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林的詞語有哪些
關于石林的詞語有哪些:1. 石林;2. 巖溶地貌;3. 石灰巖柱;4. 奇峰怪石;5. 石林風景區;6. 石林國家地質公園;7. 世界自然遺產;8. 大觀樓;9. 青龍洞;10. 貴州石林;11. 云南石林;12. 石林大峽谷;13. 石林湖;14. 石林峽;15. 石林峰林;16. 石林溝;17. 石林秀水;18. 石林奇觀;19. 石林景區門票;20. 石林旅游攻略
關于石林的詞語有哪些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路南石林 | 路南石林 路南石林是云南著名的景觀,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縣,距昆明72公里,面積約40多萬畝,是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 |
石林精舍 | 石林精舍 石林精舍是一個詞語,拼音shí lín jīng shè ,別墅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門外卞山之南。產石奇巧,羅布山間。 |
石林 | 石林 shílín[limestone tower] 含二氧化碳的水流溶蝕或侵蝕石灰巖而形成的林立于地表的塔狀石炭巖去南有石林風景區 |
瑤林 | 瑤林 瑤林,石筍、石林的美稱,出自 前蜀韋莊的《和薛先輩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 |
瑤林 | 瑤林 瑤林,石筍、石林的美稱,出自 前蜀韋莊的《和薛先輩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 |
石丈 | 石丈 shí zhàng ㄕㄧˊ ㄓㄤˋ 石丈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 米芾 詼諧好奇……知 無為軍 ,初入州廨,見立石頗奇,喜曰:此足以當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為奇石的代稱。 清 諸九鼎 《石譜·墨竹石》:“既對此君,復近石丈。熱客莫來,與爾霄壤。” 清 查慎行 《盧肇宅石筍一株猶存相傳唐時故物也》詩:“地以名流著,人探古跡來。便應呼石丈,幸不中碑材。” |
識面臺官 | 識面臺官 識面臺官,拼音為shí miàn tái guān,意思是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 |
諫坡 | 諫坡 jiàn pō 諫坡(諫坡) 諫議大夫。 唐 時稱諫議大夫為“坡”。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五。 宋 洪適 《賜王大寶辭免禮部尚書不允詔》:“卿履道醇固,蓄德雄剛,從列諫坡,積有令問。” 宋 陸游 《賀賈大諫啟》:“北省久虛常侍,諫坡率遺補以盡規。” 元 胡助 《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之二:“點頭卷好逢宗匠,執法星明近諫坡。”參見“ 諫議 ”。 |
識面臺官 | 識面臺官 識面臺官,拼音為shí miàn tái guān,意思是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 |
諫坡 | 諫坡 jiàn pō 諫坡(諫坡) 諫議大夫。 唐 時稱諫議大夫為“坡”。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五。 宋 洪適 《賜王大寶辭免禮部尚書不允詔》:“卿履道醇固,蓄德雄剛,從列諫坡,積有令問。” 宋 陸游 《賀賈大諫啟》:“北省久虛常侍,諫坡率遺補以盡規。” 元 胡助 《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之二:“點頭卷好逢宗匠,執法星明近諫坡。”參見“ 諫議 ”。 |
巴江 | 巴江 (中國云南東部河流(南盤江左岸一級支流))巴江(又名板橋河),屬珠江水系南盤江左岸一級支流,發源于石林縣山頭村山神廟峰,自北向南流經石林縣城,并于宜良縣祿豐村匯入南盤江,在石林縣境內全長57千米,徑流面積810平方千米。上游是舉世聞名的石林世界地質公園石林,下游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疊水風景區,沿江兩岸有四鄉二鎮12萬人口,是石林縣集灌溉、防洪、發電、城市生態環境調節為一體的多功能河流。 |
儒宗 | 儒宗 儒者的宗師。 漢 以后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 叔孫通 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 漢 家儒宗。”《漢書·蕭望之傳贊》:“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昔 昌黎 為 唐 儒宗。”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淵雅之才,研求經義,撰述辭章,蔚為一代儒宗文伯。”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 |
