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記者的詞語
形容記者的詞語:1. 采訪員;2. 新聞工作者;3. 記錄者;4. 消息傳遞者;5. 通訊員;6. 報道員;7. 紀實者;8. 調查員;9. 傳媒人;10. 新聞記者;11. 專業寫手;12. 信息搜集員;13. 媒體從業者;14. 新聞編輯;15. 采編人員;16. 新聞評論員;17. 觀察家;18. 新聞分析師;19. 時事評論家;20. 獨立記者
形容記者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記者 | 記者 (從事采訪和報道的工作人員)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1872年,《申報》創刊后開始設立訪員,專門采訪本地新聞。之后,《申報》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漢、寧波、揚州等26個城市聘有“報事人”或“訪員”。1899年《清議報》第7期上出現記者一詞。 記者 (詞語釋義)記者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行業。主要從事新聞紀錄,新聞報道等。記者要持證采訪,也就是記者證。 |
記者 | 記者 (從事采訪和報道的工作人員)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1872年,《申報》創刊后開始設立訪員,專門采訪本地新聞。之后,《申報》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漢、寧波、揚州等26個城市聘有“報事人”或“訪員”。1899年《清議報》第7期上出現記者一詞。 記者 (詞語釋義)記者是一種職業,也是一種行業。主要從事新聞紀錄,新聞報道等。記者要持證采訪,也就是記者證。 |
新聞記者 | 新聞記者 (職業)新聞記者——通稱記者,指的是新聞傳播機構專職采訪報道人員。同時泛指新聞工作者,包括總編輯、編輯、記者、播音員、通聯工作人員等,是一種以及時,真實,有效,客觀,公正的態度為大眾傳播消息的一種職業。 |
通訊員 | 通訊員 (漢語詞匯)通訊員,是通訊社、報社、電臺、電視臺、網絡媒體等新聞出版單位聘請的非專職新聞工作人員。 通訊員也稱通信員或通信記者。是以通訊形式為新聞機構反映情況、采寫報道并按稿計酬的編外新聞工作人員。其主要任務是:經常地主動地向新聞機構反映情況,提供新聞線索;采訪本地區的新聞,并寫成有關報道;組織讀報評報,收集讀者反應。 |
狗仔隊 | 狗仔隊 (跟蹤名人的記者)狗仔隊指一些專門跟蹤知名人士(例如明星、藝人、有影響力的人、等)的記者。 狗仔隊這種職業在1958年意大利首次出現,原為意大利文“Paparazzi”,是意大利姓氏Paparazzo的復數形式。 |
狗仔隊 | 狗仔隊 (跟蹤名人的記者)狗仔隊指一些專門跟蹤知名人士(例如明星、藝人、有影響力的人、等)的記者。 狗仔隊這種職業在1958年意大利首次出現,原為意大利文“Paparazzi”,是意大利姓氏Paparazzo的復數形式。 |
通訊員 | 通訊員 (漢語詞匯)通訊員,是通訊社、報社、電臺、電視臺、網絡媒體等新聞出版單位聘請的非專職新聞工作人員。 通訊員也稱通信員或通信記者。是以通訊形式為新聞機構反映情況、采寫報道并按稿計酬的編外新聞工作人員。其主要任務是:經常地主動地向新聞機構反映情況,提供新聞線索;采訪本地區的新聞,并寫成有關報道;組織讀報評報,收集讀者反應。 |
客里空 | 客里空 “客里空”是蘇聯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劇本《前線》中的一個角色——前線特派記者。“客里空”原文意為“喜歡亂嚷的人”,或“好吹噓的人”、“繞舌者”。 在劇本里,作者用諷刺的筆法,刻畫了客里空不上前線,不深入部隊,每天呆在前線總指揮部里,信口開河、弄虛作假,“創造”新聞。 |
專電 | 專電 記者專為本報社報道新聞而外地拍來的電報(區別于通訊社專稿)。 |
訪員 | 訪員 亦稱“訪事”、“訪事人”。中國近代對報社中專職采寫人員的稱謂,今一般稱為“記者”。1872年《申報》創辦后,正式聘有本埠與駐外訪員。 |
專電 | 專電 記者專為本報社報道新聞而外地拍來的電報(區別于通訊社專稿)。 |
訪員 | 訪員 亦稱“訪事”、“訪事人”。中國近代對報社中專職采寫人員的稱謂,今一般稱為“記者”。1872年《申報》創辦后,正式聘有本埠與駐外訪員。 |
河豕 | 河豕 據《呂氏春秋·察傳》載, 衛 人有讀史記者曰:“ 晉 師三豕涉 河 。” 子夏 以為“三豕”當是“己亥”之誤,兩者形似,因而致誤。后因以“河豕”指書籍傳寫或刊印中因文字形近而造成的錯誤。 唐 劉知幾 《史通·補注》:“ 孝標 善於攻繆,博而且精,固以察及泉魚,辨窮河豕。”參見“ 亥豕 ”。 |
絳紗繫臂 | 絳紗系臂 絳紗系臂,指貌美入選內宮,后代亦有用作定親標記者。 |
絳紗系臂 | 絳紗系臂 絳紗系臂,指貌美入選內宮,后代亦有用作定親標記者。 |
筆員 | 筆員 筆員,讀音bǐ yuá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指記者、編輯人員等。 |
三豕涉河 | 三豕涉河【解釋】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出處】《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近義詞】三豕渡河【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貶義 |
