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樂章集》注“正平調”。《太和正音譜》注“大石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趙令畤詞名《思越人》,李元膺詞名《思佳客》。賀鑄詞有“剪刻朝霞釘露盤”句,名《剪朝霞》。韓淲詞有“只唱驪歌一疊休”句,名《驪歌一疊》。盧祖皋詞有“人醉梅花臥未醒”句,名《醉梅花》。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鷓鴣天詞牌名古詩詞(945首)
121
《鷓鴣天(采蓮曲)》 宋·丘崈
兩兩維舟近柳堤。
菱歌迤邐過前溪。
曲中自訴衷腸事,岸上行人那得知。
金齒屐,翠云篦。
女蘿為帶蕙為衣。
惜花貪折歸時晚,急漿相呼入翠微。
122
《鷓鴣天(送春)》 宋·趙長卿
只慣嬌癡不慣愁。
離情渾不掛眉頭。
可憐惱盡尊前客,卻趁東風上小舟。
真個去,不忄欠留。
落花流水一春休。
自憐不及春江水,隨到滕王閣下流。
124
《鷓鴣天》 宋·辛棄疾
石壁云積漸高。
溪聲繞屋幾周遭。
自從一兩花零亂,卻愛微風草動搖。
呼玉友,薦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認是翁來卻過橋。
127
《鷓鴣天》 宋·辛棄疾
困不成眠奈夜何。
情知歸未轉愁多。
暗將往事思量遍,誰把多情惱亂他。
些底事,誤人哪。
不成真個不思家。
嬌癡卻妒香香睡,喚起醒松說夢些。
129
《鷓鴣天(元夕不出)》 宋·姜夔
憶昨天街預賞時。
柳慳梅小未教知。
而今正是歡游夕,卻怕春寒自掩扉。
簾寂寂,月低低。
舊情惟有絳都詞。
芙蓉影暗三更后,臥聽鄰娃笑語歸。
130
《鷓鴣天》 宋·晁公武
笑擘黃柑酒半醒。
玉壺金斗夜生冰。
開窗盡見千山雪,雪未消時月正明。
蘭燼短,麝煤輕。
畫樓鐘鼓已三更。
倚欄誰唱清真曲,人與梅花一樣清。
133
《鷓鴣天》 宋·晏幾道
題破香箋小砑紅。
詩篇多寄舊相逢。
西樓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細細風。
花不盡,柳無窮。
別來歡事少人同。
憑誰問取歸云信,今在巫山第幾峰。
135
《鷓鴣天》 宋·晏幾道
小玉樓中月上時。
夜來惟許月華知。
重簾有意藏私語,雙燭無端惱暗期。
傷別易,恨歡遲。
歸來何處驗相思。
沈郎春雪愁消臂,謝女香膏懶畫眉。
137
《鷓鴣天》 宋·李之儀
收盡微風不見江。
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來好處輸閑地,堪嘆人生有底忙。
心既遠,味偏長。
須知粗布勝無裳。
從今認得歸田樂,何必桃源是故鄉。
138
《鷓鴣天》 宋·晁端禮
紅紫飄零綠滿城。
春風于此獨留情。
誰將十幅吳綾被,撲向熏籠一夜明。
風不定,雨初晴。
曉來苔上拾殘英。
連教貯向鴛鴦枕,猶有余香入夢清。
139
《鷓鴣天》 宋·晁端禮
不得目睹盛事,姑詠所聞萬一而已
霜壓天街不動塵。
千官環珮賀成禋。
三竿閶闔樓邊日,五色蓬萊頂上云。
隨步輦,卷香裀。
六宮紅粉倍添春。
樂章近與中聲合,一片仙韶特地新。
寓理
140
《鷓鴣天》 宋·晁端禮
數騎飛塵入鳳城。
朔方諸部奏河清。
圜扉木索頻年靜,大晟簫韶九奏成。
流協氣,溢歡聲。
更將何事卜升平。
天顏不禁都人看,許近黃金輦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