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畫的詩詞(1003首)

    561 《詠畫屏風詩 十七》 南北朝·庾信

    上林春徑密。
    浮橋柳路長。
    龍媒逐細草。
    鶴氅映垂楊。
    水似桃花色。
    山如甲煎香。
    白石春泉上。
    誰能待月光。

    562 《詠畫屏風詩 十九》 南北朝·庾信

    將軍息邊務。
    校尉罷從戎。
    池臺臨戚里。
    弦管入新豐。
    浮云隨走馬。
    明月逐彎弓。
    比來多射獵。
    唯有上林中。

    563 《詠畫屏風詩 十五》 南北朝·庾信

    河流值淺岸。
    斂轡暫經過。
    弓衣濕濺水。
    馬足亂橫波。
    半城斜出樹。
    長林直枕河。
    今朝游俠客。
    不畏風塵多。

    564 《詠畫屏風詩 十八》 南北朝·庾信

    白石春泉滿。
    黃金新埒開。
    戚里車先度。
    蘭池馬即來。
    落花承舞席。
    春衫拭酒杯。
    行廚半路待。
    載妓一雙回。

    565 《詠畫屏風詩 十六》 南北朝·庾信

    度橋猶徙倚。
    坐石未傾壸。
    淺草開長埒。
    行營繞細廚。
    沙洲兩鶴逈。
    石路一松孤。
    自可尋丹灶。
    何勞憶酒壚。

    566 《詠畫屏風詩 十一》 南北朝·庾信

    搗衣明月下。
    靜夜秋風飄。
    錦石平砧面。
    蓮房接杵腰。
    急節迎秋韻。
    新聲入手調。
    寒衣須及早。
    將寄霍嫖姚。

    567 《詠畫屏風詩 二十》 南北朝·庾信

    三危上鳳翼。
    九坂度龍鱗。
    路高山里樹。
    云低馬上人。
    懸巖泉溜響。
    深谷鳥聲春。
    住馬來相問。
    應知有姓秦。

    568 《詠畫屏風詩 十二》 南北朝·庾信

    出沒看樓殿。
    間關望綺羅。
    翔禽逐節舞。
    流水赴弦歌。
    細管吹藂竹。
    新杯卷半荷。
    南宮冠蓋下。
    日暮風塵多。

    569 《詠畫屏風詩 一》 南北朝·庾信

    俠客重連鑣。
    金鞍被桂條。
    細塵鄣路起。
    驚花亂眼飄。
    酒醺人半醉。
    汗濕馬全驕。
    歸鞍畏日晚。
    爭路上河橋。

    570 《詠畫屏風詩 十》 南北朝·庾信

    千尋木蘭館。
    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蓮井。
    行云礙芰梁。
    流水桃花色。
    春洲杜若香。
    就階猶不進。
    催來上伎床。

    571 《史畫吟》 宋·邵雍

    史筆善記事,畫筆善狀物。
    狀物與記事,二者各得一。
    詩史善記意,詩書善狀情。
    狀情與記意,二者皆能精。

    572 《畫生李維寫予像今已十年對鑒觀之因題其側》 宋·蔡襄

    清眸綠發十年前,樸野風神不易傳。
    今日青銅莫相照,白髭垂頷面雙顴。

    573 《觀宋中道家藏書畫》 宋·蔡襄

    宣獻業文學,嘗作調羹鹽。
    藏書百千帙,傳世惟清廉。
    東堂得春和,花卉晨露沾。
    之君延賓從,當晝褰珠簾。

    574 《贈何畫梅》 宋·白玉蟾

    一枝照夜向清寒,恍似孤山跂馬看。
    卻恐春風咎毛穎,泄池消息貌他顏。

    575 《畫石二首》 宋·白玉蟾

    真作壺中九華看,碧于簪玉小于拳。
    好藏莫便令人見,恐有癡情似米顛。

    576 《畫石二首》 宋·白玉蟾

    一片嵯峨墮碧空,嵚崎歷落最玲瓏。
    從教把翫真堪醉,疑自當年栗里中。

    577 《畫中眾仙歌》 宋·白玉蟾

    不與飲盡孫權酒,正欲畫屏筆脫手。
    一點凝墨狀生蠅,剔之不飛心始驚。
    獻之興來拈起筆,筆如解飛自鉤掣。
    戲染松煙作牸牛,脫似偃角眠沙丘。

    578 《天開畫樓圖》 宋·白玉蟾

    層檐疊巘入蒼冥,千山萬山相送迎。
    晴云一抹收未了,溪尾更濯余霞明。
    化工朝暮費點染,丹青變態隨深淺。
    憑欄展空千里眼,卻愁此軸難舒卷。

    579 《劉訥畫廬陵三老圖求詩》 宋·周必大

    同辭宦路返鄉閭,兩驌驦中間以駑。
    前后顧瞻羞倚玉,支干引從偶連珠。
    三人不用邀明月,九老何妨續畫圖。
    從漢二疏唐尹后,相新相近此應無。

    580 《甘泉吳使君使畫史作簡齋居士像居士見之大笑》 宋·陳與義

    兩眉軒然,意像無寄。
    而服如此,又不離世。
    鑒中壁上,處處皆是。
    簡齋雖傳,文殊無二。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