豕亥 | 豕亥 【豕亥】《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日:‘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o指因字形相近造成誤解。清黃遵憲《感懷》:“讀史辨豕亥,訂禮分袒襲。”另參見動物部·走獸“三豕”。 |
筆員 | 筆員 筆員,讀音bǐ yuá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指記者、編輯人員等。 |
新聞記者 | 新聞記者 (職業)新聞記者——通稱記者,指的是新聞傳播機構專職采訪報道人員。同時泛指新聞工作者,包括總編輯、編輯、記者、播音員、通聯工作人員等,是一種以及時,真實,有效,客觀,公正的態度為大眾傳播消息的一種職業。 |
武風 | 武風 (中央電視臺記者)武風,安徽宿州人,中央電視臺記者,任CCTV-7編導。新聞事業從市級電視臺起步,歷經省會電視臺,直轄市電視臺,到中央電視臺至今。記者十年,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卻未敢怠慢。記者十年,去過很多地方也接觸過很多人,當每天太陽升起時,希望能彼此溫暖。 |
專訪 | 專訪 專訪是記者請新聞人物就專門性的問題進行解答的一種方式,是記者帶著目的對有關人士進行專門的采訪,經常是一種以特別強調的方式獲取獨家新聞的手段。是以記者同人物的談話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種特殊通訊。它比一般報道要詳細而生動。專訪中少不了采訪對象、記者兩個因素。專訪的特點在一個"專"字,重點是一個訪。 |
記者節 | 辭典解釋記者節 jì zhě jié 民國二十二年九月一日,行政院通令當時的內政與軍政兩部,切實保護新聞工作人員與新聞機構。杭州記者公會于是提議以是日為記者節。至三十二年始由社會部會同內政部呈請行政院核定施行,定每年的九月一日為記者節。 |
專訪 | 專訪 專訪是記者請新聞人物就專門性的問題進行解答的一種方式,是記者帶著目的對有關人士進行專門的采訪,經常是一種以特別強調的方式獲取獨家新聞的手段。是以記者同人物的談話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種特殊通訊。它比一般報道要詳細而生動。專訪中少不了采訪對象、記者兩個因素。專訪的特點在一個"專"字,重點是一個訪。 |
歸路 | 歸路 (言情小說(作者:墨寶非寶))再遇到初戀,是八九年后,在高速路加油站短暫休息,就這么看著他從超市走出來。 我看著他,不太敢相信,試著問,你還記得我是誰嗎。他掂著手里的礦泉水瓶,看著我,挺平靜地說,記得,化成灰我都記得你。 《歸路》是“暖心”作家墨寶非寶創作的“至此”系列的第三個故事。由此,作者本人最尊重的三個職業:醫生,記者,軍人。“至此”系列全部覆蓋。 本文于2016年2月27日連載于晉江文學城,已完結。 歸路 (漢語詞匯)歸路,漢語詞匯。 拼音: guī lù 釋義:往回走的道路。 |
歸路 | 歸路 (言情小說(作者:墨寶非寶))再遇到初戀,是八九年后,在高速路加油站短暫休息,就這么看著他從超市走出來。 我看著他,不太敢相信,試著問,你還記得我是誰嗎。他掂著手里的礦泉水瓶,看著我,挺平靜地說,記得,化成灰我都記得你。 《歸路》是“暖心”作家墨寶非寶創作的“至此”系列的第三個故事。由此,作者本人最尊重的三個職業:醫生,記者,軍人。“至此”系列全部覆蓋。 本文于2016年2月27日連載于晉江文學城,已完結。 歸路 (漢語詞匯)歸路,漢語詞匯。 拼音: guī lù 釋義:往回走的道路。 |
通訊社 | 通訊社 通訊社,是指專業從事新聞信息采集、發布的傳播機構,以電子通信技術和其他先進手段快速地向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機構發布新聞和信息。世界上最早的通訊社是1835年法國人哈瓦斯創辦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訊社一般都是私人所有,發展中國家的通聞社一般為公辦。世界性通訊社都建設遍布世界各地的記者網絡,全天候地向總部供給新聞,總部負責加工并向不同的顧客提供新聞服務,通訊社的業務一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駐外辦事處、各國通訊社、特派記者和代理記者發來消息,另一部分是編輯部按照客戶類型進行加工,再以最快速的方式傳遞給客戶最早采用的是電報傳遞,目前已經采用衛星通信技術實時同步傳遞。 |
通訊社 | 通訊社 通訊社,是指專業從事新聞信息采集、發布的傳播機構,以電子通信技術和其他先進手段快速地向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機構發布新聞和信息。世界上最早的通訊社是1835年法國人哈瓦斯創辦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訊社一般都是私人所有,發展中國家的通聞社一般為公辦。世界性通訊社都建設遍布世界各地的記者網絡,全天候地向總部供給新聞,總部負責加工并向不同的顧客提供新聞服務,通訊社的業務一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駐外辦事處、各國通訊社、特派記者和代理記者發來消息,另一部分是編輯部按照客戶類型進行加工,再以最快速的方式傳遞給客戶最早采用的是電報傳遞,目前已經采用衛星通信技術實時同步傳遞。 |
