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文言文的詩詞(196首)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
甲翁之妻子去鄉,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攜酒至乙翁第,二人對酌,不亦樂乎!乙翁曰:“向吾遠游冀﹑雍,然(但)未嘗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勝。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輩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錢塘,絕長江,而至泰陰。
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
鸚鵡自念雖樂,此山雖樂,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獸依依不舍后數月,山中大火。
鸚鵡遙見,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飛而灑之。
天神言:“汝雖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對曰:“雖知區區水滴不能救,然吾嘗僑居是山,禽獸善待,皆為兄弟,吾不忍見其毀于火也!”天神嘉其義,即為之滅火。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
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鄧樵夫許之。
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見一樵夫過之,逆謂曰:“子鄧姓乎?”曰:“然。
”因告以夜所聞見,戒勿往。
昔有醫人,自媒能治背駝,曰:“如弓者、如蝦者、如環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曲駝,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臥駝者其上,又以一壓焉,又踐之。
駝者隨直,亦隨死。
其子欲訴諸官。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
語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
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
”萬年乃不復言。
梁丘據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據忠且愛我。
我欲豐厚其葬,高大其壟。
”晏子曰:“敢問據之忠且愛于君者,可得聞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則據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風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愛也。
某氏園中,有古木,鵲巢其上,孵雛將出。
一日,鵲徊翔其上,悲鳴不已。
頃之,有群鵲鳴漸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鵲對鳴,若相語狀,俄而揚去。
未幾,一鸛橫空而來,“咯咯”作聲,二鵲亦尾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