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古建筑的詞語

    形容古建筑的詞語:1. 古樸;2. 雄渾;3. 精美;4. 雕刻精湛;5. 厚重;6. 富麗堂皇;7. 典雅;8. 恢弘;9. 神秘;10. 神圣;11. 悠久;12. 神韻;13. 壯觀;14. 神奇;15. 優美;16. 古韻;17. 純樸;18. 靜謐;19. 歷史悠久;20. 神仙般的建筑

    形容古建筑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古跡 古跡 古跡,是指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筑、藝術上的具體遺產或遺址。包含古建筑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防御、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歷史等紀錄之不足。
    古蹟 古跡 古跡,是指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筑、藝術上的具體遺產或遺址。包含古建筑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防御、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歷史等紀錄之不足。
    古跡 古跡 古跡,是指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筑、藝術上的具體遺產或遺址。包含古建筑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防御、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歷史等紀錄之不足。
    晉祠 晉祠 晉祠:山西古建筑群 晉祠:歐陽修所作古詩
    晉祠 晉祠 晉祠:山西古建筑群 晉祠:歐陽修所作古詩
    屋獸 屋獸 1.我國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種獸形裝飾物。 屋 : 屋 wū 房,房間:屋子。屋宇。房屋。家:“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里。” 車蓋,覆蓋物: 獸 : 獸(獸) shòu 四肢無嚴格分工,通體生毛的哺乳動物的總稱:獸類。野獸。鳥獸。禽獸。獸醫.
    屋獸 屋獸 1.我國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種獸形裝飾物。 屋 : 屋 wū 房,房間:屋子。屋宇。房屋。家:“吳中過客莫思家,江南畫船如屋里。” 車蓋,覆蓋物: 獸 : 獸(獸) shòu 四肢無嚴格分工,通體生毛的哺乳動物的總稱:獸類。野獸。鳥獸。禽獸。獸醫.
    殿堂 殿堂 (中國古建筑)殿堂是指中國古代建筑群中的主體建筑,包括殿和堂兩類建筑形式,其中殿為宮室、禮制和宗教建筑所專用。堂用途為祭祀祖先,懷念先賢英烈等。可由官府或民間權威設立。淵源堂、殿之稱均出現于周代。“堂”字出現較早,原意是相對內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對外敞開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夾,室的兩旁有房、有廂。 殿堂 (詞語概念)殿堂是古代建筑群中的主體建筑,包括殿和堂兩類建筑形式,其中殿為宮室、禮制和宗教建筑所專用。堂、殿之稱均出現于周代。 “堂”字出現較早,原意是相對內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對外敞開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夾,室的兩旁有房、有廂。這樣的一組建筑又統稱為堂,泛指天子、諸侯、大夫、士的居處建筑。 “殿”字出現較晚,原意是后部高起的物貌;用于建筑物,表示其形體高大,地位顯著。自漢代以后,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筑,但宮殿、寺觀中的次要建筑也可稱堂,如南北朝宮殿中的“東西堂”、佛寺中的講堂、齋堂等。
    雅典衛城 雅典衛城 (希臘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雅典衛城(Acropolis),是希臘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筑,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4km2,位于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衛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廟和其他宗教建筑。雅典衛城,也稱為雅典的阿克羅波利斯,希臘語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
    岳飛廟 岳飛廟 (河南安陽岳飛廟)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景區占地面積6300余平方米,殿廡建筑百余間,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區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建筑精湛、殿堂雄偉、亭廊秀麗、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岳飛廟 岳飛廟 (河南安陽岳飛廟)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景區占地面積6300余平方米,殿廡建筑百余間,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區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建筑精湛、殿堂雄偉、亭廊秀麗、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嶽飛廟 岳飛廟 (河南安陽岳飛廟)岳飛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岳飛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岳廟街86號,又名精忠廟,后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后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中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1103-1142年)的祠廟。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筑群。 岳飛廟景區占地面積6300余平方米,殿廡建筑百余間,是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景區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建筑精湛、殿堂雄偉、亭廊秀麗、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高層建筑 高層建筑 (樓層定義)高層建筑是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單層廠房、倉庫和其他民用建筑。(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在美國,24.6m或7層以上視為高層建筑;在日本,31m或8層及以上視為高層建筑;在英國,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視為高層建筑。中國《高規》(JGJ 3-2010)1.0.2條規定10層及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層民用建筑混凝土結構為高層建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亞歷山大港燈塔。523年在中國河南登封縣建成高40米嵩岳寺塔。現代高層建筑興起于美國,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層的家庭保險公司大樓,1931年在紐約建成高102層的帝國大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現了世界范圍的高層建筑繁榮時期。1970~1974年建成的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約443米高。
