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史的詩詞(1004首)

    681 《呈王直卿御史》 宋·仇遠

    金淵寶地閱金經,朝夕追隨驄馬行。
    激濁揚清真御史,即溫聽厲老先生。
    衣冠文物今無幾,車笠交游最有情。
    早愿明時相司馬,他年洛社會耆英。

    682 《呈王達之御史》 宋·仇遠

    西晉文章伯,南臺法令師。
    常因行部日,記得從游時。
    敏手除三害,貞心畏四知。
    何由侍王導,揮麈話襟期。

    683 《同齊節初游吳園登四時佳興樓有懷張史君》 宋·黎廷瑞

    澹澹池中華,離離池上樹。
    緬懷龍山翁,婆娑此成趣。
    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
    翁今為飛仙,乘云還帝所。

    684 《詠史八首·謝道韞》 宋·蒲壽宬

    當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錦心而繡口。
    此事難效顰,畫虎恐類狗。

    685 《詠史八首·陶侃母》 宋·蒲壽宬

    坩鮓有幾許,直欲致一甘。
    豈知圣善意,見此轉不堪。
    此母天下母,清風使人慚。

    686 《詠史八首·樂羊子妻》 宋·蒲壽宬

    拾遺戒不受,見金等沙泥。
    對姑不能食,又愧他舍雞。
    其視取棗人,冰炭恐不齊。

    687 《詠史八首·朝鮮婦》 宋·蒲壽宬

    白首攜一壺,亂流去何之。
    婦呼吻欲裂,彼乃昏不知。
    箜篌彈復彈,河水風瀰瀰。

    688 《詠史八首·蔡文姬》 宋·蒲壽宬

    琴彈十八拍,聽此雙淚流。
    一死固已難,萬言復誰尤。
    九原見衛子,何語可以酬。

    689 《詠史八首·鮑宣妻》 宋·蒲壽宬

    幡然棄舊習,布裙牽鹿車。
    拜姑禮云畢,提甕汲自如。
    富貴此一時,何可忘厥初。

    690 《詠史八首·黔婁妻》 宋·蒲壽宬

    明知正不足,不若斜有馀。
    破衾有何好,錦繡乃不如。
    卓哉歸人言,賢于五車書。

    691 《詠史八首·孟光》 宋·蒲壽宬

    色不諧朱鉛,力可舉杵臼。
    貧賤何足云,持敬在悠久。
    相對如嘉賓,旁人莫嫌丑。

    692 《似史和甫傳清》 宋·陳著

    翩翩鶴往還,高眼看塵寰。
    家世崔盧上,風流晉宋閒。
    開門種桃李,落筆動江山。
    勛業時來做,青春贏得閒。

    693 《和知郡史監丞鹿鳴宴詩》 宋·方岳

    文物聲明極盛秋,傅巖人不待形求。
    筆扛龍鼎雄豪在,手拔鯨牙汗漫游。
    溫飽定知非雅意,治安誰與借前籌。
    老予曾到慈恩頂,更放諸賢出一頭。

    694 《代襄閫宴新除史制卿樂語口號》 宋·李曾伯

    一從棋折佐籌帷,凜凜威名塞漢知。
    大范老今歸去矣,小申公為易新之。
    檀溪春草輕車熟,苕霅秋莼短艇宜。
    千載峴山磨不朽,重添羊杜兩豐碑。

    695 《詠史二首》 宋·周弼

    碧樹童童蔭屋廬,分明青蓋畫龍車。
    南陽病叟成何事,便謂枯池活得魚。

    696 《詠史二首》 宋·周弼

    一曲呼凰下九宵,石臺春靜海山遙。
    周秦戰血縱橫盡,猶臥白云吹洞簫。

    697 《和史司直韻五首》 宋·吳潛

    世閒傳假不傳真,丞相可曾城換銀。
    巷掃他家難敵富,氅披之子未為貧。
    也知東郡行春守,便作南溪釣雪人。
    指碔為瑤慚與寄,恨無一縷引千鈞。

    698 《和史司直韻五首》 宋·吳潛

    空中萬鶴舞盤旋,飛向西天只樹園。
    一幅繒綃包宇宙,連城珪璧委郊原。
    冰笳莫弄兩三曲,鐵甲猶聯百萬屯。
    痛癢不知惟黨二,至今浪有姓名存。

    699 《和史司直韻五首》 宋·吳潛

    滕翁只道老非才,不料窮冬雪壯哉。
    擬撥寒蔬尋早韭,試尋玉樹索寒梅。
    孤汀錯認鶿為鷺,四野偏宜牟與來。
    聞說廣鞮西北走,將軍已自播州回。

    700 《和史司直韻五首》 宋·吳潛

    疑怪虛窗徹夜明,曉看積雪與階平。
    雖知樂歲無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
    天地渾淪方返樸,國家霈澤正哀惸。
    區區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滿盈。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