杜心 | 杜心 杜心,男,1933年5月2日出生,上海市人。1950年12月歷任解放軍隨軍新聞攝影記者、志愿軍政治部攝影記者組長、解放軍畫報社記者,1980年轉業,歷任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上海市國際攝影展覽委員會秘書長兼評委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上海市文聯調研員、副研究館員。上海市寶玉石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玉院首任院長、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和寶石鑒定師。上海大學文物考古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2002年3月,美國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科學院授予藝術博十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授予最高資質稱號,國家“藝術家學部委員”及一級藝術委員,并頒發權威證書和ISE資質證書。2004年擔任美國世界藝術家聯合會常任理事。同年6月16日WEsCHO特聘任“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并頒發特制證書和牌匾。2007年4月任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副會長;10月任中國藝術投資協會藝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1月任中國藝術鑒定委員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理事委員;12月,任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2008年5月世界杰出華人聯合協會聘任協會副主席。 |
雪洞 | 雪洞 (維琪·麥肯基小說)《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由英國著名記者維琪·麥肯基執筆,平實而生動的記載了丹津·巴默的悟道歷程。作為一本個人傳記,《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充滿吸引力。作為一次漫長的修行心路歷程,《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往往令讀者再三陷入深層的心靈思索。 她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早已成為一種傳奇。《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首次將這個關于信仰的傳奇故事介紹給中國讀者。 雪洞 (漢語詞語)比喻華美潔凈的居室。 |
何滿子 | 何滿子 (雜文家)何滿子(1919-2009),原名孫承勛,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陽一個大家族。著名雜文家。解放前歷任衡陽《力報》記者、南京《大剛報》記者、天津《益世報》駐南京特派員。解放后,曾任《上海自由論壇晚報》總編輯、大眾書店編輯、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編輯、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早期從事美學與文藝理論研究,后治中國古代小說,兼治思想史、民俗等學科。已出版的專著有《藝術形式論》、《論〈儒林外史〉》、《汲古說林》、《中古文人風采》、《中國酒文化》、《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系》及雜文隨筆集共三十余種。2009年5月8日晚上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 |
何滿子 | 何滿子 (雜文家)何滿子(1919-2009),原名孫承勛,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陽一個大家族。著名雜文家。解放前歷任衡陽《力報》記者、南京《大剛報》記者、天津《益世報》駐南京特派員。解放后,曾任《上海自由論壇晚報》總編輯、大眾書店編輯、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編輯、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早期從事美學與文藝理論研究,后治中國古代小說,兼治思想史、民俗等學科。已出版的專著有《藝術形式論》、《論〈儒林外史〉》、《汲古說林》、《中古文人風采》、《中國酒文化》、《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系》及雜文隨筆集共三十余種。2009年5月8日晚上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 |
