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什么俗的詞語
什么時什么俗的詞語,常見的有:違時絕俗、憤時疾俗、阿時趨俗、憤時嫉俗、救時厲俗、憫時悼俗、匡時濟俗、憫時病俗、順時隨俗。
什么時什么俗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違時絕俗 | 違時絕俗【解釋】違背世俗常情,與眾不同。【出處】《后漢書·獨行傳·范冉》:“冉好違時絕俗,為激詭之行。” |
憤時疾俗 | 憤時疾俗【解釋】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出處】《明史·姜士昌傳》:“居恒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示例】望溪同時友戴潛虛先生……~之作尤多。 ◎清·方宗誠《〈桐城文錄〉序》 |
阿時趨俗 | 阿時趨俗【解釋】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出處】惲代英《再復畢幾庵書》:“故辦雜志者,當研究社會心理。然此決非阿時趨俗,只以順其勢而利導之耳。”【近義詞】愛素好古【反義詞】我行我素【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迎合世俗和時尚 |
憤時嫉俗 | 憤:憤恨,不滿;嫉:憎惡,仇恨;俗:世俗。痛恨、憎惡腐朽、黑暗的社會現狀 |
救時厲俗 | 救時厲俗【解釋】匡救時弊,糾正風氣。 |
憫時悼俗 | 同“憫時病俗 ”。 |
匡時濟俗 | 匡時濟俗【解釋】匡:糾正;濟:救助。拯救社會時局和風氣,使之歸于正道。【出處】唐·元稹《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征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 |
憫時病俗 | 憫時病俗【解釋】指憂慮時俗。【出處】宋·曾鞏《答李訟書》:“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示例】如仆輩雖念此痛癢相關,不能無~之意。 ◎明·唐順之《答馮午山提學書》【語法】聯合式;作定語;指憂慮時俗 |
順時隨俗 | 順時隨俗【解釋】順應時勢,隨從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