跡,蒼苔滿徑竹齋秋。

    667 《汶陽客舍》 唐·劉滄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東西竟若何。
    窗外雨來山色近,海邊秋至雁聲多。
    思鄉每讀登樓賦,對月空吟叩角歌。
    迢遞舊山伊水畔,破齋荒徑閉煙蘿。

    668 《琪樹下因吟六韻呈先達者》 唐·劉駕

    舉世愛嘉樹,此樹何人識。
    清秋遠山意,偶向亭際得。
    奇柯交若斗,珍葉密如織。
    塵中尚青蔥,更想塵外色。
    所宜巢三鳥,影入瑤池碧。
    移根豈無時,一問紫煙客。

    羈旅寫景抒情思鄉

    669 《送客往涔陽》 唐·李群玉

    春與春愁逐日長,遠人天畔遠思鄉
    蘋生水綠不歸去,孤負東溪七里莊。

    670 《送客往涔陽》 唐·李群玉

    春與春愁逐日長,遠人天畔遠思鄉
    蘋生水綠不歸去,孤負東溪七里莊。

    671 《三學山開照寺》 唐·薛能

    盡室遍相將,中方上下方。
    夜深楠樹遠,春氣陌林香。
    圣跡留巖險,靈燈出混茫。
    何因將慧劍,割愛事空王。

    冬天地名思鄉

    672 《重游德星亭感事》 唐·薛能

    潁水川中枕水臺,當時離別此重來。
    舟沉土岸生新草,詩映紗籠有薄埃。
    事系興亡人少到,地當今古我遲回。
    殘陽照樹明于旭,猶向池邊把酒杯。

    登高山水詠史懷古思鄉

    673 《早春書事》 唐·薛能

    百蠻降伏委三秦,錦里風回歲已新。
    渠濫水泉花巷濕,日銷冰雪柳營春。
    何年道勝蘇群物,盡室天涯是旅人。
    焚卻蜀書宜不讀,武侯無可律余身。

    思鄉

    674 《寄唁張喬喻坦之》 唐·薛能

    何事盡參差,惜哉吾子詩。
    日令銷此道,天亦負明時。
    有路當重振,無門即不知。
    何當見堯日,相與啜澆漓。

    思鄉

    675 《麥穗兩岐》 唐·鄭畋

    圣慮憂千畝,嘉苗薦兩岐。
    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標奇。
    瑞露縱橫滴,祥風左右吹。
    謳歌連上苑,化日遍平陂。
    史冊書堪重,丹青畫更宜。
    愿依連理樹,俱作萬年枝。

    邊塞思鄉惆悵

    676 《閨情》 唐·孟遲

    山上有山歸不得,湘江暮雨鷓鴣飛。
    蘼蕪亦是王孫草,莫送春香入客衣。

    樂府邊塞寫馬思鄉

    677 《涇州聽張處士彈琴》 唐·項斯

    邊州獨夜正思鄉,君又彈琴在客堂。
    仿佛不離燈影外,似聞流水到瀟湘。

    678 《早春題湖上顧氏新居二首》 唐·項斯

    近得水云看,門長侵早開。
    到時微有雪,行處又無苔。
    勸酒客初醉,留茶僧未來。
    每逢晴暖日,唯見乞花栽。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思鄉思歸

    679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樊驤

    滿朝簪發半門生,又見新書甲乙名。
    孤進自今開道路,至公依舊振寰瀛。
    云飛太華清詞著,花發長安白屋榮。
    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將報德是經營。

    冬季邊塞思鄉

    680 《千秋嶺下》 唐·趙嘏

    知有巖前萬樹桃,未逢搖落思空勞。
    年年盛發無人見,三十六溪春水高。

    思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