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幫助的詞語
形容幫助的詞語:1. 協助;2. 援助;3. 支援;4. 幫忙;5. 助手;6. 扶持;7. 搭把手;8. 給予幫助;9. 幫襯;10. 助理;11. 救助;12. 促進;13. 鼓勵;14. 協同;15. 協作;16. 合作;17. 共同努力;18. 互助;19. 奉獻;20. 貢獻
形容幫助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幫助 | 幫助 《幫助》(又名《相助》)是改編自凱瑟琳·斯托科特同名小說的電影。由塔特·泰勒執導,艾瑪·斯通、維奧拉·戴維斯、杰西卡·查斯坦、奧克塔維亞·斯賓瑟聯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08月1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20世紀60年代美國密西西比發生的社會現象。一位大學女孩斯基特非常看不慣美國社會對黑人女傭的不公平對待,想通過寫書來幫助這些女傭脫離困境的故事。奧克塔維亞·斯賓瑟憑借本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幫助 (漢語詞語)幫助,指以出錢、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別人。因為人是群居動物,自己付出勞動的同時還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所以助人為樂就是在幫助周圍的人,最后周圍的人就會幫助自己,所以說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語出宋宗澤《乞回鑾疏》之十四:“凡勤王人,例遭斥逐,未嘗有所犒賞,未嘗有所幫助。” |
幫助 | 幫助 《幫助》(又名《相助》)是改編自凱瑟琳·斯托科特同名小說的電影。由塔特·泰勒執導,艾瑪·斯通、維奧拉·戴維斯、杰西卡·查斯坦、奧克塔維亞·斯賓瑟聯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08月1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20世紀60年代美國密西西比發生的社會現象。一位大學女孩斯基特非常看不慣美國社會對黑人女傭的不公平對待,想通過寫書來幫助這些女傭脫離困境的故事。奧克塔維亞·斯賓瑟憑借本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幫助 (漢語詞語)幫助,指以出錢、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別人。因為人是群居動物,自己付出勞動的同時還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所以助人為樂就是在幫助周圍的人,最后周圍的人就會幫助自己,所以說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語出宋宗澤《乞回鑾疏》之十四:“凡勤王人,例遭斥逐,未嘗有所犒賞,未嘗有所幫助。” |
助學 | 助學 1、指支持和幫助他人學習。多指幫助自學者。 2、所謂“助學”,顧名思義就是國家和社會通過某種形式來幫助 個學子完成學業,例如國家在各地方執行的國家助學貸款申 請,某社會團體和機構資助活動,以及各地方學校實施的獎 助學金,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幫助學生家庭減少了不少求學所 需的費用,給每個大學學子提供了一個繼續求知深造的機 會,即完成和實現“助學”,方可“筑夢”,后成“鑄人”的歷程。 |
助學 | 助學 1、指支持和幫助他人學習。多指幫助自學者。 2、所謂“助學”,顧名思義就是國家和社會通過某種形式來幫助 個學子完成學業,例如國家在各地方執行的國家助學貸款申 請,某社會團體和機構資助活動,以及各地方學校實施的獎 助學金,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幫助學生家庭減少了不少求學所 需的費用,給每個大學學子提供了一個繼續求知深造的機 會,即完成和實現“助學”,方可“筑夢”,后成“鑄人”的歷程。 |
助理 | 助理 (職位名稱)助理是一個職業名稱,讀音為zhù lǐ,是主要領導自我擴權的產物。大領導安幾個自己的助理,盡管制度上沒有依據,但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侵蝕副職的權限, 讓自己的手伸得更長。 助理 (漢語詞匯)何謂助理?顧名思義,助理就是去幫助打理的意思。為誰幫助打理?這里有個職責之分,有上下之別。助理可以被授權,但不能越權。 |
求助 | 求助 求助是人類極為普遍的行為,人們個人之間、集體之間甚至國家之間都不斷進行著相互的求助。當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群體、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時,都會通過某一種或者某幾種方式發出求助信息。有時求助信息發出之后,發出求助信息的一方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救助,有時卻只能得到很少的幫助甚至得不到任何幫助。 |
幫襯 | 幫襯 幫襯,指幫助;資助;陪襯;襯托。語出元·曾瑞《留鞋記》第二折:“觀音菩薩……今日一天大事,都在這殿里,你豈可不幫襯著我。” |
幫襯 | 幫襯 幫襯,指幫助;資助;陪襯;襯托。語出元·曾瑞《留鞋記》第二折:“觀音菩薩……今日一天大事,都在這殿里,你豈可不幫襯著我。” |
內助 | 內助 內助指妻子,還有妻子對丈夫的幫助。古代男子稱妻子為內助、內人、賤內等。古有賢內助之稱,后人把它引伸為恭維人家有賢淑的妻子,今表示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學業、品格方面都有了進展,增加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 |
