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山的詩詞(1204首)

    1001 《與虞山人勝伯陳山人惟寅談及仙游事醉后賦詩》 明·饒介

    掃除狡獪蓄神機,開頂葫蘆不置扉。
    人物已從垣外見,真形漸向市中微。
    杯成白鶴沖霄去,劍化雙龍破浪歸。
    自此更無毫發累,綠毛繞體欲成衣。
    ¤

    1002 《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 明·琦元璞

    中語以記神交云耳龍門與天通,鳥道當絕壁。
    青天掛石鏡,倒影太湖碧。
    飛亭壓清湍,幽谷時游觀。
    千崖古雪積,六月松風寒。

    1003 《九日登高有感寄懷虞山錢太史》 明·彭幼朔

    落木蕭蕭兩鬢皤,登高縱覽舊關河。
    漫嗟魚服英雄老,爛醉龍山感概多。
    千古風流吹帽盡,百年時序插萸過。
    石函君已鐫名久,有約龍沙共放歌。

    1004 《上巳侍王駕登五龍山應教》 明·明保定王

    鸞輅乘春攬物華,翩翩千騎擁朝霞。
    翠陰不斷松開幕,香靄平分樹吐花。
    地主龍君迎羽蓋,山靈玉女獻胡麻。
    憑高指顧提封遍,睿藻千年壯帝家。

    1005 《與華景彰游惠山》 明·馬治

    華陂春水綠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時。
    舊宅重尋孝子傳,新年又赴故人期。
    鶴鳴竹日當窗澹,僧定茶煙出閣遲。
    我欲同修清凈業,泉頭來記四賢祠。

    1006 《萬歲山》 明·馬汝驥

    蔥郁倚青天,微茫散紫煙。
    祖瀛符帝宅,泰華鎮王川。
    樹里西山對,花中北極懸。
    登封非遠幸,三祝配堯年。

    1007 《為惠機長老題徐幼文寫惠山圖》 明·呂敏

    天寒華表鶴歸遲,隔世令人起遠思。
    偶見漪瀾堂上畫,猶看《悟澹》卷中詩。

    1008 《東玉山人》 明·呂恒

    玉山佳處玉人居,聞道方壺一事無。
    萬個瑯玕巢翡翠,千年琪樹倍珊瑚。
    瑤臺酒醉金莖露,珠閣香燒鵲尾爐。
    何日來看金粟景,月明花影倩人扶。

    1009 《五月望夜與諸君山中再酌和僅初韻》 明·華察

    仲夏苦晝永,薰風起將夕。
    圓景海上來,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眾累釋。
    興至時命觴,露下復移席。

    1010 《為香山顧敬中題畫》 明·賀甫

    芳草晴煙處處迷,畫堂應在畫橋西。
    花開記得尋君日,一路香風送馬蹄。

    1011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明·何孟春

    舜日麗宸極,大明朝萬方。
    天下聞風聲,我公真棟梁。
    公有補闕線,孤忠托袞裳。
    公有決勝籌,長才制畿疆。

    1012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明·何孟春

    岳降不偶然,天將輔有道。
    廊廟逼臺斗,誰當致身早。
    我公立四朝,事業多遠抱。
    心增許國壯,鬢為憂時槁。

    1013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明·何孟春

    昔聞謝安石,棲跡會稽山。
    一為蒼生起,功收談笑間。
    我公濟世才,舒卷有余閑。
    吹律歲載成,遺榮身早還。
    東山楚猶越,千載相孱顏。
    末路士多拘,高風誰更攀。
    ¤

    1014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明·何孟春

    唐朝綠野相,宋代獨樂公。
    起居候夷狄,姓氏傳兒童。
    古人不可作,誰是間世雄。
    我公后其人,德業正爾同。

    1015 《乙卯八月余觴客青溪之上坐有李節鳴箏質山詠》 明·何良俊

    哀音裊裊出重幃,羈客仙仙思欲飛。
    弦滑酒香花正好,不辭零露夜沾衣。

    1016 《乙卯八月余觴客青溪之上坐有李節鳴箏質山詠》 明·何良俊

    虛館鳴箏秋正清,停弦掩抑最關情。
    當年愛殺恒司馬,賞會由來是此聲。

    1017 《丁卯歲歸仰天塢故山(二首)》 明·海岱

    萍逢江漢上,曾似此林居。
    引水涵云竇,編花護草廬。
    雨香孤徑竹,風冷半畦蔬。
    曾侍山中石,還開案上書。

    1018 《丁卯歲歸仰天塢故山(二首)》 明·海岱

    松小已逾嶺,不歸應偶然。
    久窺飛鳥意,難定白云天。
    夜磬答孤語,秋花照短眠。
    清光紛委壑,寒重草堂前。
    ¤

    1019 《為杜庠題山水橫幅》 明·顧清

    屋頭眾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見石。
    溪流循山若縈帶,別館離亭紛向背。
    茅堂近水景絕幽,繞檐萬竹風颼颼。
    主人自得濠上意,終日俯檻臨寒流。

    1020 《以愛汝玉山草堂靜七字分韻詩成者五人 得草》 明·顧晉

    客從桃源游,愛此玉山好。
    清文引佳酌,玄覽窮幽討。
    流鶯答新歌,飛花落纖縞。
    分坐有雜英,醉眠無芳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