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位什么臣的詞語
什么位什么臣的詞語,常見的有:五位君臣。
什么位什么臣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五位君臣 | 五位君臣 五位君臣,佛教禪宗曹洞宗的教義和教學方法。用“正”(體、空、真、理凈)、“偏”(用、有、俗、事染)、“兼”(非正非偏,亦即中道)三個概念,配以“君”、“臣”之位,用以分析佛教真如與其派生之世界萬有的關系;亦用作教授不同對象的方法。共有五種,但名目不很一致。據《人天眼目》卷三:(1)正位,即是君位。指真如本體,“本來無物”。(2)偏位,即是臣位。指萬有事相。(3)偏中正,即“臣向君”。指唯見真如, 不見事相,“舍事入理”。(4)正中偏, 即“君視臣”。指唯見事相, 不見真如,“背理就事”。(5)兼帶, 即“君臣合道”。指將體用、真俗、理事、凈染等統一起來, 不要偏于一邊。同書, 另列五位功勛圖:(1)正中偏, 即君位;(2)偏中正, 即臣位;(3)正中來,即君視臣;(4)兼中至,即臣向君;(5)兼中到,即君臣合。含義大體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