從犯 | 從犯 從犯主犯的對稱,共犯種類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分子。起輔助作用,指為犯罪的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如提出建議、提供工具、排除障礙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揮下進行某種具體犯罪活動,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實施某種情節輕微的犯罪行為。按照中國刑法規定,對犯罪后的幫助行為,事先有通謀的,以共犯論處;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國外學者也有稱從犯為幫助犯的,即指在他人實施犯罪前后或行為中,幫助實施犯罪的人。 |
內助 | 內助 內助指妻子,還有妻子對丈夫的幫助。古代男子稱妻子為內助、內人、賤內等。古有賢內助之稱,后人把它引伸為恭維人家有賢淑的妻子,今表示妻子能夠幫助丈夫,使丈夫的事業、學業、品格方面都有了進展,增加丈夫在社會上的地位。 |
從犯 | 從犯 從犯主犯的對稱,共犯種類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分子。起輔助作用,指為犯罪的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如提出建議、提供工具、排除障礙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揮下進行某種具體犯罪活動,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實施某種情節輕微的犯罪行為。按照中國刑法規定,對犯罪后的幫助行為,事先有通謀的,以共犯論處;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國外學者也有稱從犯為幫助犯的,即指在他人實施犯罪前后或行為中,幫助實施犯罪的人。 |
愛莫能助 | 愛莫能助【解釋】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出處】《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示例】收到各處的回信,只是寫些“~”之類的抱歉話。 ◎葉圣陶《得失》【近義詞】無能為力、力不從心、鞭長莫及【反義詞】鼎力相助、舍己救人、相濡以沫【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中性,表示力量不足而無法相助 |
協助 | 協助 協助就是從旁幫助,輔助。可以是別人協助自己,也可以是自己協助別人。在當今的發展階段,還有電腦遠程協助等詞出現。 |
協助 | 協助 協助就是從旁幫助,輔助。可以是別人協助自己,也可以是自己協助別人。在當今的發展階段,還有電腦遠程協助等詞出現。 |
愛莫能助 | 【解釋】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出處】《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示例】收到各處的回信,只是寫些“~”之類的抱歉話。 ◎葉圣陶《得失》【近義詞】無能為力、力不從心、鞭長莫及【反義詞】鼎力相助、舍己救人、相濡以沫【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中性,表示力量不足而無法相助 |
助桀為虐 | 助桀為虐【解釋】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個君主,相傳是暴君;虐:殘暴。幫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出處】《史記·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示例】又加上他那次子紀成文,~,作的那些侵冒貪黷,忌刻殘忍的事,一時也道不盡許多。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
援助 | 援助 援助同意支援, 以出錢、出力或出主意以及提供精神上支持等方式相助別人。 為某個人或集體提供支持和幫助。 |
助桀爲虐 | 【解釋】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個君主,相傳是暴君;虐:殘暴。幫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出處】《史記·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示例】又加上他那次子紀成文,~,作的那些侵冒貪黷,忌刻殘忍的事,一時也道不盡許多。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
助桀為虐 | 【解釋】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個君主,相傳是暴君;虐:殘暴。幫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出處】《史記·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示例】又加上他那次子紀成文,~,作的那些侵冒貪黷,忌刻殘忍的事,一時也道不盡許多。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 |