始末 | 始末 始末:單機游戲 始末:漢語詞語 始末 (漢語詞語)釋義:(名)(事情)從頭到尾的經過。 構成:并列式:始+末 例句:他把這件事情的始末對大家說了一遍。(作賓語) 近義詞:委曲、源委、原委、顛末、經過、通過、經歷 英文翻譯:beginning and end; the whole story ◎始末shǐmò (1) [beginning and end]∶[事情]從頭到尾的過程 事件的始末 李四爺見到 祁老人像見了親弟兄,把前前后后始末根由一口氣都說了出來。—— 老舍《四世同堂》 (2) [throughout]∶始終 始末不渝 (1).始終,首尾。 《晉書·謝安傳》:“ 安 雖受朝寄,然 東山 之志,始末不渝。” 唐 劉知幾 《史通·浮詞》:“夫人樞機之發,亹亹不窮,必有徐音足句,為其始末。” (2).首尾經過;底細。 《梁書·徐勉傳》:“既立墅舍,以乖舊業,陳其始末,無愧懷抱。” 《新唐書·武平一傳》:“ 日用 謝曰:‘吾不知,君能知乎?’ 平一 條舉始末,無留語。” 《紅樓夢》第一二○回:“ 賈政 昨晚也知 巧姐 的始末。”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 李四爺 見到 祈老人 ,像見了親弟兄,把前前后后,始末根由,一口氣都說了出來。” (3).猶生平。 宋 葉適 《參議朝奉大夫宋公墓志銘》:“ 枏 録公始末如此,題曰‘歷官次序’,來求銘,而其行事闕焉。” 《四庫全書總目·雜家五·石林燕語十卷考異一卷》“故 汪應辰 嘗作《石林燕語辨》而 成都 宇文紹奕 亦作考異以糾之”原注:“案: 紹奕 始末無考。 嘉定 中有樞密使 宇文紹節 ,疑其昆弟。” |
黝糾 | 黝糾 yǒu jiū 相連繞的樣子。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呂向 注:“林木相連繞貌。” 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為富人吳氏所有今一子尚幼山檢校于官》詩:“卻略巖岫杳,黝糾石床怪。” |
黝糾 | 黝糾 yǒu jiū 相連繞的樣子。 《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呂向 注:“林木相連繞貌。” 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小玲瓏巖竇益奇昔為富人吳氏所有今一子尚幼山檢校于官》詩:“卻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 |
撒尼族 | 撒尼族 世代居住于石林的彝族撒尼支(彝族的一個支系)、那深厚的文化和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與石林奇特 秀美的自然奇觀相輝映,更為這神奇的景觀倍添豐采。 |
梢殺 | 梢殺 shāo shā 梢殺(梢殺) 擊毀。《文選·宋玉<風賦>》:“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蹷石伐木,梢殺林莽。”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梢擊也。” 呂延濟 注:“言風聲如雷急而交錯,頓擊木石林莽。” |
梢殺 | 梢殺 shāo shā 梢殺(梢殺) 擊毀。《文選·宋玉<風賦>》:“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蹷石伐木,梢殺林莽。”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梢擊也。” 呂延濟 注:“言風聲如雷急而交錯,頓擊木石林莽。” |
桃源洞 | 桃源洞 (福建省永安市景區)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10公里、緊靠著205國道的栟櫚山中,面積37平方公里,因景區內有桃花澗而得名。宋李綱有詩云:“栟櫚百里遠沙溪,水石稱為小武夷”,故又有“小武夷”之稱。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已辟為游覽區,筑亭臺樓閣10余座。1987年,與鱗隱石林一起被評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一起被評為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以桃源洞口為軸心分為桃源洞、百丈巖、葛里、修竹灣、栟櫚潭等5個旅游景區,73處旅游景點。 桃源洞口實際是兩峰之間裂開的巨罅。一條桃花澗迂回曲折,穿過雙峰聳立的狹谷隘口,潺潺匯入沙溪。120米高的絕壁上有明萬歷年間舉人陳源湛所書“桃源洞口”四個大字,每字2米見方,下題七律《桃源洞》詩一首,右上端橫楔一塊10多米長的鯉魚石。 |
緒成 | 緒成 解釋 完成前人未竟之業。《新唐書·柳芳傳》:“肅宗詔芳與韋述綴輯吳兢所次國史,會述死,芳緒成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兩朝大典,雖為重事,以卿等才學述作之,固已比跡班馬矣。朕之淺陋,何所加損乎?其如擬準進艸緒成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花石之禍》:“此石至今臥其園榛莽中,乃子中翰君,欲緒成前志,終以懼禍未決也。” |
緒成 | 緒成 解釋 完成前人未竟之業。《新唐書·柳芳傳》:“肅宗詔芳與韋述綴輯吳兢所次國史,會述死,芳緒成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兩朝大典,雖為重事,以卿等才學述作之,固已比跡班馬矣。朕之淺陋,何所加損乎?其如擬準進艸緒成之。”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禨祥·花石之禍》:“此石至今臥其園榛莽中,乃子中翰君,欲緒成前志,終以懼禍未決也。” |