陳言 | 陳言 (著名記者,撰稿人)1960年出生于北京。 1982年南京大學畢業后在經濟日報等單位工作。 1989-2003年在東京大學、橫濱國立大學、慶應大學學習新聞學、經濟學等。經濟學博士課程畢業后,在慶應大學、萩國際大學等大學教授日本經濟論、中小企業論。 2003年回國后先后在數家雜志任記者,文章主要發表在《經濟》、《瞭望東方周刊》、《南方周末》、《中國經營報》等報刊上;是日本《東洋經濟周刊》中國動態專欄5名撰稿人之一。 2010年在朝日新聞周刊《AERA》上,發表了大量日文文章。 陳言 (詞語概念)陳言,指陳述言詞;陳舊的言辭。見《禮記.儒行》:「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上弗知也。」 |
陳言 | 陳言 (著名記者,撰稿人)1960年出生于北京。 1982年南京大學畢業后在經濟日報等單位工作。 1989-2003年在東京大學、橫濱國立大學、慶應大學學習新聞學、經濟學等。經濟學博士課程畢業后,在慶應大學、萩國際大學等大學教授日本經濟論、中小企業論。 2003年回國后先后在數家雜志任記者,文章主要發表在《經濟》、《瞭望東方周刊》、《南方周末》、《中國經營報》等報刊上;是日本《東洋經濟周刊》中國動態專欄5名撰稿人之一。 2010年在朝日新聞周刊《AERA》上,發表了大量日文文章。 陳言 (詞語概念)陳言,指陳述言詞;陳舊的言辭。見《禮記.儒行》:「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上弗知也。」 |
鄧友梅 | 鄧友梅 鄧友梅,(1931年3月1日- ),筆名右枚、方文、錦直等。祖籍山東省平原縣鄧莊村,出生于天津。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著名作家。 1942年參加抗戰,1945年到新四軍任文工團員,見習記者。1950年調到北京文聯工作。發表小說《在懸崖上》,引起轟動。著有《我們的軍長》《話說陶然亭》《追趕隊伍的女兵們》《煙壺》《那五》等。曾連續五年獲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 鄧友梅的創作風格可用剛健、平實四個字歸納。而最能代表其藝術成就的“京味兒”小說是《那五》《煙壺》等。這批“京味兒”小說,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獨特的視角,描繪出今日讀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畫卷,給人以歷史的感悟和現實的啟示。 |
五星聯珠 | 五星聯珠 “五星聯珠”指的是從地球上看天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與土星等五大行星排列得非常相近,就像一條美麗的珠鏈。”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中國古代史籍中分別稱做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星。關于“五星聯珠”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古書中都有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冬十月,五星見于東井,漢高祖進咸陽”。由此可見,古人把“五星聯珠”看成是吉兆,和國家興旺有關。北京市天文臺研究員李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五星聯珠出現頻率與各行星間最大分離角度有密切關系,平均幾十年一次。因為所有的行星運行周期都是無理數,不能公約,所以沒有明顯周期性。以往意義上“五星聯珠”不是像糖葫蘆串成一條線,而是有弧度地分散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太陽系內九大行星實際上對黃道面各自略有傾斜,五大行星不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而是散落參差。這次能看到的五大行星出現的緯度幾乎是不變的,黃道緯度相差很小,而行星的經度彼此之間卻相差很遠,因此很罕見。 “五星聯珠”出現時,五顆行星將在天空中由西向東一字排開,共同在蒼穹中閃爍,應該說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天文景象。”五顆從西方到東方順序排列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仰望天空,從西到東人們依次會看到燦爛明亮的金星高懸于西南方高空,亮度超過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繼續向東可以看到的是在金牛座里的火星,位于西南方的高空中。火星向東是位于東南方天空的土星。最后一顆星是木星,也有著比較明亮的光彩。太陽落下去后,這四顆行星才冉冉升起,在天穹中交相輝映。雖然水星的出現時間很短,令人遺憾,但是在水星消失后,彎彎的上弦月將高懸天穹,加上月亮,到時候人們依然可以看到五顆明亮的行星出現在天空。這是另一個意義上的“五星聯珠”,也是一次罕見的天文現象。 最難得一見的是水星在“五星同現”的天文景象中,最難觀測的恐怕就是水星了。由于水星距離太陽比較近,而且它總是處于地平線上面很低的位置,同時水星自身亮度又相對較低,因此它很難被觀測到。如果天文愛好者想一睹水星“芳容”的話,就必須在晴朗的氣象條件下,找一塊西邊沒有任何遮擋的開闊地帶,然后在天黑后的一個小時之內用心觀測才行。同時還要提醒大家,“如果只用肉眼觀測的話,恐怕看不出水星太多的細節。若使用20至40倍的小型天文望遠鏡的話,則會看到更多令人驚奇的東西。” 金星是五大行星中最明亮的一顆,有時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就能夠看到天空中懸掛著一顆明亮的星星,那就是金星。相對于明亮的金星來說,火星和土星是五大行星中相對暗淡的星球。 |