愛莫之助 | 愛莫之助【解釋】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出處】《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示例】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每致其倦倦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宋·陳亮《喻夏卿墓志銘》【近義詞】愛莫能助【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表示想幫助但又無能為力 |
扶助 | 扶助 扶助,指扶持幫助。語出《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其治務在摧折豪彊,扶助貧弱。” |
將伯 | 將伯 將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ānɡ bó,指為別人對自己的幫助或向人求助。 |
將伯之助 | 將伯之助【解釋】將:請求;伯:長者。請求長者幫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出處】《詩經·小雅·正月》:“載輸爾載,將伯助予。”【示例】~,義不敢忘。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連瑣》 |
幫兇 | 幫兇 幫兇,指幫助他人行兇或作惡。語出《老殘游記》第二十回:“我們弄死了他,主意是我出的,倘若犯了案,我是個正兇,你還是個幫兇。” |
幫教 | 幫教 幫教,是漢語詞匯,讀音bāng jiào,解釋為幫助和教育。 |
幫兇 | 幫兇 幫兇,指幫助他人行兇或作惡。語出《老殘游記》第二十回:“我們弄死了他,主意是我出的,倘若犯了案,我是個正兇,你還是個幫兇。” |
幫虎吃食 | 幫虎吃食【解釋】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八回:“又兼陸好善的母親、妻子幫虎吃食,狐假虎威,陪看皇姑寺,煞是有趣,……。”【近義詞】幫狗吃食【語法】動賓式;作賓語;含貶義 |
幫兇 | 幫兇 幫兇,指幫助他人行兇或作惡。語出《老殘游記》第二十回:“我們弄死了他,主意是我出的,倘若犯了案,我是個正兇,你還是個幫兇。” |
鼎力相助 | 鼎力相助 漢語成語,發音為 dǐng lì xiāng zhù,英語為 Put your shoulder to the wheel,釋義為鼎力:大力 。大力相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大力幫助。敬辭,一般用于請人幫助時的客氣話。 |
將伯 | 將伯 將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ānɡ bó,指為別人對自己的幫助或向人求助。 |
愛莫之助 | 【解釋】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出處】《詩經·大雅·烝民》:“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示例】晚雖家事不如初,而親戚故舊之急難,族人子弟之美事,~,每致其倦倦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宋·陳亮《喻夏卿墓志銘》【近義詞】愛莫能助【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表示想幫助但又無能為力 |
扶持 | 扶持 扶持,漢語詞匯。 拼音:fú chí 詞語中有攙扶、支持;幫助、服侍;照顧的意思。新聞之中所運用的扶持便是幫助,支持的意思。 |
輔助 | 輔助 (詞語概念)輔助(拼音:fǔ zhù),漢語詞匯,指從旁幫助;協助。語出《漢書·成帝紀》:“賴侍中史丹護太子家,輔助有力,上亦以先帝尤愛太子,故得無廢。” |
相幫 | 相幫 相幫,漢語詞匯。 拼音:xiāng bāng 釋義:1、 亦作“ 相幇 ”。方言。幫助。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2. 挨靠在一起。 3. 舊指妓院或賭場的男仆。出自《海上花列傳》第五回 |
幫教 | 幫教 幫教,是漢語詞匯,讀音bāng jiào,解釋為幫助和教育。 |
不無小補 | 不無小補【解釋】補:補助,補益。多少有一點益處或多少有一點幫助。【出處】宋·朱熹《〈尚書〉一·綱領》:“諸家雖或淺近,要亦不無小補,但在詳擇之耳。”【示例】窮得當賣全無,雖只區區四金,倒也~。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比喻有一點幫助 |
輔助 | 輔助 (詞語概念)輔助(拼音:fǔ zhù),漢語詞匯,指從旁幫助;協助。語出《漢書·成帝紀》:“賴侍中史丹護太子家,輔助有力,上亦以先帝尤愛太子,故得無廢。” |
不無小補 | 【解釋】補:補助,補益。多少有一點益處或多少有一點幫助。【出處】宋·朱熹《〈尚書〉一·綱領》:“諸家雖或淺近,要亦不無小補,但在詳擇之耳。”【示例】窮得當賣全無,雖只區區四金,倒也~。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語法】動賓式;作謂語;比喻有一點幫助 |
將伯之助 | 【解釋】將:請求;伯:長者。請求長者幫助。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出處】《詩經·小雅·正月》:“載輸爾載,將伯助予。”【示例】~,義不敢忘。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連瑣》 |
助長 | 助長 助長,指幫助成長;促使增長。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
