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細心的四字詞語

    細心的四字詞語:1. 慎密周詳;2. 細致入微;3. 精心設計;4. 嚴謹細致;5. 謹慎考慮;6. 周密安排;7. 細節處理;8. 深思熟慮;9. 全面考慮;10. 仔細斟酌;11. 一絲不茍;12. 詳細分析;13. 精益求精;14. 嚴格執行;15. 精密計算;16. 細致入微;17. 慎重決策;18. 逐一核對;19. 詳實周到;20. 縝密推敲

    細心的四字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細心 細心 細心,是指心思細密。明唐順之 《胡貿棺記》:“蓋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書傭往往束手,雖士人細心讀書者亦多不能為此。”
    仔細 仔細 仔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ǐ xì,意思是仔細檢查;小心,當心、細心;節儉的;不浪費的。出自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近義詞是細致,詳盡,詳細,周密小心,注意,把穩,當心,留心,留神,留意,謹慎,小心,防備,提防,提神,貫注,注重,著重,詳明,周詳。反義詞是馬虎,粗略,粗略大意,疏忽,粗心。
    仔細 仔細 仔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ǐ xì,意思是仔細檢查;小心,當心、細心;節儉的;不浪費的。出自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近義詞是細致,詳盡,詳細,周密小心,注意,把穩,當心,留心,留神,留意,謹慎,小心,防備,提防,提神,貫注,注重,著重,詳明,周詳。反義詞是馬虎,粗略,粗略大意,疏忽,粗心。
    心細 心細 心細,拼音為xīnxì,漢語詞匯,有膽大心細等意思。
    細心 細心 細心,是指心思細密。明唐順之 《胡貿棺記》:“蓋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書傭往往束手,雖士人細心讀書者亦多不能為此。”
    心細 心細 心細,拼音為xīnxì,漢語詞匯,有膽大心細等意思。
    子細 子細 子細,zǐ xì,意思有1.認真﹑細致;細心。 2.小心,留神。 3.清晰;分明。 4.詳情;底細。
    子細 子細 子細,zǐ xì,意思有1.認真﹑細致;細心。 2.小心,留神。 3.清晰;分明。 4.詳情;底細。
    粗心浮氣 粗心浮氣【解釋】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卷四:“學詩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會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氣,僅獵古人皮毛。”【示例】《新光》中作者皆少年,往往~,傲然凌人,勢所難免。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近義詞】心浮氣躁、粗心大意【反義詞】小心謹慎、小心翼翼【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辦事急躁不細心
    粗心 粗心 粗心,它指不謹慎;不細心;切記,與責任心直接掛鉤! 語出《紅樓夢》第五五回:“再遲一日,不說你們粗心,反像我們沒主意了。”
    粗心浮氣 【解釋】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卷四:“學詩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會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氣,僅獵古人皮毛。”【示例】《新光》中作者皆少年,往往~,傲然凌人,勢所難免。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近義詞】心浮氣躁、粗心大意【反義詞】小心謹慎、小心翼翼【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辦事急躁不細心
    精細 精細 精細(jīng xì),形容詞, 現代漢語中有精致細密之意。文言文中有精明能干、細心仔細、清醒蘇醒的意思。“精細”也是“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的簡稱。
    精細 精細 精細(jīng xì),形容詞, 現代漢語中有精致細密之意。文言文中有精明能干、細心仔細、清醒蘇醒的意思。“精細”也是“精細化學品生產技術”的簡稱。
    粗中有細 粗中有細【解釋】形容人說話做事表面好像粗魯、隨便,實際上卻是審慎、細心。【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沙僧聽說,厲聲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示例】《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是一個~的大將。【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表面粗率,實際卻很細致
    麤心浮氣 【解釋】亦作“麄心浮氣”。謂辦事浮躁,不細心。 宋 陸九淵 《祭呂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麄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爾雅》:“古之解經者,訓其字不解其意,使人深思而自得之。 漢 儒尚然。至于后世,解者益明,讀者益略,麄心浮氣,不務沈思。”亦省作“ 麤浮 ”。 宋 葉適 《丁少明挽詩》:“吟成絕妙驚人句,散盡麤浮使鬼錢。” 明 李贄 《答周柳塘書》:“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不妨饒舌重為注破,何如?”
