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橋的詩詞(1003首)

    621 《酬次道板橋晚望見寄》 宋·司馬光

    春來曾約醉河橋,深負垂楊千萬條。
    今日都門相望處,西風亂葉正蕭蕭。

    622 《河橋春別》 宋·司馬光

    河橋春盡送君歸,又惜無歡度此時。
    亂花滿眼遮人望,不見行塵空酒旗。

    623 《康定中予過洛橋墩南得詩兩句於今三十二年矣》 宋·司馬光

    流塵集寶鑒,塵昏鑒不昏。
    織泥落清水,泥渾非水渾。
    人能辨二物,相與自忘言。
    二物不能辨,悠悠何足論。
    無為舍其內,逐外取煩冤。

    624 《曉從任大夫祖行過石橋寄粹甫》 宋·黃庭堅

    令尹鳴騶過石橋,想君寒夢正飄搖。
    追思轉覺年來劇,亂似春風柳萬條。

    625 《次韻和臺源諸篇九首之仙橋洞》 宋·黃庭堅

    橫閣晴虹渡石溪,幾年鑰鎖鎮瑤扉。
    洞中日月真長久,世上功名果是非。
    叱石元知牧羊在,爛柯應有看棋歸。
    若逢白鶴來華表,識取當年丁令威。

    626 《和答師厚黃連橋壞大木亦為秋雹所碎》 宋·黃庭堅

    溪橋喬木下,往歲記經過。
    居人指神社,不敢尋斧柯。
    青陰百尺蔽白日,烏鵲取意占作窠。
    黃泉浸根雨長葉,造物著意固已多。
    風摧電打掃地盡,竟莫知為何譴訶。
    獨山冷落城東路,不見指名終不磨。

    627 《次韻寄李六弟濟南郡城橋亭之詩》 宋·黃庭堅

    客心如頭垢,日欲撩千篦。
    聞人說江南,喜氣吐晴霓。
    伏枕夢歸路,子規吟翠微。
    濟南似江南,舊見今不疑。

    628 《為茭橋居士作念念即佛頌》 宋·黃庭堅

    諸介心內,眾生心心作佛。
    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君言諸佛無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時中,是誰隨波逐浪。

    629 《永濟橋》 宋·張耒

    墟廟無人吊毀垣,故橋遺址至今存。
    侵波野岸生新草,嚙石老燙留舊痕。
    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輿無路半樵村。
    甘棠古道輪蹄斷,落日空山暮雨昏。

    630 《楚橋秋暮阻雨》 宋·張耒

    水滿城西釣艇橫,云豪風弱晚冥冥。
    天寒小店人愁雨,燈暗孤舟客臥聽。

    631 《晚發壽春浮橋望壽陽樓懷古》 宋·張耒

    煙水蒼茫古岸高,危樓縹緲枕波濤。
    山圍粉堞青屏合,橋跨長淮百艦牢。
    爭戰往年空故國,登臨行客嘆前朝。
    青旗試問誰家酒,風雨蒹葭晚渡遙。

    632 《發崔橋》 宋·張耒

    野麥平蕪隴,官榆臥古津。
    眠鷗沙上曉,幽草水邊春。
    暖葉生浮綠,風漪起細鱗。
    青新桑媼筥,茜凈浣娘裙。
    有客悲芳芷,無人采白蘋。
    可憐千里目,愁殺未歸人。

    633 《北橋送客》 宋·張耒

    橋上垂楊系馬嘶,橋頭船尾插青旗。
    船來船去知多少,橋北橋南長別離。
    亭上幾傾行客酒,游人自唱少年辭。
    百年回首皆陳跡,浮世飄零亦可悲。

    634 《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 宋·張耒

    堂下幽芳自可人,北風一為屏埃塵。
    上元簪珥玲瓏玉,卻曳青霞霜女裙。

    635 《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 宋·張耒

    他日華陵跡已陳,嘉辰懷舊一銷魂。
    小園幽徑誰相念,應有新梅覓故人。

    636 《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 宋·張耒

    小小園林點點梅,如今綽約為誰開。
    只應清夜新霜里,依舊橫斜倒影來。

    637 《冬日懷竟陵管氏梅橋四首》 宋·張耒

    旅居澤國小園林,千里相望歲暮心。
    想見竟陵殘雪里,新梅點雪橘垂金。

    638 《和延州三詠·濟勝橋》 宋·宋祁

    溪光倒彴影,彴影跨溪垠。
    非論權取意,聊訂濟涉仁。

    639 《按務東橋駐望》 宋·宋祁

    岸峻雙旌駐,橋橫一水長。
    凍舟真欲住,低雁正成行。
    發發天含籟,棱棱野雨霜。
    停驂重回首,直北是吾鄉。

    640 《探題得小橋》 宋·宋祁

    尋幽路窮處,略彴跨回溪。
    一水虹相映,雙華鶴自棲。
    淺痕過釣艇,斜勢截橫堤。
    弭節誰憑望,秋光遍水西。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