助聽器 | 助聽器 (輔助聽力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圖1. 人耳結構示意圖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主要由傳聲器、放大器、耳機、電源和音量調控五部分組成。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分類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 圖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聽器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圖3. 耳掛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 耳機 ,2.接收器 ,3.麥克風,4.音量調節鈕,5.微調電位器 ,6.放大器 ,7.開關,8.電池座) 圖4. 耳內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音量調控器,2.麥克風, 3.放大器,4.微調電位器 5.外殼,6.接收器)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后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于氣導助聽器。 圖5. 幾種助聽器的外觀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佩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麥克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其中,外邊由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適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助聽器的傳聲器(麥克風)與接收器(耳機)距離較遠,不易產生聲反饋,因而對其最大輸出限制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個手動調節旋鈕。其價格低廉,維修方便,使用5號或7號電池,也可使用充電電池。體佩式助聽器還可以做成雙耳收聽助聽器,由于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隱蔽性差。助聽器采用普通晶體管元件,本底噪聲較高,加之助聽器本身及導線與衣服的摩擦,使聲音易失真,聲音質量降低。同時,耳機導線易損壞,小兒佩戴不安全。 耳內式助聽器是一種微形助聽器,外殼根據病人耳樣定制。放大器、傳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殼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電線或軟管,較隱蔽和輕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內式助聽器問世,由于需要根據個人耳甲腔定做,因此價格較高。一般中、青年人選用較多,對頭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聽器易受潮損壞的,可考慮選擇耳內式助聽器,成長發育期的聾兒因耳廓也在發育,不適合配戴。 深耳道助聽器是目前體積最小,最隱蔽的助聽器。根據使用者的耳道定做,聲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處,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極大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外觀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聽器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聽器放置于耳道內,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結構對聲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聽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聽器聲音輸出口離人耳鼓膜很近,助聽器輸出的聲音能立即到達鼓膜,使輸出增益和波形沒有受到衰減,保證了足夠的聲能和音質保真度。使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輕、中度耳聾者,聽力損失在65分貝內效果最佳。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 耳背式助聽器適用于各類聽力損失者,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助聽器。傳音器、放大器、電池及音量調節、接收器等均裝在呈長鉤形的小盒內,外形纖巧,依賴一個彎曲成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后,外殼可借用皮膚或頭發的顏色加以掩飾,放大后的聲音經耳鉤通過一根塑膠管傳入耳模的聲孔中。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類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點是助聽器會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聽器適用于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是高精度的個人專用助聽器。其助聽器外殼根據患者耳形專門設計制造,配戴時非常服貼、嚴密、確保了聲音的密閉及使用時配戴舒適;耳道式助聽器體積比耳內助聽器還小、無外接導線,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對聲音的傳送過程。