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金詞注“中呂調”。曹冠詞名《喜朝天》,越長卿詞名《柳長春》,《鳴鶴馀音》詞名《踏雪行》。曾覿、陳亮詞添字者,名《轉調踏莎行》。
雙調小令,《張子野詞》入“中呂宮”。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韻。四言雙起,例用對偶。又有《轉調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踏莎行詞牌名古詩詞(305首)
41
《踏莎行(櫻桃詞)》 宋·劉辰翁
珠壓相于,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誰家語。
梢頭結取一番愁,玉簫不會雙雙侶。
風送流鶯,前歌后舞。
并桃欲吐含來住。
雙飛燕子自相銜,會教唇舌調鸚鵡。
(李商隱詩:“流鶯猶故在,爭得諱含來。
”)
44
《踏莎行(題草窗詞卷)》 宋·詹玉
白石飛仙,紫霞凄調。
斷歌人聽知音少。
幾番幽夢欲回時,舊家池館生青草。
風月交游,山川懷抱。
憑誰說與春知道。
空留離恨滿江南,相思一夜蘋花老。
46
《踏莎行》 宋·晏幾道
綠徑穿花,紅樓壓水。
尋芳誤到蓬萊地。
玉顏人是蕊珠仙,相逢展盡雙蛾翠。
夢草閑眠,流觴淺醉。
一春總見瀛洲事。
別來雙燕又西飛,無端不寄相思字。
48
《芳洲泊(踏莎行)》 宋·賀鑄
露葉棲螢,風枝裊鵲。
水堂離燕褰珠箔。
一聲橫玉吹流云,厭厭涼月西南落。
江際吳邊,山侵楚角。
蘭橈明夜芳洲泊。
殷勤留語采香人,清尊不負黃花約。
49
《踏莎行》 宋·陳師道
紅上花梢,風傳梅信。
青春欲動群芳競。
林聲鳥語帶余寒,江光野色開游徑。
乍雨還晴,暄寒不定。
重門深院簾帷靜。
又還日日喚愁生,到誰準擬風流病。
51
《踏莎行(早春即事)》 宋·毛滂
階影紅遲,柳苞黃遍。
纖云弄日陰晴半。
重簾不卷篆香橫,小花初破春叢淺。
鳳繡猶重,鴨爐長暖。
屏山翠入江南遠。
醉輕夢短枕閑欹,綠窗窈窕風光轉。
52
《踏莎行(謝人寄梅花)》 宋·周紫芝
鵲報寒枝,魚傳尺素。
晴香暗與風微度。
故人還寄隴頭梅,憑誰為作梅花賦。
柳外朱橋,竹邊深塢。
何時卻向君家去。
便須倩月與徘徊,無人留得花常住。
53
《踏莎行》 宋·蔡伸
珮解江皋,魂消南浦。
人生惟有別離苦。
別時容易見時難,算來卻是無情語盡載席上語。
百計留君,留君不住。
留君不住君須去。
望君頻問夢中來,免教腸斷巫山雨。
54
《踏莎行(贈光嚴道人)》 宋·蔡伸
玉質孤高,天姿明慧。
了無一點塵凡氣。
白蓮空殿鎖幽芳,亭亭獨占秋光里。
一切見聞,不可思議。
我今有分親瞻禮。
愿垂方便濟眾生,他時同赴龍華會。
55
《踏莎行》 宋·張掄
割斷凡緣,心安神定。
山中采藥修身命。
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處黃精盛。
百味甘香,一身清凈。
吾生可保長無病。
八珍五鼎不須貪,葷_濁亂人情性。
夏天
56
《踏莎行(送別劉子思)》 宋·張孝祥
古屋叢祠,孤舟野渡。
長年與客分攜處。
漠漠愁陰嶺上云,蕭蕭別意溪邊樹。
我已北歸,君方南去。
天涯客里多岐路。
須君早出瘴煙來,江南山色青無數。
57
《踏莎行》 宋·王炎
木落天寒,年華又暮。
老來多病須調護。
詩編酒_總無緣,閑中贏得_騰睡。
塵暗犀梳,香消翠被。
悄無音信來青羽。
新愁正上自眉峰,黃昏庭院瀟瀟雨。
58
《踏莎行(賦木犀)》 宋·辛棄疾
弄影闌干,吹香巖谷。
枝枝點點黃金粟。
未堪收拾付薰爐,窗前且把《離騷》讀。
奴仆葵花,兒曹金菊。
一秋風露清涼足。
傍邊只欠個姮娥,分明身在蟾宮宿。
59
《踏莎行(懷葉八十推官)》 宋·陳亮
書冊如仇,舊游渾諱。
有懷不斷人應異。
千山上去夢魂輕,片帆似下蠻溪水。
已共酒杯,長堅海誓。
見君忽忘花前醉。
從來解事苦無多,不知解到毫芒未。
60
《踏莎行》 宋·盧炳
雅淡容儀,溫柔情性。
偏伊賦得多風韻。
明眸剪水玉為肌,鳳鞋弓小金蓮襯。
相見雖頻,歡娛無定。
蠻箋寫了憑誰問。
堅心好事有成時,須教人道都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