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什么主什么的詞語
唯什么主什么的詞語,常見的有: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美主義。
唯什么主什么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唯物主義 | 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即唯物派,馬克思主義認為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它是哲學里關于本體論的一種基本觀點。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而客觀世界獨立于意識之外,主觀能動性區別于其它生命意識。 唯物論,哲學理論,肯定世界的基本組成為物質,物質形式與過程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持著只有事實上的物質才是存在的實體的這一種觀點,并且被認為是物理主義的一種形式。該理論的基礎,所有的實體(和概念)都是物質的一種構成或者表達,并且,所有的現象(包括意識)都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了意識,而意識則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生理反應,也就是有機物形成的對物質的反應。因此,物質是唯一事實上存在的實體。作為一個理論體系,唯物主義屬于一元本體論,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論或多元論為基礎的本體論,作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解釋,它是唯心主義的一個對立面。 唯物主義有機械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機械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各個個體組成的,如同各種機械零件組成一個大機器,不會變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永遠處于運動與變化之中,它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機械唯物論的代表人物:費爾巴哈、赫拉克利特、培根等;辯證唯物論的代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 |
唯心主義 | 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同唯物主義相對立的哲學思想體系。唯心主義的基本含義,是在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這個哲學基本問題上,認為精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物質是精神的產物。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表現形式: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獨立存在著一種客觀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萬物是由它產生(派生)出來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國的朱熹、古希臘的柏拉圖和德國的黑格爾等。主觀唯心主義是把人的主觀精神(意識、觀念等)作為認識世界的出發點,存在主觀精神之中的是認知上的世界,是主觀精神的產物,而并非真正客觀上的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的陸九淵和王守仁,英國的貝克萊和德國的費希特等。 |
唯美主義 | 唯美主義 唯美主義(英語:aestheticism)主張藝術哲學應獨立于所有哲學之外,藝術只能以藝術自身的標準來評判。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為:藝術的使命在于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相反,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他們如癡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并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