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照九衢。春風媚羅綺。萬騎出都門,擁在香塵里。莫辭吊枯骨,千載長如此。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時鬼。但看平地游,亦見摧辀死。
寒食節諷刺郊游
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寒食節寫景抒情
十五年來,逢寒食節,皆在天涯。嘆雨濡露潤,還思宰柏,風柔日媚,羞看飛花。麥飯紙錢,只雞斗酒,幾誤林間噪喜鴉。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寒食節思鄉愛國
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宿醉頭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雖省事,春誘尚多情。
寒食節思鄉
亢龍賓天群龍戰,潛龍躍出飛龍現。白衣蒼狗等浮云,處處從龍作宮殿。東南半壁燕處堂,正統未亡垂一線。百日朝廷沸似湯,十郡山河去如電。
寒食節詠史懷古
春空云淡禁煙中,冷落那堪客里逢。飯煮青精顏固好,杯傳藍尾習能同。錦銷文杏枝頭雨,雪卷棠梨樹底風。往事慢思魂欲斷,不堪回首賀蘭東。
寒食節寫景回憶傷懷
涌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晴日暖,淡煙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闌干,一片云頭。
寒食節西湖寫景
誰折南枝傍小叢。佳人豐色與梅同。有花無葉真瀟酒,不問胭脂借淡紅。應未許,嫁春風。天教雪月伴玲瓏。池塘疏影傷幽獨,何似橫斜酒盞中。
寒食節農村風俗
落花夜雨辭寒食。塵香明日城南陌。玉靨濕斜紅。淚痕千萬重。傷春頭竟白。來去春如客。人瘦綠陰濃。日長簾影中。
寒食節傷春歲月
往年同在鸞橋上,見倚朱闌詠柳綿。今日獨來香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傷心闊別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他鄉遇佳節,亦應懷抱暗凄然。
寒食節懷念感傷
金繩界寶地,珍木蔭瑤池。云間妙音奏,天際法蠡吹。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寒食節傷懷思鄉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寒食節習俗
冷空淡碧,帶翳柳輕云,護花深霧。艷晨易午。正笙簫競渡,綺羅爭路。驟卷風埃,半掩長蛾翠嫵。
寒食節風俗春游寫景
歸依眾,梵行四威儀。愿我遍游諸佛土,十方賢圣不相離。永滅世間癡。
寒食節風俗抒情
醉我一壺玉,了此十分秋。江濤還此,當日擊楫渡中流。問訊重陽煙雨,俯仰人間今古,此意渺滄洲。天地幾今夕,舉白與君浮。
寒食節感嘆歲月
進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請學樊須稼。衡門之下可棲遲,日之夕矣□□下。去衛靈公,遭桓司馬。東西南北之人也。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
楊柳綠成陰,初過寒食節。門掩金鋪獨自眠,那更逢寒夜。強起立東風,慘慘梨花謝。何事王孫不早歸,寂寞秋千月。
宋詞精選紀行寫景抒懷
之。及泉幕任滿,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雖知非當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駕,故寓意此詞。道過分水嶺,復題詩云:“誰知不作多時別。”又題崇安驛詩云:“睡美生習曉色催。
柳絲碧。柳下人家寒食。鶯語匆匆花寂寂。玉階春蘚濕。閑憑薰籠無力。心事有誰知得。檀炷繞窗燈背壁。畫檐殘雨滴。
婉約柳樹寒食節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