茅山 | 茅山 (江蘇句容茅山)茅山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南北約長10公里,東西約寬5公里,面積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中國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山上景點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云霧繚繞,氣候宜人,山上奇巖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靈泉圣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蔽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茅山主峰大茅峰似綠色蒼龍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372.5米。茅山風景區于1986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森林公園,批準為省甲級風景名勝區。同時,這里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據地,其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森林景觀、革命歷史觀融為一體,勝似仙境。 茅山總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九霄萬福宮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與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輝。 |
云南 | 云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云南,簡稱云(滇),省會昆明,位于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云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云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老撾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云南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是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說法是因位于“云嶺之南”而得名。 云南國土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4.1%,居全國第8位,總人口4770.5萬人(2016年),是中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下轄8個市、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 云南動植物種類數為全國之冠,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被譽為“有色金屬王國”,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有麗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龍雪山、洱海、滇池、撫仙湖、梅里雪山、普達措國家公園、噶丹松贊林寺、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旅游景點。 |
彩山 | 彩山 (山東省寧陽縣彩山)彩山在山東省寧陽縣蔣集鎮馬家莊(馬莊村)東面,位于北緯35°46’,東經116°30’,海拔384米,主峰分大寨 ,二寨。北峰坡緩南峰東面是石林,遠看有龜石 人臉 ,東西走向長達10公里,面積2.2萬畝。北依泰山,南偎曲阜,與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滬鐵路相距6公里,距濟南飛機場100公里,省道蒙館公路在彩山腳下穿過,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彩山北依泰山,南偎曲阜,處在同一條黃金旅游線上,間距均為40公里,與南京、北京的距離均為500公里。 |
攢叢 | 攢叢 叢聚。 南朝 梁 江淹 《閩中草木頌·栟櫚》:“異木之生,疑竹疑草,攢叢石逕,森蓯山道。” 唐 李適 《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詩:“石林上攢叢,金澗下明滅。” |
孤峻 | 孤峻 孤峻 孤岸嚴正。 宋 葉少蘊 《石林詩話》:“﹝ 杜正獻 ﹞立朝孤峻,凜然不可屈。”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方正》:“﹝ 李藩 ﹞材能不及 裴垍 ,孤峻頗后 韋貫之 ,然人物清整,亦其流也。” 清 姚鼐 《祭張少詹曾敞文》:“兩試翰林,辭成拔儁;遂至詹事,益持孤峻。” |
黃溪 | 黃溪 黃溪,湘江二級支流。源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郵亭圩廟門口村。這里距古城永州七十里,是柳宗元謫居永州十年中到過最遠的地方。黃溪水出陽明山后龍洞,蜿蜒西流七十里至黃江口,穿越福田鄉,過李家橋,再折而北至郵亭圩,轉梅溪洲入祁陽縣;經大忠橋、白水鎮,入湘江,全長百余公里,域及雙牌、零陵、祁陽三縣區,是湘江上游僅次于瀟水的一條支流。據《永州府志》載:“黃溪東屯之上,兩山對峙,怪石林立,為黃神山。山中泉壑為異,林木幽茜,猿鶴吟嘯之聲,時出空谷;山上有祠祀黃神。” |
近珰 | 近珰 jìn dāng 近珰(近璫) 皇帝寵信的太監。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四:“ 林文節 連為 開封府 南廟第一,廷試,皆屬以魁選, 仁宗 亦遣近璫伺其程文畢,先進呈。”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孝宗御制賜吳益》:“﹝ 孝宗 ﹞手書御札一聯云:‘稱此一天風月好,橘香酒熟待君來。’命近璫持此賜 益 。” |
廉節 | 廉節 廉節 釋義: (1).清廉有節操。《荀子·君道》:“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 (2).指清廉的節操。《史記·儒林列傳》:“其治官民皆有廉節,稱其好學。”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 太宗嘗論前宰相,以 質 循規矩、慎名器、持廉節為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山 左 汪灝 ,以侍讀督學山右,屏絕竿牘,廉節著聞。” |