    南禪寺 南禪寺 (江蘇省無錫市南禪寺)無錫南禪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它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中心地段,屬無錫南隅、古運河畔獨具特色的古寺廟建筑,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間,規模宏大,南朝名寺無與倫比,號稱“江南最勝叢林”。 妙光塔位于寺廟東側,高43.3米,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間,距今已逾千年。古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檐角懸掛銅質鐸鈴,有“十里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著名的無錫八景之一。 改革開放后以寺興市建成了十二萬余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市場——南禪寺文化商城。商城北部為明清風格建筑群,南部為宋朝風格古建筑。商城中妙光街已被無錫市政府命名為無錫市旅游街,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
    蓬萊閣 蓬萊閣 (山東省蓬萊市蓬萊閣)蓬萊閣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蓬萊閣景區先后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游行業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等稱號,導游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殊榮。 蓬萊閣 (漢語詞語)閣名。在山東省蓬萊市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間建閣,明萬歷年間增建了呂祖殿、三清殿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明 袁可立《蓬萊閣懷古》:“夙慕蓬萊仙,今到蓬閣上。”
    南禪寺 南禪寺 (江蘇省無錫市南禪寺)無錫南禪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它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中心地段,屬無錫南隅、古運河畔獨具特色的古寺廟建筑,距今一千四百五十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始建于梁武帝太清年間,規模宏大,南朝名寺無與倫比,號稱“江南最勝叢林”。 妙光塔位于寺廟東側,高43.3米,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間,距今已逾千年。古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檐角懸掛銅質鐸鈴,有“十里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著名的無錫八景之一。 改革開放后以寺興市建成了十二萬余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市場——南禪寺文化商城。商城北部為明清風格建筑群,南部為宋朝風格古建筑。商城中妙光街已被無錫市政府命名為無錫市旅游街,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
    蓬萊閣 蓬萊閣 (山東省蓬萊市蓬萊閣)蓬萊閣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閑度假勝地。 蓬萊閣景區先后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游行業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等稱號,導游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殊榮。 蓬萊閣 (漢語詞語)閣名。在山東省蓬萊市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間建閣,明萬歷年間增建了呂祖殿、三清殿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明 袁可立《蓬萊閣懷古》:“夙慕蓬萊仙,今到蓬閣上。”
    彩畫 彩畫 彩畫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古代傳統建筑裝飾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它以獨特的風格和物有的制作技術及其富麗堂皇的裝飾藝術效果,仍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傳統建筑藝術的精華而載入史冊。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壇,赤紅的門窗和金黃的琉璃瓦。雕梁畫棟這句成語足以證明中國古代傳統建筑雕飾彩畫的發達和輝煌。古建筑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檐下陰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為“冷色”,如青藍碧綠,略加金點。柱、門客和墻壁則以丹赤為主色,與檐下的冷色的彩畫正相反格調,與白色的臺基相映襯,給紅墻黃瓦一個間斷。主要色彩以冷色調為主,如青藍碧綠,略加金點。給人無暇的想象力。
    尚古 尚古 上海尚古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具有國家貳級資質的專業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從事建筑裝飾工程的設計及施工,公司注冊資金壹佰萬元。公司系國家建筑裝飾資質企業(二級)、上海市建筑裝飾協會會員、上海市裝飾材料秘書長單位、上海市裝飾質量信得過單位、重信用(合同)AAA級企業。