五星聯珠 | 五星聯珠 “五星聯珠”指的是從地球上看天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與土星等五大行星排列得非常相近,就像一條美麗的珠鏈。”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中國古代史籍中分別稱做太白、歲星、辰星、熒惑、鎮星。關于“五星聯珠”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古書中都有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冬十月,五星見于東井,漢高祖進咸陽”。由此可見,古人把“五星聯珠”看成是吉兆,和國家興旺有關。北京市天文臺研究員李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五星聯珠出現頻率與各行星間最大分離角度有密切關系,平均幾十年一次。因為所有的行星運行周期都是無理數,不能公約,所以沒有明顯周期性。以往意義上“五星聯珠”不是像糖葫蘆串成一條線,而是有弧度地分散在一個有限的范圍內。太陽系內九大行星實際上對黃道面各自略有傾斜,五大行星不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而是散落參差。這次能看到的五大行星出現的緯度幾乎是不變的,黃道緯度相差很小,而行星的經度彼此之間卻相差很遠,因此很罕見。 “五星聯珠”出現時,五顆行星將在天空中由西向東一字排開,共同在蒼穹中閃爍,應該說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天文景象。”五顆從西方到東方順序排列的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仰望天空,從西到東人們依次會看到燦爛明亮的金星高懸于西南方高空,亮度超過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繼續向東可以看到的是在金牛座里的火星,位于西南方的高空中。火星向東是位于東南方天空的土星。最后一顆星是木星,也有著比較明亮的光彩。太陽落下去后,這四顆行星才冉冉升起,在天穹中交相輝映。雖然水星的出現時間很短,令人遺憾,但是在水星消失后,彎彎的上弦月將高懸天穹,加上月亮,到時候人們依然可以看到五顆明亮的行星出現在天空。這是另一個意義上的“五星聯珠”,也是一次罕見的天文現象。 最難得一見的是水星在“五星同現”的天文景象中,最難觀測的恐怕就是水星了。由于水星距離太陽比較近,而且它總是處于地平線上面很低的位置,同時水星自身亮度又相對較低,因此它很難被觀測到。如果天文愛好者想一睹水星“芳容”的話,就必須在晴朗的氣象條件下,找一塊西邊沒有任何遮擋的開闊地帶,然后在天黑后的一個小時之內用心觀測才行。同時還要提醒大家,“如果只用肉眼觀測的話,恐怕看不出水星太多的細節。若使用20至40倍的小型天文望遠鏡的話,則會看到更多令人驚奇的東西。” 金星是五大行星中最明亮的一顆,有時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就能夠看到天空中懸掛著一顆明亮的星星,那就是金星。相對于明亮的金星來說,火星和土星是五大行星中相對暗淡的星球。 |
作者 | 作者 (名詞釋義)一般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者,有時也指某種理論的創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組織者或策劃者。在蘇聯、法國、聯邦德國、西班牙等國的版權法中,作者指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與方法,直接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并產生出體現創作者個人特性的作品的自然人, 其中包括小說家、詩人、散文作家、劇作家、作曲家、歌詞作家、記者、畫家、書法家、雕刻家、工藝品設計師、 建筑設計師、 攝影家、翻譯家、計算機程序編制者等。美、日等國的版權法也承認法人為作者。 |
暗算 | 暗算 (麥家創作長篇小說)《暗算》是中國當代作家麥家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2003年。 《暗算》分為《聽風者》、《看風者》、《捕風者》三部分,每部分含有若干故事章節,有七個敘述者,都以第一人稱分別敘述了自己的故事,而以敘述者之一的記者“麥家”巧妙地將其串聯起來。小說通過這種詭異迷離的敘事方式和幻疑莫測的懸念情節,展示了一個有別于人們固有印象的特工世界,重新詮釋了特工的悲劇宿命。 2005年,《暗算》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2012年,《暗算》被改編成電影《聽風者》。2008年,《暗算》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暗算 (漢語詞匯)暗算,漢語詞匯。 拼音:àn suàn 釋義:1、私下計數。 2、是暗地里陷害他人或者是暗中圖謀傷害或陷害。 |