龍宮 | 龍宮 (貴州龍宮風景區)龍宮位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境內,距黃果樹景區35千米,距安順市城區27千米,距貴陽116千米。 龍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最熱7月平均21.9℃,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宜旅游,夏季更是避暑休閑的旅游勝地。 龍宮景區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于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展示最為全面、集中的景區,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 黔地無閑草,龍宮多靈藥。龍宮植物亦是豐富,隨處可以尋覓到貴州的天然中草藥植物,數量達1200余種之多,如銀杏、木槿、十大功勞、高麗參、黨參、半夏、金銀花等,儼然是一座中草藥寶庫,令人稀奇。 龍宮景區擁有兩項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龍宮溶洞群”、天然輻射率最低的地方——“貴州龍宮風景名勝區”,擁有世界紀錄認證世界最大的植物漢字景觀——“龍”字田等瑰麗奇特的景觀。 |
模放 | 模放 mó fàng 模放 亦作“橅放”。模仿。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今人多取其已用字模放用之,偃蹇狹陋,盡成死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韶鳳石獸》:“《詩》曰:‘於論鼓鐘。’論者商度其制,而求以橅放之也。” 明 劉元卿 《賢奕編·達命》:“已而果出此題二章,皆模放前作。” |
散流 | 散流 sàn liú 散流 (1).液體四散而流。 三國 魏 鍾會 《蒲萄賦》:“滋澤膏潤,入口散流。” 晉 謝安 《蘭亭詩》之一:“逈霄垂霧,凝泉散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山有涌泉北流,畜之以為陂,陂塘方二里,陂水散流。” (2).流散。 宋 蘇軾 《和劉京兆石林亭之作》序:“石本 唐 苑中物,散流民間, 劉 購得之。” |
雄觀 | 雄觀 xiónɡ ɡuān 雄觀(雄觀) 猶壯觀。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兩山相對,遂為一時雄觀。” 雄偉的樓觀。 宋 朱熹 《行視武夷精舍作》詩:“上有蒼石屏,百仞聳雄觀。” |
正兵 | 正兵 (1).指擺開陣勢正面作戰的軍隊。對“奇兵”而言。《尉繚子·勒卒令》:“正兵貴先,奇兵貴后。” 宋 蘇洵 《權書上·攻守》:“吾觀古之善用兵者,一陣之間尚猶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勝。” 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正兵法度森嚴,無隙可乘,誰敢邀堂堂而擊正正,以取滅亡之禍歟?” (2).正規部隊;主力部隊。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一:“又須分正兵三四千人屯守,積蓄芻糧。”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 寶元 康定 間, 元昊 初叛, 契丹 亦以重兵壓境。時承平久,三路正兵寡弱,乃詔各籍其民,不問貧富,三丁取一,為鄉弓手。已而 元昊 寇 陜西 , 劉平 、 石元孫 等敗沒,死者以萬計,正兵益少。”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臣﹞應督率 額勒登保 、 德楞泰 等,合剿 徐天德 、 冷天祿 二賊為正兵,而以 七十五 觀成 所剿之 夔州 賊、 富成 所剿之 保寧 賊,兩路為偏師。” |
類帖 | 類帖 即法帖。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 王國維 《校松江本》:“ 明 正統 初, 吉水 楊政 得 葉石林 所摹 皇象 章草本,刊石于 松江 。又以 宋仲溫 所摹者補其闕字。 明 季類帖亦翻刊之。” |
近璫 | 近珰 jìn dāng 近珰(近珰) 皇帝寵信的太監。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四:“ 林文節 連為 開封府 南廟第一,廷試,皆屬以魁選, 仁宗 亦遣近珰伺其程文畢,先進呈。”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孝宗御制賜吳益》:“﹝ 孝宗 ﹞手書御札一聯云:‘稱此一天風月好,橘香酒熟待君來。’命近珰持此賜 益 。” |
霧淞 | 霧淞 (自然現象)在寒冷的天氣,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在風中飄蕩,當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樹枝等物時,不斷的積累,凍結,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霧凇”。 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過冷水滴就可形成,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并稱為中國四大奇景。 |
