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水的詩詞(1169首)

    561 《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 明·李東陽

    溪聲潺湲雜林壑,山勢蜿蜒去還卻。
    浮云欲起未起時,半在溪頭與山腳。
    入空高鳥飛欲盡,背屋斜陽慘將落。
    更無剩地與閑人,縱有紅塵何處著。

    562 《再題廷暉山水》 明·張羽

    近代丹青誰第一,精絕獨數吳興胡。
    魏公家傳《摘瓜圖》,將軍妙筆絕代無。
    年深粉墨紛模糊,公命胡也全其污。
    鷗波亭前山滿湖,賓客不來人跡疏。

    563 《小水寺》 宋·趙汝鐩

    披霧入野寺,寒林響西風。
    誰遣僧出迎,山鳥為我通。
    染衣松露香,照眼巖花紅。
    聊此息塵慮,歸騎毋匆匆。

    564 《壽水竹弟》 宋·葉茵

    人生真樂在家山,況有名園五畝寬。
    眼底不隨花富貴,水邊長報竹平安。
    養心澹泊千詩稿,種德蕃滋九畹蘭。
    以此壽君君必壽,年年新月照杯盤。

    565 《分韻賦散水花得鹽字》 宋·張镃

    苔徑斜通砌竹鞭,素光交映入湘簾。
    若教謝女庭前種,不道空中雪似鹽。

    566 《分韻賦散水花得鹽字》 宋·張镃

    盈枝點綴雪花鮮,環映清流分外妍。
    應是東君歸騎速,不如墜下玉絲鞭。

    567 《分韻賦散水花得鹽字》 宋·張镃

    春皇游騎玉垂鞭,珠卷揚州十里簾。
    一笑詩成休浪舉,花如西子句無鹽。

    568 《因客說秋秫水傷復用前韻》 宋·陳傅良

    風鱠不須鹽豉好,霜螯須著酒船深。
    無由種秫求旁舍,旁舍秋螟已蠹心。

    569 《余於今年二月初一日夜夢中與劉彥禮兄弟水邊》 宋·張嵲

    夢里相逢竟是非,人生皆夢亦何疑。
    花邊置酒行杯速,石上聽泉得句遲。
    千里幸能申闊積,一歡何必是前期。
    諦觀石火光中事,慮不長於未覺時。

    570 《唁微水》 宋·張嵲

    水畔平沙如積雪,灘心狠石似群牛。
    如何夏日千雷怒,今作寒宵嗚咽流。

    571 《四月旦大雨晝夜不止者兩日微水一夕暴漲》 宋·張嵲

    山木綠陰暗,駭云當晝繁。
    驚風乍掩冉,積雨連荒村。
    映岫若銀竹,瀉澗如翻盆。
    懸霤遂及旦,暗空還至昏。

    572 《七月初四日小雨后游步水邊》 宋·張嵲

    雨止林葉凈,游步喜川平。
    停午眾陰寂,山高一蟬鳴。
    境靜道心熟,世疏塵慮輕。
    涼飚颯已至,自適羲皇情。

    573 《歸日再過分水嶺》 宋·張嵲

    北山已巉絕,盤道乏縈回。
    路向日邊出,人從云外來。
    澗聲高更咽,梅蘂雪猶開。
    卻憶僧房坐,深爐擁細灰。

    574 《詠水上雙白鳥》 宋·張嵲

    夜雨山水清,朝暉凈崖壁。
    飛來雙白鳥,未省平生識。
    鴐鵝謝清姿,鷗鳥慚素質。
    低昂信波濤,顧盼矜羽翮。

    575 《上分水嶺》 宋·張嵲

    夜半風撼山,苦雨歇初曉。
    高峰吹成冰,草樹葉盡縞。
    行行入云中,稍稍臨木杪。
    恍疑天宇近,漸覺溪溜小。

    576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只應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幾時,東流猶瀰瀰。

    577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西從徼外來,東去還歸海。
    徒聞朝暮聲,諜識年華改。

    578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寒江流不極,疊浪日沄沄。
    詎是悲鳴苦,端由清夜聞。

    579 《聽微水有感四首》 宋·張嵲

    發源由太古,東逝幾朝昏。
    欲識無窮意,當看石上痕。

    580 《同賦梅花十二題·水邊》 宋·王铚

    雪后溶溶嫩水通,滿枝煙雨暗春風。
    試看照影橫斜處,渾似靚妝清鏡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