畢星 | 畢星 畢星,《大河報》小記者輔導老師、《河南教育信息網》特約記者、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青年教師。 |
方殷 | 方殷 方殷(1913-1982),河北雄縣人,原名常鐘元,筆名芳茵。民進成員。1935年畢業于北平中國大學。1932年在北平參加反帝大同盟、共青團、左聯,歷任《少年先鋒》、《科學新聞》、《詩歌雜志》編輯,南京《金陵日報》特約記者,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教師,延安魯藝音樂系學員,重慶全民通訊社記者、編輯,重慶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活動協會詩歌組長,重慶精益中學教師,重慶市文聯編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 |
皓皓 | 皓皓 皓皓,1976年生于哈爾濱,曾經身份復雜做過編輯、記者、電視臺主持人、詞作者,現為職業編劇。 |
其后 | 其后 (黃碧云小說)《其後》是香港作家黃碧云的作品。 黃碧云一九六一年生于香港,為合格執業律師,曾任新聞記者。黃碧云曾獲得第三屆和第十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獎、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獎、第六屆香港書獎、《亞洲周刊》二○一二年度十大小說、《號外》「創想生活獎2012——文學」、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新秀等等,其作品亦多次入選臺灣文學小說選集。 其后 (詞語)其后是漢語詞匯,拼音qí hòu,出處《史記·孝武本紀》。 |
證件 | 證件 證件是指用來證明身份、經歷等的證書和文件。 大部分的工作崗位都須要持有有效的證件才可以上崗進行工作。例如:會計須持有會計證,記者須持有記者證等有效證件。有些工作崗位不旦有有效證件而且還有等級劃分。 |
創意 | 創意 (名詞)create new meanings 創意是創造意識或創新意識的簡稱,亦作“剙意”。它是指對現實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認知,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漢王充 《論衡·超奇》:“ 孔子 得史記以作《春秋》,及其立義創意,褒貶賞誅,不復因史記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納粟拜爵》:“ 秦始皇四年,令民納粟千石,拜爵一級,按此即 鼂錯 之所祖效,非 錯 剙意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三三:“ 美成 深遠之致不及 歐 秦 ,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 郭沫若 《鼎》:“文學家在自己的作品的創意和風格上,應該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創意是一種通過創新思維意識,從而進一步挖掘和激活資源組合方式進而提升資源價值的方法。 |
創意 | 創意 (名詞)create new meanings 創意是創造意識或創新意識的簡稱,亦作“剙意”。它是指對現實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認知,所衍生出的一種新的抽象思維和行為潛能。漢王充 《論衡·超奇》:“ 孔子 得史記以作《春秋》,及其立義創意,褒貶賞誅,不復因史記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納粟拜爵》:“ 秦始皇四年,令民納粟千石,拜爵一級,按此即 鼌錯 之所祖效,非 錯 剙意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三三:“ 美成 深遠之致不及 歐 秦 ,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 郭沫若 《鼎》:“文學家在自己的作品的創意和風格上,應該充分地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創意是一種通過創新思維意識,從而進一步挖掘和激活資源組合方式進而提升資源價值的方法。 |
聚光燈 | 聚光燈 《聚光燈》是韓國MBC電視臺于2008年5月14日播出的職業愛情劇,由金道熏導演,李基原編劇,池珍熙、孫藝珍、趙胤熙、陳久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新聞局社會部記者們的動態生活和不為人知的苦衷,是韓國首部以社會新聞記者為主角的電視劇。 |