    彩畫 彩畫 彩畫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古代傳統建筑裝飾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它以獨特的風格和物有的制作技術及其富麗堂皇的裝飾藝術效果,仍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傳統建筑藝術的精華而載入史冊。古老的梁架,玉白的石壇,赤紅的門窗和金黃的琉璃瓦。雕梁畫棟這句成語足以證明中國古代傳統建筑雕飾彩畫的發達和輝煌。古建筑上色彩之分配,是非常慎重的。檐下陰影掩映部分,主要色彩多為“冷色”,如青藍碧綠,略加金點。柱、門客和墻壁則以丹赤為主色,與檐下的冷色的彩畫正相反格調,與白色的臺基相映襯,給紅墻黃瓦一個間斷。主要色彩以冷色調為主,如青藍碧綠,略加金點。給人無暇的想象力。
    建筑十書 建筑十書 建筑十書: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圖書 建筑十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飛檐 飛檐 飛檐是中國傳統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筑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檐翹角。飛檐為中國建筑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檐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動感,仿佛是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建筑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飛檐 飛檐 飛檐是中國傳統建筑檐部形式,多指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筑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檐翹角。飛檐為中國建筑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檐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動感,仿佛是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建筑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筑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建筑 建筑 (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
    屋瓦 屋瓦 屋瓦種類很多,主要的分類方法是根據其原料來分類,有粘土瓦、彩色混凝土瓦、石棉水混波瓦、玻纖鎂質波瓦、玻纖增強水泥(GRC)波瓦、玻璃瓦、彩色聚氯乙烯瓦、玻纖增強聚酯采光制品、聚碳酸酯采光制品、彩色鋁合金壓型制品、彩色涂層鋼壓型制品、彩鋼瀝青油氈瓦、采鋼保溫材料夾芯板、琉璃瓦等。其中粘土瓦、彩色混凝土瓦、玻璃瓦、玻纖鎂質波瓦、玻纖增強水泥波瓦、油氈瓦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坡型屋頂,聚碳酸酯采光制品、彩色鋁合金壓型制品、彩色涂層鋼壓型制品、采鋼保溫材料夾芯板等多用于工業建筑,石棉水混波瓦、鋼絲網水泥瓦等多用于簡易或臨時性建筑。琉璃瓦主要用于園林建筑和仿古建筑的屋面或墻瓦。
    角門 角門 位于北京豐臺區永定門外西南3公里處的角門 ,為古南苑九門外的便門,專為附近佃戶進苑值差出入所設。村西的角堡村,是當時南苑圍墻的西北角。與皇帝出入的九門(如南、北大紅門)不同,角門只有一小門和一值差更房。角門和角堡的地名為南苑圍墻范圍的一個標志。 整個建筑物的靠近角上的小門,泛指小的旁門。 各地古建筑大多留有角門,例如河北正定隆興寺寺院角門、隆興寺方丈院角門。這些角門成為方丈院與寺院相通的必經之處。 明、清官署、邸宅大門內的第一重門為正門,第二重正門為儀門。角門與儀門在同一墻上,位于儀門的兩側,一般供非公職要員出處。 這些內容在明、清古本縣志中都圖注明。
    角門 角門 位于北京豐臺區永定門外西南3公里處的角門 ,為古南苑九門外的便門,專為附近佃戶進苑值差出入所設。村西的角堡村,是當時南苑圍墻的西北角。與皇帝出入的九門(如南、北大紅門)不同,角門只有一小門和一值差更房。角門和角堡的地名為南苑圍墻范圍的一個標志。 整個建筑物的靠近角上的小門,泛指小的旁門。 各地古建筑大多留有角門,例如河北正定隆興寺寺院角門、隆興寺方丈院角門。這些角門成為方丈院與寺院相通的必經之處。 明、清官署、邸宅大門內的第一重門為正門,第二重正門為儀門。角門與儀門在同一墻上,位于儀門的兩側,一般供非公職要員出處。 這些內容在明、清古本縣志中都圖注明。
    卷棚頂 卷棚頂 中國古建筑中一種圓脊的屋頂。即將硬山或歇山頂之正脊作成圓弧形曲線。分別稱為“卷棚硬山”或“卷棚歇山”。多用于北方民居、園林等建筑。南方常見的“軒”,其室內天花亦名“卷棚”,是在弧形椽子上釘以薄板或置望磚。常用于廳堂、廊屋及園林建筑。
    卷棚頂 卷棚頂 中國古建筑中一種圓脊的屋頂。即將硬山或歇山頂之正脊作成圓弧形曲線。分別稱為“卷棚硬山”或“卷棚歇山”。多用于北方民居、園林等建筑。南方常見的“軒”,其室內天花亦名“卷棚”,是在弧形椽子上釘以薄板或置望磚。常用于廳堂、廊屋及園林建筑。
    捲棚頂 卷棚頂 中國古建筑中一種圓脊的屋頂。即將硬山或歇山頂之正脊作成圓弧形曲線。分別稱為“卷棚硬山”或“卷棚歇山”。多用于北方民居、園林等建筑。南方常見的“軒”,其室內天花亦名“卷棚”,是在弧形椽子上釘以薄板或置望磚。常用于廳堂、廊屋及園林建筑。
    佑國寺塔 佑國寺塔 佑國寺塔是一座古建筑。因為塔身以褐色的琉璃瓦鑲嵌而成,酷似鐵色,故而俗稱鐵塔。鐵塔原建于開寶寺內,北宋年間,寺院規模宏偉,殿堂林立,共有二百八十區,設有福勝、上方、永安、能覺等二十四禪院,并設立禮部貢院,在此考選全國的舉子。北宋歷代的皇帝常來此游幸,遂以北宋開寶年號命名,故名開寶寺,當時開寶寺名聲顯赫,一度成為中原名剎之一。
    古厝 古厝 古厝(cuò),又稱大厝。古厝意思是指古老的房屋,是一種模仿“皇宮式”的建筑風格建造的。該類建筑源始于唐昭宗光化年間,是閩南地區極具特色的傳統民居。古厝群現在以泉州地區的南安、晉江的古厝最為出名。 在閩南的方言里,“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筑。今天,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筑,為我們敞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而疏遠記憶的大門。它濃縮了閩南人堅韌、開朗、沉穩、豁達的性格。閩南人對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醞釀了紅磚厝豐富多彩的建筑表達,形成了紅磚文化深沉而獨特的底蘊。在中國封建社會典型的農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而100年前的閩南人家已經在一個家族體制建設上完成了這樣嚴謹精巧的布局構思,巧妙地結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統、宗廟祠堂三位一體的生活模式,以深遠的睿智思考著如何繁衍家族,和諧共存。這是秉承自閩南人性格中溫良、自省的特質,凝聚著每一位紅磚厝中家族成員的魂靈,傳承關于家的榮耀。
    獨樂寺 獨樂寺 獨樂寺,又稱大佛寺,位于中國天津市薊州區,是中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國現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獨樂寺雖為千年名剎,而寺史則殊渺茫,其緣始無可考,寺廟歷史最早可追至貞觀十年(公元636年)。 獨樂寺占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上下為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通高23米。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兩座建筑物山門和觀音閣,皆遼圣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民國十九年(1930年),獨樂寺因相繼被日本學者關野貞以及中國學者梁思成調查并公布而聞名海內外。 獨樂寺為國家AAAA景區、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
