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山的詩詞(1204首)

    601 《丹山酒邊》 宋·陳著

    衰老受晴光,相攜到上方。
    意濃忘酒薄,話美奪塵忙。
    天竹靜逾媚,溪梅初有香。
    危時正多事,半日太平鄉。

    602 《丙子丁丑年避難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兩雪竇》 宋·陳著

    西坑曾避難,今又一西坑。
    十有四年夢,兩番多事驚。
    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
    何動不關命,怡然心氣平。

    603 《與弟觀侄津哭伯求弟道茅山泊東林寺坐雨》 宋·陳著

    西來本自趁晴天,雨臥東林日似年。
    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灘船。
    何妨華鄂添詩集,暫與闍黎結飯緣。
    決意明朝向東去,山堂未到已潸然。

    604 《書范景山先丈逸事》 宋·陳著

    朅來范公亭,聞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銘,逸事有來紀。
    如彼沙匯墳,實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誰計后不祀。

    605 《九月十日鄉入醵飲丹山分韻得地字》 宋·陳著

    流景赴壑蛇,浮生遷穴蟻。
    世變茲已極,擾擾欲何事。
    淡飲養丹田,守口為福地。
    常時不出戶,一年兩游寺。

    606 《九月十日鄉人醵飲丹山分韻得東字》 宋·陳著

    山光肅肅凈杉松,草草提攜里曲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無緣問菊到籬東。
    世途險近閒為福,鄉誼綢繆醵有功。
    酒散月明多感處,牛山故國正西風。

    607 《丹山主者恭雪航年七十余清苦善吟八句以似》 宋·陳著

    本是住林深,浮云載出林。
    蹣跚多病腳,邂逅十年心。
    破鼓饑甘飯,殘鐙老醒吟。
    我來相訪外,梅竹是知音。

    608 《代范景山和弟觀韻》 宋·陳著

    廈傾木不支,鼎重足先折。
    關張不終身,儀秦亦無舌。
    兒嬉柵關木,文具鎖江鐵。
    生靈痛何辜,宇宙半流血。

    609 《丙戌二月廿五日梅山弟為孫試周遂賦》 宋·陳著

    梅山種梅封且培,梅山種善如種梅。
    有善必報既有子,有子且復生孫來。
    蕭艾中間芝挺出,今朝才為兩三日。
    咿嘔似欲指之無,燁燁眼光如點漆。

    610 《二月四日梅山弟留飲》 宋·陳著

    醉中咄咄向空書,開眼猶能傲薄夫。
    多事光陰存社櫟,十年筋力老園蕪。
    籓籬吾道難為黨,衣食諸人未信儒。
    懷抱海深姑寄酒,習家池上不同途。

    611 《代京尹吳山云益雪應賀廟堂二首》 宋·陳著

    非才承乏尹瑤京,何幸親逢造化成。
    凝固地腴豐歲事,均調天氣壽民生。
    春歸休念采薇戍,夜捷已聞垂瓠城。
    方信太平元有象,九街簫鼓合歡聲。

    612 《代京尹吳山云益雪應賀廟堂二首》 宋·陳著

    安排寒事做年華,老手薇垣第一家。
    神女先馳行雨旆,馮夷隨翦舞風花。
    萬塵并納真平等,一色橫陳絕點瑕。
    養樂堂前清賞處,賀班方退紫宸衙。

    613 《中和節寓山庵》 宋·陳著

    小庵亦是小桃源,時事方難住更便。
    啼鳥落花忘客主,青山流水見因緣。
    得過一日是一日,浪說百年誰百年。
    分付妻兒更深避,掃巖趺坐學枯禪。

    614 《三山亭》 宋·李昴英

    山中招提鼎足踞,路如丁字分頭入。
    還看港漢紛長繩,俯見阜丘才小笠。
    班荊坐仆縱之息,爭解綠荷撮紅粒。
    群然飲潤忽喧噪,石兀深叢疑虎立。
    我起胡床劃孤嘯,前峰響答松風急。
    舉頭云端尚天半,搘竹扳蘿進千級。

    615 《上鶴山作圖書所扁》 宋·方岳

    我本耕田夫,識字略可數。
    誰令半窗燈,奪此一犁雨。
    明經為青紫,無乃以書賈。
    晚知事大謬,於學竟何補。

    616 《三用韻酬行甫平山之約》 宋·方岳

    我家江南村,煙雨對山睡。
    與山幾何別,塵土發深喟。
    歐陽有佳踐,花驄一鞭至。
    亟報江南云,共此故人醉。

    617 《東西正陽獻捷和傅山父凱歌韻》 宋·李曾伯

    一從授鉞俾來旬,卻敵無謀效不神。
    士用命焉何有力,臣今老矣不如人。
    誰能河北平三晉,猶慮關中啟一秦。
    留取功名待來者,歸歟抗疏告嚴宸。

    618 《丙子登峴山》 宋·李曾伯

    漢江為帶楚山維,多少興亡此地知。
    萬里邊風寒故壘,千年隴月老殘碑。
    塵迷柏土龍根幻,水繞檀溪馬骨悲。
    舉世豈無羊叔子,草萊猶未起男兒。

    619 《云山避地》 宋·陽枋

    依山茅屋兩三間,與世相遺盡日間。
    背擁藍屏半天碧,面對參差橫架山。
    徑草蒙頭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盤谷。
    劍峰林密杳無邊,綿峽潭深幽莫燭。

    620 《三山放翁先生生朝以筇竹杖為壽一首》 宋·蘇泂

    信手公侯八十年,言歸山澤更臞仙。
    聲名固自蓋天下,耆老所當留日邊。
    滿腹詩書真我有,一門簪笏自家傳。
    持來筇杖非無意,竊比東坡壽樂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