王京 | 王京 王京: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王京:清華大學教授 王京: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王京:李氏朝鮮首都 王京:廣東伊齊爽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京:明代瓊州知府 王京:現代物流報記者、環保新聞志愿者 王京:沈陽出版發行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 王京:北京印章藝術公司高級技師 王京:博導 王京:山西省陵川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王京:中國冰球運動員 王京:南昌市西湖區廣潤門街道綜治辦專職副主任 王京:山東莒縣籍烈士 王京:北京實驗中學教師 |
程李 | 程李 (網易前銷售總經理)程李,曾先后在《廣州日報》和《21世紀經濟報道》擔任時政記者和商業記者,2003年加入《新京報》創刊團隊并組建汽車行業采編團隊,2009年任網易汽車中心總監,2012年任網易銷售二部總經理。 程李 (漢語詞匯)程李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chéng lǐ,意思是漢代邊郡名將程不識與李廣的并稱。 |
九丹 | 九丹 (作家)九丹,江蘇揚州人,原名朱子屏,1968年出生于江蘇,1990年從中國新聞學院畢業,分配到廣西一家報社做記者,后辭職來到北京,還成立了一家企業,承包北京電影學院電視片部。1995年留學新加坡,在異域學習和生活5年之后,于2000年回國,在北京一家周刊社做記者,業余時間從事創作。現代最具爭議話題的女作家,用她“文壇罌粟”的獨特筆觸,創作出了被廣泛討論的《烏鴉》、《漂泊女人》等身體文學。 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愛殤》。 |
聚光燈 | 聚光燈 《聚光燈》是韓國MBC電視臺于2008年5月14日播出的職業愛情劇,由金道熏導演,李基原編劇,池珍熙、孫藝珍、趙胤熙、陳久主演。 該劇講述的是新聞局社會部記者們的動態生活和不為人知的苦衷,是韓國首部以社會新聞記者為主角的電視劇。 |
連岳 | 連岳 連岳,當今中國最活躍的專欄作家之一。 1970年出生。原名鐘曉勇,福建長汀人,現居廈門。 原《南方周末》記者,現為專欄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城市畫報》、《第一財經日報》、《外灘畫報》、《上海壹周》等媒體開設專欄。出版作品有《來去自由》、《我是雞湯》。 連岳經歷頗多,成為記者之前,曾當過老師,做過檢察官。 |
證件 | 證件 證件是指用來證明身份、經歷等的證書和文件。 大部分的工作崗位都須要持有有效的證件才可以上崗進行工作。例如:會計須持有會計證,記者須持有記者證等有效證件。有些工作崗位不旦有有效證件而且還有等級劃分。 |
電視新聞 | 辭典解釋電視新聞 diàn shì xīn wén 電視臺所播放的新聞報導。通常電視臺運用電視攝影、記者播訪、鏡頭設計等方式,將新聞事件處理成系統化、形象化的影片,再透過主播記者的居中串連,將各條新聞依其重要性順序報導播出。 |
畢星 | 畢星 畢星,《大河報》小記者輔導老師、《河南教育信息網》特約記者、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青年教師。 |
連嶽 | 連岳 連岳,當今中國最活躍的專欄作家之一。 1970年出生。原名鐘曉勇,福建長汀人,現居廈門。 原《南方周末》記者,現為專欄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城市畫報》、《第一財經日報》、《外灘畫報》、《上海壹周》等媒體開設專欄。出版作品有《來去自由》、《我是雞湯》。 連岳經歷頗多,成為記者之前,曾當過老師,做過檢察官。 |
有聞必録 | 有聞必録【解釋】把聽到的都記下來。《宦海》第十一回:“不過照著有聞必録的例兒,姑且的留資談助。”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有聞必錄’或‘并無能力’的話,都不是向上的負責的記者所該采用的口頭禪,因為在實際上,并不如此--它是有選擇的,有作用的。” 朱自清 《回來雜記》:“前一種現象別處似乎沒有,后一種現象別處雖然有,卻不像這兒的認真--幾乎有聞必錄。” |
攝影者 | 攝影者 shèyǐngzhě(1) [cameraman]操作攝影機的人(2) 新聞攝影記者(3) 電影攝影機或電視攝像機的操作者 |
江柱 | 江柱 原名楊江柱,湖南人。1950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國際法專業。歷任《大剛報》、《新武漢報》及《長江日報》記者、編輯,武漢師院漢口分院、武漢江漢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譯著《科學家——大象歷險記》、《蟠蟬奇遇記》、《神秘失蹤六小時》等。 |
第一順位 | 辭典解釋第一順位 dì yī shùn wèi 法律上指對于同一抵押物登記設定有數個抵押權時,按登記先后,定償還次序。最先登記者,即為第一順位,得就抵押物優先受償。 如:「這棟房子設定抵押權時,貸款銀行要求列為第一順位。」次序第一。 如:「爺爺過世后,他是遺產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