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史的詩詞(1004首)

    761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 宋·曾協

    九重溫詔下江邊,應覽甘泉舊奏篇。
    卻背煙嵐理歸棹,曉猿夜鶴總凄然。

    762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 宋·曾協

    隱士洪崖可拍肩,尚留陳跡此山巔。
    祗應千古人如在,陵谷高深卻變遷。

    763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 宋·曾協

    瀟湘少駐便經年,自信孤忠莫問天。
    果為冕旒勤注想,不容泉石得高眠。

    764 《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 宋·曾協

    底嘆茲巖省見稀,慣居故國看山圍。
    應緣此日慰岑寂,聊遣清詩為發揮。

    765 《史宰北湫禱雨》 宋·李石

    龍臥西山護密陰,肯來北洞禮觀音。
    便分楊柳軍持水,與作商巖旱歲霖。

    766 《任漕魯漕同謁史發運為廬阜之游恨不得偕行因》 宋·吳芾

    歲事行將半,今年又有秋。
    喜君將漕計,容我廁英游。
    湓浦古來勝,廬山天下幽。
    此行殊不惡,莫惜少遲留。

    767 《任漕魯漕同謁史發運為廬阜之游恨不得偕行因》 宋·吳芾

    不向廬山久,回頭五十秋。
    羨君聯騎去,顧我幾時游。
    五老想如故,二林應更幽。
    無因陪后乘,神往但形留。

    768 《和程右史見貽》 宋·曹勛

    平生仰東坡,蘇程契尤熟。
    兩家流慶深,云外世高躅。
    於今鳳池貴,方判卞氏玉。
    何止試典刑,一想岷峨綠。

    769 《和史濟川見贈》 宋·馮時行

    歲晚扁丹雪霰邊,蕭疏與君俱可憐。
    向來共厄黃楊閏,別后相逢白發年。
    覓句剩煩梅作興,攻愁直縱酒稱賢。
    故人一笑誠希闊,得失休論布幔天。

    770 《詠史二首》 宋·鄧肅

    五湖范蠡攜西子,三國周郎嫁小喬。
    蓋世功名聊唾手,何妨樽酒醉妖嬈。

    771 《詠史二首》 宋·鄧肅

    雨過東山春意濃,但攜桃李步春風。
    眼高四海無勍敵,百萬胡奴一□空。

    772 《史德夫作渚云亭蘇養直有詩余初未識蘇次共韻》 宋·李彌遜

    新亭花木低幾杖,葉幄已成藏遠山。
    小渚云生夜深月,十分秋思五湖間。

    773 《史德夫作渚云亭蘇養直有詩余初未識蘇次共韻》 宋·李彌遜

    逢人但說逃禪晉,句里風煙帶九秋。
    七字鏗鏘快先睹,夢魂竟下荻花洲。

    774 《友人董耘饋長沙貓筍廌以享太史公太史公輒作》 宋·李廌

    節藏泥滓氣凌空,薦俎寧知肉味重。
    未許韋編充簡策,已勝絲黍誑蛟龍。
    短萌任逐霜刀重,美干須煩雪壤封。
    他日要令高士愛,不應常共宰夫供。

    775 《史次仲錢子武與余在報恩寺納涼分題各以姓為》 宋·李廌

    天地怒氣散,凱風若顛喜。
    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
    北風何其涼,雨雪雱不止。
    卒歲無衣裘,穴處猶凍死。

    776 《詠史二首》 宋·陳造

    平側區分偶儷勻,無階更復古真淳。
    浪言此秘無前睹,畢竟休文是罪人。

    777 《詠史二首》 宋·陳造

    暴楚狂秦席卷中,謀臣戰將各言功。
    端知四百綿炎祚,只屬商山禿鬢翁。

    778 《別林仁祖御史》 宋·強至

    論交鄉里各兒童,三紀相看兩鬢蓬。
    孤宦無資元附驥,故人得意近乘驄。
    秦儀面激殊今日,管鮑心知有古風。
    歸興嚴程何太急,片時車馬復西東。

    779 《詠史》 宋·鄭獬

    漢家行賞盡論功,禍福於人豈易窮。
    解把舊恩酬項伯,獨將大義斬丁公。

    780 《詠史》 宋·鄭獬

    魏生被責灌將軍,股栗如何不自陳。
    若使當時有英氣,肯為丞相掃門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