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什么之什么的詞語
方什么之什么的詞語,常見的有:方外之士、方外之人、方寸之地、方便之門、方外之學、方聞之士。
方什么之什么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方外之士 | 方外之士 方外之士是個成語,原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方外之人 | 方外之人【解釋】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出處】《莊子·大宗師》:“彼游方之外者也。”【示例】侄女出家多年,乃~,豈可擅離此庵。尚求伯母原諒。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六回【近義詞】方外之士【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僧道 |
方寸之地 | 方寸之地【解釋】指心。【出處】《列子·仲尼篇》:“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示例】尋省遭罹,萬重不幸。~,自不能言;求人見諒,豈復容易? ◎唐·劉禹錫《上杜司徙啟》【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心 |
方便之門 | 方便之門【解釋】方便:本佛家語,指靈活對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門徑,后指給人方便的門路。【出處】唐·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維摩見柄,蓋申方便之門;道安謝歸,思遠朝廷之事。”【示例】誰想巡捕老爺大開~,放俺還俗,便成配偶。 ◎明·馮惟敏《僧尼共祀》第四折【近義詞】終南捷徑【反義詞】山窮水盡、走頭無路【語法】偏正式;作賓語;與“開”連用 |
方外之學 | 指佛學。 |
方聞之士 | 方聞:有道而博聞。有道而博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