廉節 | 廉節 廉節 釋義: (1).清廉有節操。《荀子·君道》:“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 (2).指清廉的節操。《史記·儒林列傳》:“其治官民皆有廉節,稱其好學。”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 太宗嘗論前宰相,以 質 循規矩、慎名器、持廉節為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山 左 汪灝 ,以侍讀督學山右,屏絕竿牘,廉節著聞。” |
綵山 | 彩山 (山東省寧陽縣彩山)彩山在山東省寧陽縣蔣集鎮馬家莊(馬莊村)東面,位于北緯35°46’,東經116°30’,海拔384米,主峰分大寨 ,二寨。北峰坡緩南峰東面是石林,遠看有龜石 人臉 ,東西走向長達10公里,面積2.2萬畝。北依泰山,南偎曲阜,與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滬鐵路相距6公里,距濟南飛機場100公里,省道蒙館公路在彩山腳下穿過,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彩山北依泰山,南偎曲阜,處在同一條黃金旅游線上,間距均為40公里,與南京、北京的距離均為500公里。 |
雄觀 | 雄觀 xiónɡ ɡuān 雄觀(雄觀) 猶壯觀。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兩山相對,遂為一時雄觀。” 雄偉的樓觀。 宋 朱熹 《行視武夷精舍作》詩:“上有蒼石屏,百仞聳雄觀。” |
黃溪 | 黃溪 黃溪,湘江二級支流。源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郵亭圩廟門口村。這里距古城永州七十里,是柳宗元謫居永州十年中到過最遠的地方。黃溪水出陽明山后龍洞,蜿蜒西流七十里至黃江口,穿越福田鄉,過李家橋,再折而北至郵亭圩,轉梅溪洲入祁陽縣;經大忠橋、白水鎮,入湘江,全長百余公里,域及雙牌、零陵、祁陽三縣區,是湘江上游僅次于瀟水的一條支流。據《永州府志》載:“黃溪東屯之上,兩山對峙,怪石林立,為黃神山。山中泉壑為異,林木幽茜,猿鶴吟嘯之聲,時出空谷;山上有祠祀黃神。” |
類帖 | 類帖 即法帖。名家書法的拓本或印本。 王國維 《校松江本》:“ 明 正統 初, 吉水 楊政 得 葉石林 所摹 皇象 章草本,刊石于 松江 。又以 宋仲溫 所摹者補其闕字。 明 季類帖亦翻刊之。” |
龍宮 | 龍宮 (貴州龍宮風景區)龍宮位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境內,距黃果樹景區35千米,距安順市城區27千米,距貴陽116千米。 龍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最熱7月平均21.9℃,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宜旅游,夏季更是避暑休閑的旅游勝地。 龍宮景區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于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展示最為全面、集中的景區,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 黔地無閑草,龍宮多靈藥。龍宮植物亦是豐富,隨處可以尋覓到貴州的天然中草藥植物,數量達1200余種之多,如銀杏、木槿、十大功勞、高麗參、黨參、半夏、金銀花等,儼然是一座中草藥寶庫,令人稀奇。 龍宮景區擁有兩項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龍宮溶洞群”、天然輻射率最低的地方——“貴州龍宮風景名勝區”,擁有世界紀錄認證世界最大的植物漢字景觀——“龍”字田等瑰麗奇特的景觀。 |
霧淞 | 霧淞 (自然現象)在寒冷的天氣,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在風中飄蕩,當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樹枝等物時,不斷的積累,凍結,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霧凇”。 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過冷水滴就可形成,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并稱為中國四大奇景。 |
攢叢 | 攢叢 叢聚。 南朝 梁 江淹 《閩中草木頌·栟櫚》:“異木之生,疑竹疑草,攢叢石逕,森蓯山道。” 唐 李適 《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見贈》詩:“石林上攢叢,金澗下明滅。” |
斑子 | 斑子 虎的別名 ㄅㄢ ㄗㄧˇ 斑子 卷四二八引 唐戴孚 《廣異記·斑子》:“中夜,有二虎欲至其所,山魈下樹,以手撫虎頭曰:‘斑子,我客在,宜速去也。’二虎遂去。” 清 金志章 《岔道射虎行為李守戎作》詩:“須髯蝟磔氣勃發,直視斑子如跛羊。” (2).指河豚。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今 浙 人食河豚始于上元前……柳絮時,人已不食,謂之斑子。”參見“ 斑魚 ”。 |
冰炭不相容 | 冰炭不相容【解釋】冰:冰塊;炭:炭火。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并存。【出處】宋·陸游《寄題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詩:“君不見,牛奇章與李衛公,一生冰炭不相容。”【示例】有一派人說:革命和文學是~的,這兩個東西根本不能并立。 ◎郭沫若《革命與文學》【近義詞】冰炭不同器、水火不容【反義詞】和平共處【語法】復句式;作分句;形容對立的事物 |