    細別 細別 xìbié (1) [shade of differefnce;smaller categories]∶微小的差別 (2) [carefully distinguish]∶細心地分別 (3) [方言]:小孩子。
    粗中有細 【解釋】形容人說話做事表面好像粗魯、隨便,實際上卻是審慎、細心。【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五回:“沙僧聽說,厲聲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示例】《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是一個~的大將。【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表面粗率,實際卻很細致
    細別 細別 xìbié (1) [shade of differefnce;smaller categories]∶微小的差別 (2) [carefully distinguish]∶細心地分別 (3) [方言]:小孩子。
    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解釋】粗:粗蔬。指做事馬虎,不細心。【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學四》:“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終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不得。”【示例】這是我~,我若不進去,他怎得出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近義詞】粗枝大葉【反義詞】小心謹慎、小心翼翼【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于考慮事情或做事方面
    謹密 謹密 謹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ǐn mì,指謹慎細密,形容辦事極細心。
    謹密 謹密 謹密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ǐn mì,指謹慎細密,形容辦事極細心。
    麤心浮氣 麤心浮氣【解釋】亦作“麄心浮氣”。謂辦事浮躁,不細心。 宋 陸九淵 《祭呂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麄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爾雅》:“古之解經者,訓其字不解其意,使人深思而自得之。 漢 儒尚然。至于後世,解者益明,讀者益略,麄心浮氣,不務沈思。”亦省作“ 麤浮 ”。 宋 葉適 《丁少明挽詩》:“吟成絶妙驚人句,散盡麤浮使鬼錢。” 明 李贄 《答周柳塘書》:“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不妨饒舌重爲註破,何如?”
    玩味 玩味 (漢語詞匯)玩味,漢語詞匯,基本解釋為細心體會其中意味,詳細解釋為研習體味。最早出自《法苑珠林》卷三三。
    內秀 內秀 (漢語詞語)內秀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nèi xiù,指人外表粗笨而實際上聰明、細心。亦指用"內秀"形容表面看起來平靜,其實內心想法很多,有城府。 出自草明在《乘風破浪》第十二章:“ 邵云端 注意到這個人外表雖然有點羞澀,可是接近人時卻是率真情深。她知道這是個內秀的人。”劉紹棠 《蛾眉》一:“ 唐春早 心靈內秀,敏而好學,學而不厭。”。
    內秀 內秀 (漢語詞語)內秀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nèi xiù,指人外表粗笨而實際上聰明、細心。亦指用"內秀"形容表面看起來平靜,其實內心想法很多,有城府。 出自草明在《乘風破浪》第十二章:“ 邵云端 注意到這個人外表雖然有點羞澀,可是接近人時卻是率真情深。她知道這是個內秀的人。”劉紹棠 《蛾眉》一:“ 唐春早 心靈內秀,敏而好學,學而不厭。”。
    體貼 體貼 (漢語詞語)體貼,漢語詞匯。 拼音:tǐ tiē 指細心體會、領悟;關懷、體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使對方感到舒適滿意。 見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十:“此皆是將小夫賤隸事體貼圣人,孟子又復書之何耶?”
    體貼 體貼 (漢語詞語)體貼,漢語詞匯。 拼音:tǐ tiē 指細心體會、領悟;關懷、體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使對方感到舒適滿意。 見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十:“此皆是將小夫賤隸事體貼圣人,孟子又復書之何耶?”