因耳道式助聽器置于耳道內,配戴隱蔽,不易為人察覺,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配戴助聽器的形象要求。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耳道畸形、狹窄及潰瘍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后者占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氣導型助聽器將放大的聲音信號向外耳道內傳輸。骨導助聽器不同。嚴格地說,骨導助聽器最終產生的不是聲音信號而是振動信號。骨導助聽器沒有所謂“耳機”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夠產生振動信號的震蕩器。將震蕩器在壓緊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蕩器的震動會引起顱骨的震蕩并將信號越過外耳與中耳——骨導助聽器的優勢正在于此——直接傳遞到內耳。由于具備這樣的優勢,從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特別適合傳導性聾患者(也即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骨導助聽器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導聽覺方式就遠不如氣導方式有效;第二,骨導助聽器的輸出裝置——震蕩器戴用不僅極不美觀,而且極不舒適,很難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說來,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首先選用氣導助聽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復流膿不止,無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內式助聽器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骨導助聽器。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內式和耳道式幾種類型。 1)盒式助聽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機身與耳機有導線相接,使用時耳機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優點是干擾較小,功率較大,使用方便,容易調節,使用時間也長,價格較低,可滿足耳聾程度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種助聽器盒放在衣袋里會產生摩擦聲,影響語言辨別,配戴時很顯眼,所以有時會覺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聽器外形為3~4厘米長彎鉤形,放在耳郭背后,通過一個羊角形耳鉤和塑料管把聲音送入耳道。它的優點是無導線,體積小巧,較隱蔽,干擾小,可裝上感應線圈增加聽電話的功能。不足之處是需專門配制一個耳模,初用時不太習慣以及調節不太方便等。 3)耳內式和耳道式助聽器屬于小型助聽器,具有微小、隱蔽、無導線、無需另做耳模、聽聲效果好、可提高聽力等優點;但調節不方便,價格昂貴,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來定制。由于功率較小,只適用于中度耳聾,對重度及極重度耳聾者不適宜。 選配助聽器時最好去醫院,對聽力做一次全面檢查,用電測聽等儀器準確地評價出耳聾的程度,再選助聽器,如果當地沒有相應條件的醫院,聽力損失程度與助聽器功率的選配可按口語試驗來估計。例如,聽不到耳語聲的人聽力損失30~40分貝,聽不到低小聲的人聽力損失約40~50分貝,此時宜選購低功率及中功率助聽器;聽不到普通講話聲的人聽力損失約50~60分貝,聽不到高聲講話的人聽力損失60~70分貝,可選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聽器;聽不到大聲喊叫聲的人,聽力損失70~80分貝,選用中、大功率助聽器;全力喊叫聲聽不到的人聽力損失約約80~90分貝或更高,可選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聽器。 兒童“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佩戴助聽器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檢查,在正規醫院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后,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后,一定要去醫院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后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于求成,經過訓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后開始學說話。 [1] 馬小玲,劉訓,張思幸. 國內助聽器的現狀調研與發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碩,董瑞娟.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麗穎,劉勇智. 人工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6-580 [4] 陳克光,戴培東,楊琳.人工中耳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4,35(1):23-27 [5] 張戌寶,現代助聽器的降噪技術(單麥克風類)和性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5):514-517 |
