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官吏的詩詞(82首)

    41 《州廳設醮即事》 宋·仇遠

    去歲今朝六月六,暮雨傾盆風拔木。
    今歲公宇醮祈晴,晝日當空生暑溽。
    羽士宣詞官吏拜,燈燭熒煌香馥郁。
    須臾黑云西北來,如蓋如輪覆廳屋。

    42 《村中語》 宋·仇遠

    吳儂曾在山村住,聽得村中老人語。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雖可喜,農夫車水方勞苦。

    43 《立春》 宋·仇遠

    山城歷日到每遲,新春殘臘俱不知。
    若非一鞭醒寒夢,梅柳爭春無了時。
    牛刀小試東風手,目中全牛果何有。
    勾芒舁歸古廟中,官吏升堂酌春酒。

    44 《肇慶府倅王庚應平反廣府帥司冤獄詩以紀其事》 宋·李昴英

    人生與地間,本是同胞出。
    貴賤與賢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師,朝廷設官職。
    凡百有司存,各欲盡其責。

    45 《李尚書被召過滬臨發之日官吏以行香日分追送》 宋·魏了翁

    黃雞喔喔丑前催,擬效張侯夜半來。
    殘夢方隨僧梵去,拿音已聽客帆開。
    江皋望極空留恨,陛下憂深正急才。
    已賦明倫相贈勉,更思桃李及時栽。

    46 《八月七日被命上會稽沿途所歷拙於省記為韻語》 宋·魏了翁

    越州官吏出郊迎,騎從香輿舍妙明。
    只把一誠將圣孝,堯眉舜目儼墻羹。

    47 《東庵新辟云棧》 宋·曹彥約

    步出東門葦不航,以云名棧正相當。
    地臨空闊天成險,水到回旋石作梁。
    萬頃波濤一丘壑,百年官吏幾循良。
    古來勿翦甘棠意,此地風流未可量。

    48 《訪吳安撫命賦詩竹洲中有靜香亭堤靜觀齋舞雩》 宋·汪莘

    鳳麟敢謂皇家無,如公自合應時須。
    胡為返駕竹洲隱,只與高堂素壁成畫圖。
    一麾淮海重拜敕,老人在南子在北。
    稱家菽水歡在余,每日乃得見顏色。

    49 《田家嘆》 宋·趙蕃

    春欲耕時天不雨,小雪不能濡旱土。
    辛勤僅得遍鉏耰,浸種可憐溝脈縷。
    忽然一雨催插秧,東阡西陌青相望。
    謂茲勞逸足報補,豈知亢旱愁秋陽。

    50 《送元衛弟赴長亭鹽場》 宋·樓鑰

    阿連生而秀,二親所甚愛。
    仲兄勤拊養,遇事輒如誨。
    干蠱靜而辦,胸次無卑隘。
    今焉職牢盆,官宇臨渤澥。

    51 《花石詩十一章》 宋·鄧肅

    飽食官吏不深思,務求新巧日孳孳。
    不知均是圃中物,遷遠而近蓋其私。

    52 《送方公美少卿宣諭說畿》 宋·鄭剛中

    春風入江南,紅蒸小桃坼。
    亞卿何壯哉,持節使江北。
    雅牌刻金字,黃旗書御墨。
    奉將出云天,萬里布恩德。

    53 《酩酊且飲酒》 宋·鄭剛中

    料峭社日寒,酩酊且飲酒。
    中原困干戈,黠虜未授首。
    鄰邦復蟻聚,傷殺官吏走。
    使者部民兵,經月但斂手。
    豺狼群小心,伺隙欲嗥吼。
    吁嗟一身多,況復家數口。
    信如古人言,天地在杯斗。

    54 《寓靈峰寺感懷》 宋·鄭剛中

    遙風入林篠,淅瀝生夜愁。
    明月過窗牖,照此虛室幽。
    念從出懷繃,志在承箕裘。
    唯知業書卷,何嘗識戈矛。

    55 《與陳時敏別》 明·楊基

    近別會有期,遠別易慘凄。
    一人失意行,眾賓顏色低。
    相顧各無語,握手立大堤。
    白沙飛輕煙,赤草漫路蹊。

    56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虞刑論小故,夏誓殄渠魁。
    好生雖大德,縱惡非圣裁。
    官吏逞貪婪,樹怨結禍胎。
    法當究其源,剪鋤去根荄。

    57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十羊煩九牧,自古貽笑嗤。
    任賢茍不貳,焉用多人為。
    師行仰供給,州縣方告疲。
    差徭逮所歷,添官有權宜。

    58 《興元府》 宋·汪元量

    秋風吹我入興元,不馬荒郵倚竹門。
    詩句未成云渡水,酒杯方舉月臨軒。
    山川寂寞非常態,市井蕭條似破村。
    官吏不仁多酷虐,逃民餓死棄兒孫。

    59 《寄孔武仲》 宋·蘇轍

    濟南舊游中,好學惟君耳。
    君居面南麓,洶涌岡巒起。
    我來輒解帶,檐下炙背睡。
    煎茶倉梨栗,看君誦書史。

    60 《次韻子瞻宿南山蟠龍寺》 宋·蘇轍

    谷中夜行不見月,上下不辨山與谷。
    前呼后應行相従,山頭誰家有遺燭。
    跫跫深徑馬蹄響,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門無人狗出縮。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