    獻殷勤 獻殷勤 獻殷勤,漢語詞匯。 拼音:xiàn yīn qín 釋義:為討好別人而細心伺候﹑奉承。
    獻殷勤 獻殷勤 獻殷勤,漢語詞匯。 拼音:xiàn yīn qín 釋義:為討好別人而細心伺候﹑奉承。
    觕人 觕人 【詞語】:觕人 【注音】:cū rén 【釋義】:1.粗魯﹑不細心的人。
    觕疏 觕疏 觕疏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chù shū,意思是粗疏不細心。
    體帖 體帖 細心體會。 明 高攀龍 《與季兄羅先生書》:“吾學雖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帖出來。
    看漏 看漏 【詞語】:看漏 【釋義】:1. 因輕率或缺乏細心而引起疏漏。如:一些很有意義的論點已被忽視,好些顯示以往經驗的教訓也給看漏了。
    快當 快當 快當,指做事敏捷,不拖拉。如:她做起事來又細心又快當。
    毛躁 毛躁 毛躁,形容性情急躁,不細心。
    熟耰 熟耰 熟耰 細心耕鋤。《莊子·則陽》:“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終年厭飱。”
    精討 精討 精討是漢語詞匯,讀音為jīng tǎo ,意思是細心研究。
    體帖 體帖 細心體會。 明 高攀龍 《與季兄羅先生書》:“吾學雖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帖出來。
    快當 快當 快當,指做事敏捷,不拖拉。如:她做起事來又細心又快當。
    精討 精討 精討是漢語詞匯,讀音為jīng tǎo ,意思是細心研究。
    體貼入微 體貼入微【解釋】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四》:“至于尋常寫景,不必有意驚人,而體貼入微,亦復人不能到。”【示例】這卻全在美人心意上著想,倒也~。(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九回)【近義詞】關懷備至、無微不至【反義詞】漠不關心【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體貼入微 【解釋】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杜少陵詩·四》:“至于尋常寫景,不必有意驚人,而體貼入微,亦復人不能到。”【示例】這卻全在美人心意上著想,倒也~。(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九回)【近義詞】關懷備至、無微不至【反義詞】漠不關心【語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無微不至 無微不至【解釋】微:微細;至:到。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出處】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示例】還是在劍波十八歲的時候,要到戰斗部隊去,姐姐對這將要離開自己的弟弟,照顧得~。 ◎曲波《林海雪原》一【近義詞】無所不知、關懷備至【反義詞】漠不關心【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無微不至 【解釋】微:微細;至:到。沒有一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出處】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示例】還是在劍波十八歲的時候,要到戰斗部隊去,姐姐對這將要離開自己的弟弟,照顧得~。 ◎曲波《林海雪原》一【近義詞】無所不知、關懷備至【反義詞】漠不關心【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認真 認真 (張惠妹演唱歌曲)《認真》收錄于張惠妹1996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姐妹》中,歌曲作詞:張方露,歌曲作曲:陳志遠,與《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同曲不同詞。 認真 (漢語詞語)認真是一種態度,比喻對一件事物做仔細的處理。 認真與細心的關系:認真是被動按規矩辦事情,仔細是主動按智力辦事情,認真不一定仔細,仔細一定認真。
    毛糙 毛糙 毛糙釋義:指粗糙;不細致,粗心大意,不細心。
    認真 認真 (張惠妹演唱歌曲)《認真》收錄于張惠妹1996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姐妹》中,歌曲作詞:張方露,歌曲作曲:陳志遠,與《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同曲不同詞。 認真 (漢語詞語)認真是一種態度,比喻對一件事物做仔細的處理。 認真與細心的關系:認真是被動按規矩辦事情,仔細是主動按智力辦事情,認真不一定仔細,仔細一定認真。
    認眞 認真 (張惠妹演唱歌曲)《認真》收錄于張惠妹1996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姐妹》中,歌曲作詞:張方露,歌曲作曲:陳志遠,與《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同曲不同詞。 認真 (漢語詞語)認真是一種態度,比喻對一件事物做仔細的處理。 認真與細心的關系:認真是被動按規矩辦事情,仔細是主動按智力辦事情,認真不一定仔細,仔細一定認真。