捐助 | 捐助 (春晚小品)《捐助》是尹琪編劇,趙本山、小沈陽、于洋、王小利、孫麗榮聯袂演出的小品,在2010年2月13日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中首播。 該小品主要講述了因捐錢產生的誤會引出一場爆笑鬧劇,趙本山和王小利飾演一對親家,他們一同賣玉米掙得3萬元錢被趙本山陰差陽錯捐了出去,本來只想捐三千,結果他多按了一個零,把錢都捐了,于洋扮演的電視臺記者來采訪此次捐錢事跡,趙本山好面子不好意思說明事實,和急著要錢第二天娶媳婦的王小利鬧出了不少笑話。該小品獲得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語言類節目一等獎。 捐助 (漢語詞語)捐助是漢語詞匯, 拼音:juān zhù 解釋為用錢財等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
無濟于事 | 無濟于事【解釋】濟:補益,幫助。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二回:“如今遠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們再幫點忙,至多再湊了幾百銀子,也無濟于事。”【示例】遇事需當機立斷,任何猶豫和怯懦都是~的。【近義詞】杯水車薪、于事無補【反義詞】行之有效、立竿見影【語法】偏正式;作謂語;比喻不解決問題 |
幫套 | 幫套 詞目:幫套 拼音:bāng tào 注音: 1. [pull a cart beside the shafts]∶幫襯在車轅外的拉車套。 2. [animal pulling like this]∶指幫助駕轅牲口拉車的牲畜。 再加一匹馬做幫套。 1. 在車轅外面的拉車的套。如:加上一頭牲口拉幫套。 2. 指在車轅外面拉車的牲口。如:一匹馬拉不動,再加上個幫套。 |
幫虎吃食 | 【解釋】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七十八回:“又兼陸好善的母親、妻子幫虎吃食,狐假虎威,陪看皇姑寺,煞是有趣,……。”【近義詞】幫狗吃食【語法】動賓式;作賓語;含貶義 |
幫補 | 幫補 幫補是指幫助彌補。 出處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 |
無濟于事 | 【解釋】濟:補益,幫助。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二回:“如今遠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們再幫點忙,至多再湊了幾百銀子,也無濟于事。”【示例】遇事需當機立斷,任何猶豫和怯懦都是~的。【近義詞】杯水車薪、于事無補【反義詞】行之有效、立竿見影【語法】偏正式;作謂語;比喻不解決問題 |
助長 | 助長 助長,指幫助成長;促使增長。語出《孟子·公孫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
助聽器 | 助聽器 (輔助聽力工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只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 圖1. 人耳結構示意圖 助聽器是一個小型擴音器,把原本聽不到的聲音加以擴大,再利用聽障者的殘余聽力,使聲音能送到大腦聽覺中樞,而感覺到聲音。主要由傳聲器、放大器、耳機、電源和音量調控五部分組成。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按使用方式分類為盒式、眼鏡式、發夾式、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聽器。 圖2. 不同使用方式的助聽器 自從二十世紀初,電子助聽器被啟用以來,助聽器的結構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由麥克風、放大器、接收器及電源幾部分構成。但是助聽器各部分的體積逐漸縮小,音質日漸改善,有更多的選擇性控制。 1)麥克風:收集聲音并轉化成電波。 2)放大器:增加電波的強度。 3)接收器:剛好和麥克風相反,把增加的電能再轉回成聲波。 4)電源:小型電池。 5)外殼:保護內部結構。 圖3. 耳掛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 耳機 ,2.接收器 ,3.麥克風,4.音量調節鈕,5.微調電位器 ,6.放大器 ,7.開關,8.電池座) 圖4. 耳內型助聽器結構圖(圖示:1.音量調控器,2.麥克風, 3.放大器,4.微調電位器 5.外殼,6.接收器) 助聽器是幫助提高聽力的儀器,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型的半導體擴音器,其作用可以使比較弱小的聲音,經放大后傳到耳機,使本來聽力下降的部位借助放大作用而聽到聲音。 目前,有如下幾種類型,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一樣的。 (1)從外部結構可分為:盒式、耳背式、耳內式,而耳內式又可分成普通耳內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從電子原理可分為:模擬助聽器;可編程助聽器、全數碼助聽器、寬動態語言技術助聽器等。 (3)助聽器按傳導方式分為氣導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盒式、耳背式、耳內式都屬于氣導助聽器。 圖5. 幾種助聽器的外觀 盒式助聽器又叫體佩式或口袋式助聽器。外形有如一個小型收音機般大小的長方形盒子,助聽器的麥克風、放大器及電池組裝在其中,外邊由一根長導線連接耳機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適于老年人及手指活動不方便的人使用。助聽器的傳聲器(麥克風)與接收器(耳機)距離較遠,不易產生聲反饋,因而對其最大輸出限制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個手動調節旋鈕。其價格低廉,維修方便,使用5號或7號電池,也可使用充電電池。體佩式助聽器還可以做成雙耳收聽助聽器,由于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隱蔽性差。助聽器采用普通晶體管元件,本底噪聲較高,加之助聽器本身及導線與衣服的摩擦,使聲音易失真,聲音質量降低。同時,耳機導線易損壞,小兒佩戴不安全。 耳內式助聽器是一種微形助聽器,外殼根據病人耳樣定制。放大器、傳音器和接收器全部放在定制的外殼中,能全部放入耳甲腔。外部不需要電線或軟管,較隱蔽和輕便。目前已有中功率、中大功率、大功率耳內式助聽器問世,由于需要根據個人耳甲腔定做,因此價格較高。一般中、青年人選用較多,對頭部易出汗的患者佩戴耳背式助聽器易受潮損壞的,可考慮選擇耳內式助聽器,成長發育期的聾兒因耳廓也在發育,不適合配戴。 深耳道助聽器是目前體積最小,最隱蔽的助聽器。根據使用者的耳道定做,聲音放大性能更接近于正常人。它置于耳道深處,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極大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外觀形象的要求。除具有一般耳道助聽器的優點外,更重要的是,深耳道助聽器放置于耳道內,能充分利用人耳道結構對聲音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自身提升作用,使得聽感更加清晰自然。由于助聽器聲音輸出口離人耳鼓膜很近,助聽器輸出的聲音能立即到達鼓膜,使輸出增益和波形沒有受到衰減,保證了足夠的聲能和音質保真度。使用范圍較窄,僅適用于輕、中度耳聾者,聽力損失在65分貝內效果最佳。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 耳背式助聽器適用于各類聽力損失者,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助聽器。傳音器、放大器、電池及音量調節、接收器等均裝在呈長鉤形的小盒內,外形纖巧,依賴一個彎曲成半圓形的硬塑料耳鉤掛在耳后,外殼可借用皮膚或頭發的顏色加以掩飾,放大后的聲音經耳鉤通過一根塑膠管傳入耳模的聲孔中。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等不同類型,功率大、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缺點是助聽器會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加速元器件的老化。 耳道式助聽器適用于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是高精度的個人專用助聽器。其助聽器外殼根據患者耳形專門設計制造,配戴時非常服貼、嚴密、確保了聲音的密閉及使用時配戴舒適;耳道式助聽器體積比耳內助聽器還小、無外接導線,可最大限度地模仿人耳對聲音的傳送過程。因耳道式助聽器置于耳道內,配戴隱蔽,不易為人察覺,滿足了使用者對自身配戴助聽器的形象要求。兒童耳道未發育成熟不適宜配戴;耳道畸形、狹窄及潰瘍患者不宜佩戴。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后者占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氣導型助聽器將放大的聲音信號向外耳道內傳輸。骨導助聽器不同。嚴格地說,骨導助聽器最終產生的不是聲音信號而是振動信號。骨導助聽器沒有所謂“耳機”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能夠產生振動信號的震蕩器。將震蕩器在壓緊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骨上,震蕩器的震動會引起顱骨的震蕩并將信號越過外耳與中耳——骨導助聽器的優勢正在于此——直接傳遞到內耳。由于具備這樣的優勢,從理論上講,骨導助聽器特別適合傳導性聾患者(也即外耳與中耳出現問題的患者)使用。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骨導助聽器遠沒有想象的那樣有效。原因在于:第一,骨導聽覺方式就遠不如氣導方式有效;第二,骨導助聽器的輸出裝置——震蕩器戴用不僅極不美觀,而且極不舒適,很難被使用者接受。 一般說來,只要能用氣導助聽器就應首先選用氣導助聽器,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后反復流膿不止,無法戴用耳塞、耳模或耳內式助聽器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骨導助聽器。 目前市場上的助聽器分盒式、耳背式、耳內式和耳道式幾種類型。 1)盒式助聽器又叫袖珍式或口袋式,比火柴盒稍大,機身與耳機有導線相接,使用時耳機插在外耳道,盒子放胸前衣袋里。其優點是干擾較小,功率較大,使用方便,容易調節,使用時間也長,價格較低,可滿足耳聾程度較重的人的需要。然而這種助聽器盒放在衣袋里會產生摩擦聲,影響語言辨別,配戴時很顯眼,所以有時會覺得不方便。 2)耳背式助聽器外形為3~4厘米長彎鉤形,放在耳郭背后,通過一個羊角形耳鉤和塑料管把聲音送入耳道。它的優點是無導線,體積小巧,較隱蔽,干擾小,可裝上感應線圈增加聽電話的功能。