    清西陵 清西陵 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后陵。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體現著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清西陵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陵區內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1961年,清西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被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1月評為國家首批4A級景區。
    建築 建筑 (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
    花萼樓 花萼樓 (廣東省大埔縣大東鎮花萼樓)花萼樓位于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里,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筑。 其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觀。
    花萼樓 花萼樓 (廣東省大埔縣大東鎮花萼樓)花萼樓位于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里,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筑。 其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觀。
    藻井 藻井 天花是遮蔽建筑內頂部的構件,而建筑內呈穹窿狀的天花則稱作“藻井”,這種天花的每一方格為一井,又是以花紋,雕刻,彩畫,故名藻井。“藻井”一詞,最早見于漢賦。清代時的藻井較多以龍為頂心裝飾,所以藻井又稱為“龍井”。此外,在沈括的《夢溪筆談·器用》中還記載有藻井的一些別名:“……古人謂之綺井,亦曰藻井,又謂之覆海。”
    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古建筑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廟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于南北朝,現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門“二王廟”3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關于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后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游覽觀光勝地。
    二王廟 二王廟 二王廟古建筑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廟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于南北朝,現存建筑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門“二王廟”3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關于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后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游覽觀光勝地。
    修筑 修筑 修筑,漢語詞語,意思是修繕建筑;修建。
    山西 山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山西,簡稱“晉”,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陜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介于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山區面積約占總面積的80%以上。 山西又稱“三晉”,古稱河東,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柳宗元稱之為“表里山河”。 山西是典型的為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米以上。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山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117個縣級行政單位。截至2017年,山西省地區生產總值14973.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557元,按2017年平均匯率計算為6007美元。常住總人口3702.35萬人。 山西省現存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位居中國第一,其中,大同云岡石窟、平遙古城、五臺山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內,享有“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博物館”的美譽,著名的有恒山懸空寺、太原晉祠、芮城永樂宮、解州關帝廟、祁縣喬家大院等。 山西是老革命根據地,革命活動遺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著名的有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八路軍兵工廠、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等。
    魁星閣 魁星閣 (南京市秦淮區魁星閣)魁星閣位于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泮池旁,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夫子廟的核心景觀和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夫子廟古建筑組群中著名的古跡,又稱奎星閣、文星閣。魁星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科舉時代是士子們“奪魁”的象征,很富時望。
    泗州塔 泗州塔 泗州塔,又稱玉塔,俗稱寶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間,為紀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學家蘇軾謫居惠州時稱之為大圣塔。 泗洲塔,位于唐河菩提寺(現為寶塔賓館)大殿后。