    紅腫 紅腫 red and swollen; inflamed 紅腫 hóngzhǒng 由于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皮膚很腫也很紅。 紅腫的英文翻譯 1.Redness 腳癬是由絲狀真菌侵入足部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病,它常在腳趾下面皮膚(特別是第四趾與第五趾)及腳趾間的皮膚處發生。串門換鞋,或別的原因接觸到患者腳部脫落的皮膚,那么你也可能遭到感染。 紅腫、脫皮、發癢,并且發出特殊的臭味。汗或水使得皮膚上層變白及潮濕,以致腳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腳癬具有輕度的傳染性。雖然刺癢難受,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腳,勤換鞋襪。在淋浴或在游泳以及洗腳之后,要細心地將腳趾縫擦干。要穿具有吸水性的自然棉襪,穿鏤孔涼鞋或有透氣孔鞋面的鞋子,保持皮膚干燥。 2.腳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洗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痊愈后,每周涂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5.治療腳癬時,不宜接觸肥皂等堿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6.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癥,甚至引發淋巴管炎。 7.不要與人共用毛巾或腳墊,以免感染他人。 1.杏李根30克,石榴皮30克,大飛揚12克,透骨草20克。煎水后,外熏蒸雙足。 2.艾葉60克,蒜頭20克,劉寄奴根20克,米糠12克。煎后浸泡雙足,每次15分鐘。 3.斷腸菜30克,虎耳草30克,馬齒莧30克,淘米水250克。將藥物煎后加熱,浸泡雙足。 4.酒藥花葉數張。感想末,加白礬少許,擦患處,或取鮮葉揉爛擦患處。 5.馬尾黃連15克,黃柏30克,新鮮豬膽1個,冰片1克。先將馬尾黃連、黃柏水煎成糊狀,去渣,再下豬膽汁,微火煎1~2分鐘,離火,待溫加冰片攪勻,每晚擦患處。 6.樟腦15克,黃蠟30克。將黃蠟加熱,攤在消毒的紗布上。樟腦為末,撒在黃蠟面上,貼患處。每日或隔日換1次。 7.土大黃120克,枯礬30克,共為細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上。 8.蚌蛤粉干搽之。 9.烏韭全草水煎熏洗。 10.藿香正氣水1瓶。先將患足置于溫熱水中浸泡洗凈,擦干,再將藿香正氣水涂于趾間患處,早、中、晚各1次。5天為1療程。 11.土荊皮根90克,白酒250毫升。酒浸一周后外搽患處。 12.鐵銹、米醋各適量。鐵銹研細,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紅色)。使用前將手腳洗凈,以棉球蘸醋銹液涂患處,每日1次。 13.川黃連(碎)、升麻各30克,五倍子(碎)45克,75%酒精500毫升。上藥放入酒精浸泡4~6日,濾出藥渣;藥渣可再用75%酒精浸泡(以浸沒藥渣為準),1周后即可將藥渣濾除。先用消毒棉抹干患處,敷上浸有藥液的紗布,每隔2~4小時換藥1次。 14.木瓜、甘草各30克。上藥水煎去渣,晾溫后洗腳5~10分鐘,每日1劑。 15.藿香25克,生大黃2克,黃精、明礬各10克。上藥以白醋500克浸泡24小時,煮沸冷卻。用此液浸洗患部3~4小時,用藥期間5天內不接觸堿性物質如肥皂、石灰等。 16.葛根、白礬、千里光等量。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40克。每晚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3000毫升混勻,將患腳置于藥水中浸泡20分鐘即可。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 17.生地60克,當歸15克。水煎服,也可用藥液浸患處。 18.鮮飛揚草90克,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3~5天,取浸液外擦。 1.有繼發感染時,首先全身應用抗菌素。 2.有皰型可用3%硼酸溶液或1/1000的醋酸鉛浸泡,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擦爛型可先外用軟膏類藥物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水楊酸軟膏,亦可外用霉克、孚琪或1%物質比萘芬軟膏等。 3.對于頑固難治的皮膚癬菌感染可給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1.陳醋100毫升,加200毫升水熬開,倒入洗腳盆里,溫度在40~50℃時攪拌后浸泡患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2.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涂睛些金霉素眼膏,兩天1次,連用3次可愈。 3.蔥頭14根,白蜜120克。共搗爛為泥,擦患處。
    曲心 曲心 曲心:漢語詞語 曲心:虛擬人物 曲心 (漢語詞語)曲心,讀音是qǔ xīn ,漢語詞語,釋義是昧心、細心。
    紅腫 紅腫 red and swollen; inflamed 紅腫 hóngzhǒng 由于局部血管擴張及血液過多而引起的一部分皮膚的發紅腫脹。 皮膚很腫也很紅。 紅腫的英文翻譯 1.Redness 腳癬是由絲狀真菌侵入足部皮膚而引起的皮膚病,它常在腳趾下面皮膚(特別是第四趾與第五趾)及腳趾間的皮膚處發生。串門換鞋,或別的原因接觸到患者腳部脫落的皮膚,那么你也可能遭到感染。 紅腫、脫皮、發癢,并且發出特殊的臭味。汗或水使得皮膚上層變白及潮濕,以致腳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影響。腳癬具有輕度的傳染性。雖然刺癢難受,但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危害。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腳,勤換鞋襪。