敕局 | 敕局 chì jú 宋時內廷承旨撰制法律條例的機構。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九:“ 政和末,李彥章 為御史,言士大夫多作詩,有害經術,自陶淵明至李杜皆遭詆斥,詔送敕局立法。” |
腐脅 | 腐脅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下:“凡溺於酒者,往往以 嵇 阮 為例,濡首腐脅,亦何恨於死邪。”參見“ 腐脅疾 ”。 |
薦導 | 薦導 薦引。《舊唐書·嚴武傳》:“﹝ 嚴武 ﹞初為 劍南 節度使,舊相 房琯 出為管內刺史, 琯 於 武 有薦導之恩, 武 驕倨,見 琯 略無朝禮,甚為時議所貶。” 宋 蘇轍 《三論舉臺官札子》:“若非大臣進擬或密有薦導,陛下何緣知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 溥 寬厚,喜薦導后進。” |
鯨騫 | 鯨騫 jīng qiān 鯨騫(鯨騫) 像鯨魚舉頭那樣聳起。形容形勢奇偉。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記》:“亭下怪石林立,鯨騫獸伏,競為奇狀。” |
靖深 | 靖深 jìng shēn 指靜穆深沉。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文同﹞為人靖深,超然不攖世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柳宗元》:“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厲靖深不及也。” |
口語 | 口語 口語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kǒu yǔ,指口頭言語;泛指言論或議論。見《說郛》卷七五引 宋葉夢得《石林家訓》:“溺妻妾之私,以~相諜。” |
昆明 | 昆明 昆明,云南省轄下地級市,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云南省省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游、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市為山原地貌。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巖地貌,溶巖盆地有石林壩子。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278天,氣候宜人。昆明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兩岸風光綺麗。由于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別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調節著溫濕度,使這里空氣清新、天高云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 昆明開放而時尚,濃縮了云南的區位優勢,從兩千多年前的“南方絲綢之路”到開放的昆明一直是東亞大陸與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及政治聯系的陸路樞紐。“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使昆明成為中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3名。 |
蠟本 | 蠟本 là běn 蠟本(蠟本) 以蠟涂絹,臨摹原畫,稱“蠟本”。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江干初雪圖》真跡,藏 李邦直 家, 唐 蠟本。世傳為 摩詰 所作,末有 元豐 間 王禹玉 ……七人題詩。” 宋 米芾 《畫史》:“ 潁州 公庫 顧愷之 《維摩百補》,是 唐 杜牧之 摹寄 潁 守本者……余與 潁 簽善,托尋善工摹,須切記似,凡三寄蠟本,無一筆似者。” |
廉遜 | 廉遜 lián xùn 廉遜(廉遜) 遜讓。《晉書·劉寔傳》:“以世多進趣,廉遜道闕,乃著《崇讓論》以矯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九:“臣與 公著 同被召, 公著 固辭得請,而臣獨就職,是 公著 廉遜而臣無愧恥也。” |
龍綸 | 龍綸 (龍綸) 圣旨,詔旨。 南唐 李中 《獻喬侍郎》詩:“人間傳鳳藻,天上演龍綸。”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五:“忽蒙 舜 日龍綸召,便侍 堯 天佛會觀。”《石林燕語》卷二作“龍輪”。參見“ 龍綍 ”。 |
抹階 | 抹階 mǒ jiē 抹階(抹階) 抹掉已辭免的官階。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一》:“抹階,辭免除授之故事也。學士院辭免除授賜詔,皆留其章。 葉石林 曰:‘今降批表,院中用紙連其章,后書省表具之字,必長作表字,傍一瞥(撇)通其章階位上,謂之抹階,若使不復用舊銜意。’” |
密學 | 密學 【拼音】mì xué 【注音】 【條目】 密學(密學) 【引證解釋】 樞密直學士的簡稱。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每吏部尚書補外,除龍圖閣學士,戶部以下五曹,則除樞密直學士,相呼謂之密學。”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四:“ 戚密學 綸 初筮仕知 太和縣 ,里俗險悍,喜構虛訟,公至,以術漸摩。” |
冥密 | 冥密 míng mì 冥密 深幽茂密。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六:“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