    古甎 古甎 古甎 古代建筑物的遺磚。常由發掘而得。其上多有年款、圖案花紋,或吉祥語等,于考古、美術、書法皆有重要價值。甎,同“ 磚 ”。 宋 王溥 《唐會要·雜錄》“ 開元 十一年”原注:“初,有司奏脩壇,掘地獲古銅鼎二……又獲古甎,長九寸,有篆書‘千秋萬歲’字,及‘長樂未央’字。”參閱 宋 洪適 《隸續》、 清 陸心源 《千甓亭古磚圖釋》。
    保俶塔 保俶塔 保俶塔是一處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傳統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寶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間(948年-960年),原九級,為保佑吳越王錢弘俶北上京城歸來而建。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榮寶齋 榮寶齋 (中華老字號)榮寶齋是一家馳名中外的經營文房四寶的老字號店鋪,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榮寶齋坐落在北京市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是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的高大仿古建筑。 自1672年北京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南紙店的建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歷史。1894年設立“松竹齋”連號“榮寶齋”,并增設“帖套作”機構,為后來木版水印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榮寶齋 榮寶齋 (中華老字號)榮寶齋是一家馳名中外的經營文房四寶的老字號店鋪,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歷史。榮寶齋坐落在北京市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是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的高大仿古建筑。 自1672年北京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南紙店的建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歷史。1894年設立“松竹齋”連號“榮寶齋”,并增設“帖套作”機構,為后來木版水印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 (泰山護魯山口碧霞元君祠)泰山護魯山口碧霞元君祠,興于康熙、盛于嘉慶,前后歷經300余年,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位于泰山極頂之南,天街東首,北依大觀峰(即唐摩崖),東靠駐蹕亭,西連振衣崗,南臨寶藏嶺。系元君上廟,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宋大中祥符年間創建,金碧輝煌,儼然天上宮闕。祠為二進院落,以照壁、金藏庫、南神門、大山門、香亭、大殿為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神門、鐘鼓樓、東西御碑亭、東西配殿。
    橫披 橫披 橫披,中國古建筑內裝修中位于隔扇上檻和中檻之間的狹長部分。多用小立柱劃分為幾段,每段做成帶欞花格的小窗或與隔扇心做法相同。
    橫披 橫披 橫披,中國古建筑內裝修中位于隔扇上檻和中檻之間的狹長部分。多用小立柱劃分為幾段,每段做成帶欞花格的小窗或與隔扇心做法相同。
    小筑 小筑 (漢語詞語)小筑,一種中國古代的建筑形式。以其建筑之小巧、雅致,環境之清幽、寧靜、自然,古時多為文人墨客或者隱居者所青睞。現代建筑亦有模仿其風格的,名之曰某某小筑,多指環境優美的小區,其中景物多為人工建造。亦有一些網絡論壇、空間等,為追求古樸安寧之意境,命名為某某小筑。
    大孤山 大孤山 (遼寧省丹東市大孤山)大孤山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孤山鎮,該景點是遼東著名風景區之一。地處西大洋河河口的右岸,孤峙于黃海之濱,景色秀麗,人文薈萃。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剎集“佛、道、儒”三教合一,孤而不群,千百年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來此尋找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寄托,其宗教影響力在東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孤山上有百余間初建于唐朝的寺廟,是東北現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大孤山古建筑群分為上廟、下廟。上廟由藥王殿、玉皇殿、真武廟、圣水宮、龍王殿、佛爺殿、三霄娘娘殿、一層樓、觀海亭和佛塔組成。下廟由呂祖亭、天后宮、關帝殿、財神殿、文昌宮、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天王殿和古戲樓組成。一條中軸線貫穿圣水宮、天后宮和古戲樓,使上、下廟既互為映襯,又連為一體。而且建筑技藝更加精湛,雕梁畫棟,垂脊飛甍,斗拱雀替,磚雕壁畫,呈現出一派大氣磅礴的民族建筑風采。
    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Brussels)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歐盟,EU)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布魯塞爾位于塞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臺地,平均海拔58米。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廳較為壯觀。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館、摩天大樓跟中世紀古建筑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而建,游覽以步行為佳。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使用者占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在歐洲聯盟的四個主要機構中,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位于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譽。