在淋浴或在游泳以及洗腳之后,要細心地將腳趾縫擦干。要穿具有吸水性的自然棉襪,穿鏤孔涼鞋或有透氣孔鞋面的鞋子,保持皮膚干燥。 2.腳多汗及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洗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痊愈后,每周涂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5.治療腳癬時,不宜接觸肥皂等堿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6.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癥,甚至引發淋巴管炎。 7.不要與人共用毛巾或腳墊,以免感染他人。 1.杏李根30克,石榴皮30克,大飛揚12克,透骨草20克。煎水后,外熏蒸雙足。 2.艾葉60克,蒜頭20克,劉寄奴根20克,米糠12克。煎后浸泡雙足,每次15分鐘。 3.斷腸菜30克,虎耳草30克,馬齒莧30克,淘米水250克。將藥物煎后加熱,浸泡雙足。 4.酒藥花葉數張。感想末,加白礬少許,擦患處,或取鮮葉揉爛擦患處。 5.馬尾黃連15克,黃柏30克,新鮮豬膽1個,冰片1克。先將馬尾黃連、黃柏水煎成糊狀,去渣,再下豬膽汁,微火煎1~2分鐘,離火,待溫加冰片攪勻,每晚擦患處。 6.樟腦15克,黃蠟30克。將黃蠟加熱,攤在消毒的紗布上。樟腦為末,撒在黃蠟面上,貼患處。每日或隔日換1次。 7.土大黃120克,枯礬30克,共為細末,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調上。 8.蚌蛤粉干搽之。 9.烏韭全草水煎熏洗。 10.藿香正氣水1瓶。先將患足置于溫熱水中浸泡洗凈,擦干,再將藿香正氣水涂于趾間患處,早、中、晚各1次。5天為1療程。 11.土荊皮根90克,白酒250毫升。酒浸一周后外搽患處。 12.鐵銹、米醋各適量。鐵銹研細,用米醋配成60%溶液(呈棕紅色)。使用前將手腳洗凈,以棉球蘸醋銹液涂患處,每日1次。 13.川黃連(碎)、升麻各30克,五倍子(碎)45克,75%酒精500毫升。上藥放入酒精浸泡4~6日,濾出藥渣;藥渣可再用75%酒精浸泡(以浸沒藥渣為準),1周后即可將藥渣濾除。先用消毒棉抹干患處,敷上浸有藥液的紗布,每隔2~4小時換藥1次。 14.木瓜、甘草各30克。上藥水煎去渣,晾溫后洗腳5~10分鐘,每日1劑。 15.藿香25克,生大黃2克,黃精、明礬各10克。上藥以白醋500克浸泡24小時,煮沸冷卻。用此液浸洗患部3~4小時,用藥期間5天內不接觸堿性物質如肥皂、石灰等。 16.葛根、白礬、千里光等量。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40克。每晚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3000毫升混勻,將患腳置于藥水中浸泡20分鐘即可。7日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 17.生地60克,當歸15克。水煎服,也可用藥液浸患處。 18.鮮飛揚草90克,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3~5天,取浸液外擦。 1.有繼發感染時,首先全身應用抗菌素。 2.有皰型可用3%硼酸溶液或1/1000的醋酸鉛浸泡,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擦爛型可先外用軟膏類藥物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水楊酸軟膏,亦可外用霉克、孚琪或1%物質比萘芬軟膏等。 3.對于頑固難治的皮膚癬菌感染可給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1.陳醋100毫升,加200毫升水熬開,倒入洗腳盆里,溫度在40~50℃時攪拌后浸泡患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 2.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涂睛些金霉素眼膏,兩天1次,連用3次可愈。 3.蔥頭14根,白蜜120克。共搗爛為泥,擦患處。
    心粗氣浮 心粗氣浮【解釋】粗:粗疏,輕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回:“畢竟當武官的心粗氣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沒有,開口便說:‘大人,怎么連標下都不認得了?’”【示例】《兒時》一類文之,因近~,頗不易為;一涉筆總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魯迅《書信集·致黎烈文》)【近義詞】粗心大意、心浮氣躁【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利析秋毫 利析秋毫【解釋】析:分析;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出處】《史記·平準書》:“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脩身 修身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于文,并約之以禮。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賢書就成為甚至超越圣人了。至于那些無助于個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雜學,不但無益于修身,還會讓人自高自大,自認為無所不知,夸夸其談。