不足之處是需專門配制一個耳模,初用時不太習慣以及調節不太方便等。 3)耳內式和耳道式助聽器屬于小型助聽器,具有微小、隱蔽、無導線、無需另做耳模、聽聲效果好、可提高聽力等優點;但調節不方便,價格昂貴,需按每人的耳道和耳甲腔來定制。由于功率較小,只適用于中度耳聾,對重度及極重度耳聾者不適宜。 選配助聽器時最好去醫院,對聽力做一次全面檢查,用電測聽等儀器準確地評價出耳聾的程度,再選助聽器,如果當地沒有相應條件的醫院,聽力損失程度與助聽器功率的選配可按口語試驗來估計。例如,聽不到耳語聲的人聽力損失30~40分貝,聽不到低小聲的人聽力損失約40~50分貝,此時宜選購低功率及中功率助聽器;聽不到普通講話聲的人聽力損失約50~60分貝,聽不到高聲講話的人聽力損失60~70分貝,可選配中功率及大功率型助聽器;聽不到大聲喊叫聲的人,聽力損失70~80分貝,選用中、大功率助聽器;全力喊叫聲聽不到的人聽力損失約約80~90分貝或更高,可選配大功率及特大功率助聽器。 兒童“失聰”往往分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兩種情況。可治愈性耳聾,如中耳炎、耳耵聹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針或清洗耳道即可轉好,如果硬配助聽器,助聽器放大的聲音,反而會對孩子聽力造成損傷。 佩戴助聽器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因為兒童表達能力較弱,檢查起來不容易配合,加上兒童聽力有時有一定波動性,一次檢查不能輕易下結論。家長要帶孩子多做幾次檢查,在正規醫院至少做兩次相關檢查后,才能決定是否為孩子配助聽器。佩戴助聽器時,也不要只考慮美觀,覺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聽器不好看。其實,選配不適合的助聽器才會影響孩子聽力和發音。佩戴助聽器1~2個月后,一定要去醫院再進行聽力測試,以便及時調整。戴上助聽器后孩子從無聲世界到能聽見聲音,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家長應堅持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但不要急于求成,經過訓練,孩子一般在佩戴3~4個月后開始學說話。 [1] 馬小玲,劉訓,張思幸. 國內助聽器的現狀調研與發展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23(1):39-42 [2] 王媛,王碩,董瑞娟.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9):1461-1464 [3] 敖麗穎,劉勇智. 人工聽覺植入裝置的發展[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5):56-580 [4] 陳克光,戴培東,楊琳.人工中耳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4,35(1):23-27 [5] 張戌寶,現代助聽器的降噪技術(單麥克風類)和性能.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22(5):514-517 |
相幫 | 相幫 相幫,漢語詞匯。 拼音:xiāng bāng 釋義:1、 亦作“ 相幇 ”。方言。幫助。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2. 挨靠在一起。 3. 舊指妓院或賭場的男仆。出自《海上花列傳》第五回 |
無濟於事 | 【解釋】濟:補益,幫助。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二回:“如今遠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們再幫點忙,至多再湊了幾百銀子,也無濟于事。”【示例】遇事需當機立斷,任何猶豫和怯懦都是~的。【近義詞】杯水車薪、于事無補【反義詞】行之有效、立竿見影【語法】偏正式;作謂語;比喻不解決問題 |
幫補 | 幫補 幫補是指幫助彌補。 出處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 |
助力 | 助力 助力是一個漢語詞匯,基本意思是指幫助;援助。 |
幫套 | 幫套 詞目:幫套 拼音:bāng tào 注音: 1. [pull a cart beside the shafts]∶幫襯在車轅外的拉車套。 2. [animal pulling like this]∶指幫助駕轅牲口拉車的牲畜。 再加一匹馬做幫套。 1. 在車轅外面的拉車的套。如:加上一頭牲口拉幫套。 2. 指在車轅外面拉車的牲口。如:一匹馬拉不動,再加上個幫套。 |
濟助 | 濟助 濟助,讀音為jì zh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救濟,幫助。 |
借助 | 借助 【詞語解釋】[draw support from;have the aid of] 憑借別人或事物的幫助以達到目的 |
濟助 | 濟助 濟助,讀音為jì zh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救濟,幫助。 |
助人為樂 | 助人為樂【解釋】幫助人就是快樂。【出處】冰心《咱們的五個孩子》:“在我們的新社會里,這種助人為樂的新風尚,可以說是天天在發生,處處在發生。”【反義詞】乘人之危【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
還工 | 還工 還工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hái gōng ,是指在農民相互調劑勞動力的變工過程中,已得到人家出工幫助的農戶,反過來出工幫助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