    法隆寺 法隆寺 法隆寺,又稱為斑鳩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駒郡斑鳩町,是圣德太子于飛鳥時代建造的佛教木結構寺廟,據傳始建于607年,但是已無從考證。法隆寺占地面積約187000平方米,寺內保存有自飛鳥時代以來的各種建筑及文物珍寶,被指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的文物約190類合計2300余件。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構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區佛教建造物”之名義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1950年從法相宗獨立,現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匾額 匾額 匾額是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分,相當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額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說文解字》對“扁”作了如下解釋:“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而“額”字,《說文解字》作“額”字。即是懸于門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說,用以表達經義、感情之類的屬于匾,而表達建筑物名稱和性質之類的則屬于額。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懸掛于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或抱柱“瓦聯”。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于今臺灣臺南市。最早建于1624年,是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跡,為國家一級古跡臺灣城殘跡,及國定古跡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筑遺構。而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瞭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于日據時期,不屬于古跡。
    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Brussels)是比利時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歐洲聯盟(歐盟,EU)的主要行政機構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總部駐地,有歐洲的首都之稱。另外也是200多個國際行政中心及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的日常會議舉辦城市。 布魯塞爾位于塞納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蘭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臺地,平均海拔58米。上城依坡而建,為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國家宮、皇家圖書館、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下城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屹立著許多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廳較為壯觀。 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館、摩天大樓跟中世紀古建筑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宮為中心,沿“小環”而建,游覽以步行為佳。 布魯塞爾是一個雙語城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法語使用者占較多數。另外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也被布魯塞爾的穆斯林廣泛使用。 在歐洲聯盟的四個主要機構中,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位于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譽。
    匾額 匾額 匾額是古建筑的必然組成部分,相當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額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說文解字》對“扁”作了如下解釋:“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而“額”字,《說文解字》作“額”字。即是懸于門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說,用以表達經義、感情之類的屬于匾,而表達建筑物名稱和性質之類的則屬于額。因此合起來可以這樣理解匾額的含義:懸掛于門屏上作裝飾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稱和性質,表達人們義理、情感之類的文學藝術形式即為匾額。橫著的叫匾額或牌匾,豎著的叫對聯,或抱柱“瓦聯”。
    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古觀象臺位于北京市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統年間,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它以建筑完整、儀器精美、歷史悠久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而聞名于世。觀象臺在明朝時被稱為“觀星臺”,臺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臺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清代時觀星臺改稱“觀象臺”,辛亥革命后改為中央觀星臺。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天文臺上先后增設了八件銅制的大型天文儀器,均采用歐洲天文學度量制和儀器結構。它們不僅是實用的天文觀測工具,還是舉世無雙的歷史文物珍品。 觀象臺建于1442年,是明清兩代的國家天文臺。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臺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觀象臺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它還以建筑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清制8架銅儀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游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后,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新中國成立后,古象臺移交給北京天文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古建筑的詞語:1. 古樸;2. 雄渾;3. 精美;4. 雕刻精湛;5. 厚重;6. 富麗堂皇;7. 典雅;8. 恢弘;9. 神秘;10. 神圣;11. 悠久;12. 神韻;13. 壯觀;14. 神奇;15. 優美;16. 古韻;17. 純樸;18. 靜謐;19. 歷史悠久;20. 神仙般的建筑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