也就是說一個人即便學了再多的學科,看了再多的書,卻沒有辦法約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禮儀的規范,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幫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學則無非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斗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的情操來祛除掉思想中的雜質,對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內因。修身最切實的辦法就是擇善而交,通過善友相互勉勵來增長德行,培養志趣,用最樸實無華的態度切磋關于仁愛的學問。一定要遠避世俗的虛談,那些好賣弄學問的、巧言亂德的、文過飾非的,還有諸如攀比、爭競、夸耀、淫詞、妄語、戲笑都要遠離,這些事物唯有叫人敗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習是為了豐富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今人的學習僅僅是為了賣弄學問,于自身的人格修養毫不相干,反而令人生厭。為學過程中千萬不要退卻,總要好學不輟,仰慕圣賢的人格和智慧,細心考究他們為人的結局,開辟出的人生境界,和留給后世的遺產。日積月累,生命的善果就會漸漸成熟,不至于華而不實,所學僅止于口談而無實質了。
    修身 修身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于文,并約之以禮。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并不是看了些圣賢書就成為甚至超越圣人了。至于那些無助于個人陶冶情操、慷慨意志的雜學,不但無益于修身,還會讓人自高自大,自認為無所不知,夸夸其談。也就是說一個人即便學了再多的學科,看了再多的書,卻沒有辦法約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禮儀的規范,使自己的身心受益,幫助他人成就善道,那所學則無非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斗爭的過程,時時檢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誠心、仁愛、謙卑的情操來祛除掉思想中的雜質,對治那些令我們輕浮、驕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內因。修身最切實的辦法就是擇善而交,通過善友相互勉勵來增長德行,培養志趣,用最樸實無華的態度切磋關于仁愛的學問。一定要遠避世俗的虛談,那些好賣弄學問的、巧言亂德的、文過飾非的,還有諸如攀比、爭競、夸耀、淫詞、妄語、戲笑都要遠離,這些事物唯有叫人敗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人學習是為了豐富完善自身的人格,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今人的學習僅僅是為了賣弄學問,于自身的人格修養毫不相干,反而令人生厭。為學過程中千萬不要退卻,總要好學不輟,仰慕圣賢的人格和智慧,細心考究他們為人的結局,開辟出的人生境界,和留給后世的遺產。日積月累,生命的善果就會漸漸成熟,不至于華而不實,所學僅止于口談而無實質了。
    粗心大氣 粗心大氣 【詞目】粗心大氣 【釋義】指做事不細心,隨便馬虎。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讀書法》:“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終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不得。”
    粗心大氣 粗心大氣 【詞目】粗心大氣 【釋義】指做事不細心,隨便馬虎。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讀書法》:“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終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不得。”
    心粗氣浮 【解釋】粗:粗疏,輕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回:“畢竟當武官的心粗氣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沒有,開口便說:‘大人,怎么連標下都不認得了?’”【示例】《兒時》一類文之,因近~,頗不易為;一涉筆總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魯迅《書信集·致黎烈文》)【近義詞】粗心大意、心浮氣躁【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白費心血 辭典解釋白費心血  bái fèi xīn xiě     花費心力,卻一無所得。 如:「農民細心培育的新種苗,眼看要長成了,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水而白費心血。」近義詞枉費心機
    心浮氣粗 心浮氣粗【解釋】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同“心粗氣浮”。

    其它詞語熱搜

    * 細心的四字詞語:1. 慎密周詳;2. 細致入微;3. 精心設計;4. 嚴謹細致;5. 謹慎考慮;6. 周密安排;7. 細節處理;8. 深思熟慮;9. 全面考慮;10. 仔細斟酌;11. 一絲不茍;12. 詳細分析;13. 精益求精;14. 嚴格執行;15. 精密計算;16. 細致入微;17. 慎重決策;18. 逐一核對;19. 詳實周到;20. 縝密推敲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