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兒女的詩詞(1003首)

    461 《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戲成一詩簡牛》 宋·鄭剛中

    今夕知何夕,織女逢牽牛。
    云軿擁高漢,仙事傳風流。
    人間適焦窘,龜兆生田疇。
    當時大軍后,皆抱糠籺憂。

    462 《紀關隴》 宋·鄭剛中

    十載三光分,號令南北阻。
    四達禮義鄉,限礙成蠻楚。
    帝王豈無真,社稷固有主。
    欃槍不待射,避路過河滸。

    463 《悼八嬸孺人》 宋·鄭剛中

    當年棗栗奉高堂,憔悴俄驚哭杞梁。
    目見兩孤成乳酪,坐聞一節勝冰霜。
    仙游已作朝霞會,塵世空將舊屨藏。
    莫問生來壽何許,曾孫兒女亦成行。

    464 《盧舍那僧舍留別》 宋·李新

    筠尖側側度朝暉,別淚潸潸漬客衣。
    兒女殷勤憐我老,登山臨水送將歸。

    465 《游羅園》 宋·李新

    故山新寄小郫筒,春事而今一半空。
    兒女笑從花影外,杯盤香在水光中。
    泉分石溜渾罌白,病得春醅半頰紅。
    祓禊山陰已陳跡,試將青草葄衰翁。

    466 《冬夜有感》 宋·李新

    蓼蟲常食苦,旅雁自知寒。
    談士惜卷舌,將軍解愁鞍。
    雪霜滿天冬夜永,地爐無火青燈殘。
    功名富踐苦不早,一年百日紅塵道。

    467 《從辟滬南道中曉征三首》 宋·李新

    矍鑠從戎恃骨強,舊衣褒博詎堪裝。
    歲云暮矣家安在,月出皎兮山更長。
    錐子禿毛窮有分,碑顏沒字老何妨。
    憑君為護癡兒女,白首相期樂未央。

    468 《送王仲求》 宋·李廌

    飄風非焚輪,觸石生孤云。
    逍遙王真人,行行傲世紛。
    齋戒斷葷臭,日誦浮屠文。
    敝袍游江海,恥與狐貉群。

    469 《羊叔子廟》 宋·李廌

    緬懷吳晉氏,天壤非異宇。
    賢哉羊頭鎮,一用惠慈撫。
    高懷寄山水,余事整軍旅。
    當年峴首嘆,奄冉隔今古。
    遺民俎豆之,廟貌壓江滸。
    誰令望碑人,墮淚若兒女

    470 《七夕》 宋·李廌

    七夕知何夕,云是牛女期。
    俚俗具瓜華,階除兒女嬉。
    繁星爛煌煌,流月湛沉輝。
    群兒望鵲橋,橋端七寶帷。

    471 《宿錢塘尉廨》 宋·陳師道

    平湖遶舍山無盜,官事長閑俸有金。
    安得終身為御寇,不辭兒女作吳音。

    472 《河上》 宋·陳師道

    背水連漁屋,橫河架石梁。
    窺巢烏鵲競,過雨艾蒿光。
    鳥語催春事,窗明報夕陽。
    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

    473 《寄邢和叔》 宋·陳師道

    昔作梁宋游,幽憂廢朝昏。
    閉門無往還,不厭兒女喧。
    隔墻聞剝啄,暮夜誰扣門。
    知是邢夫子,低回過高軒。

    474 《次韻答晁無斁》 宋·陳師道

    女生愿有家,名妾以不聘。
    田里亦慕君,又惡不由正。
    欲行不問涂,已破寧顧甑。
    耕蠶無一廛,庖井要三徑。

    475 《送內》 宋·陳師道

    麀麌顧其子,燕雀各有隨。
    與子為夫婦,五年三別離。
    兒女豈不懷,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從母,可喜亦可悲。

    476 《詩一首》 宋·陳師道

    南朝官紙兒女膚,玉版云英比不如。
    乞與此公原不稱,他年留與大蘇書。

    477 《示三子》 宋·陳師道

    去遠即相忘,歸近不可忍。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唒。
    了知不是夢,忽忽心未穩。

    478 《賀新涼/賀新郎》 宋·吳泳

    碧嶂青紅路。
    近重陽、不寒不暖,不風不雨。
    杜宇花殘銀杏過,猶有秋英未吐。
    但日對、南山延佇。

    479 《送赴省七子》 宋·陳造

    憶昔涂抹鬢未秋,著書初不緣窮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愛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盤飯驚浪舟,如輠轂需膏油。
    疾需妙劑寒需裘,李郝硯席初綢繆。

    480 《元夜病起二首》 宋·陳造

    霽色莫澄鮮,和聲入管弦。
    人家無事日,時節放燈天。
    璧月紅塵外,東風綠酒前。
    強陪兒女笑,病骨得輕便。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