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云:“《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詞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唐教坊曲。《碧雞漫志》卷四:“《脞說》稱起于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當時,非也。”又稱:“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虞美人詞牌名古詩詞(426首)
61
《虞美人》 唐·閻選
粉融紅膩蓮房綻,臉動雙波慢。
小魚銜玉鬢釵橫,石榴裙染象紗輕,轉娉婷¤
偷期錦浪荷深處,一夢云兼雨。
62
《虞美人》 宋·蔡伸
鸞屏繡被香云擁。
平帖幽閨夢。
覺來重試古龍涎。
深炷玉爐、燒氣不燒煙。
匆匆人去三更也。
月到回廊下。
出門無語送郎時。
淚共一天風露、濕羅衣。
63
《虞美人(姑蘇畫蓮)》 宋·韓淲
西湖十里孤山路。
猶記荷花處。
翠莖紅蕊最關情。
不是薰風、吹得晚來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膩嬌相倚。
棹歌聲緩采香歸。
如夢如酲、新月照漣漪。
64
《虞美人》 宋·晏幾道
飛花自有牽情處。
不向枝邊墜。
隨風飄蕩已堪愁。
更伴東流流水、過秦樓。
樓中翠黛含春怨。
閑倚闌干見。
遠彈雙淚惜香紅。
暗恨玉顏光景、與花同。
65
《虞美人》 宋·晏幾道
秋風不似春風好。
一夜金英老。
更誰來憑曲闌干。
惟有雁邊斜月、照關山。
雙星舊約年年在。
笑盡人情改。
有期無定是無期。
說與小云新恨、也低眉。
66
《虞美人》 宋·晏幾道
一弦彈盡仙韶樂。
曾破千金學。
玉樓銀燭夜深深。
愁見曲中雙淚、落香襟。
從來不奈離聲怨。
幾度朱弦斷。
未知誰解賞新音。
長是好風明月、暗知心。
68
《虞美人(三之一)》 宋·秦觀
高城望斷塵如霧。
不見聯驂處。
夕陽村外小灣頭。
只有柳花無數。
送歸舟。
瓊枝玉樹頻相見。
只恨離人遠。
欲將幽事寄青樓。
爭奈無情江水、不西流。
69
《虞美人》 宋·向子諲
以送之。
時正之被召
淮陽堂上曾相對。
笑把姚黃醉。
十年離亂有深憂。
白發蕭蕭同見、渚江秋。
履聲細聽知何處。
欲上星辰去。
清寒初溢暮云收。
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72
《虞美人》 宋·王千秋
琵琶弦畔春風面。
曾向尊前見。
彩云初散燕空樓。
蕭寺相逢各認、兩眉愁。
舊時曲譜曾翻否。
好在曹綱手。
老來心緒怯么弦。
出塞移船莫遣、到愁邊。
74
《虞美人》 宋·沈端節
暮云衰草連天遠。
不記離人怨。
可憐無處不關情。
夢斷孤鴻哀怨、兩三聲。
恨眉醉眼何時見。
夜夜相思遍。
梧桐葉落候蛩秋。
唯有一江煙雨、替人愁。
75
《虞美人》 宋·張孝祥
清宮初入韶華管。
宮葉秋聲滿。
滿庭芳草月嬋娟。
想見明朝喜色、動天顏。
持杯滿勸龍頭客。
榮遇時難得。
詞源三峽瀉瞿塘。
便是醉中空去、也無妨。
76
《虞美人》 宋·黃機
十年不作湖湘客。
亭堠催行色。
淺山荒草記當時。
筱竹籬邊羸馬、向人嘶。
書生萬字平戎策。
苦淚風前滴。
莫辭衫袖障征塵。
自古英雄之楚、又云之秦。
77
《虞美人》 宋·劉辰翁
天香國色辭脂粉。
肯愛紅衫嫩。
翛然自取玉為衣。
似是銀河水皺、織成機。
寒欺薄薄春無力。
月浸霓裳濕。
一窠香雪世間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時。
(白疊羅)
78
《虞美人(臨安客店)》 宋·向滈
酒闌欹枕新涼夜。
斷盡人腸也。
西風吹起許多愁。
不道沉腰潘鬢、不禁秋。
如今病也無人管。
真個難消遣。
東鄰一笑直千金。
爭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79
《虞美人》 宋·文玨
歌唇乍啟塵飛處。
翠葉輕輕舉。
似通舞態逞妖容。
嫩條纖麗玉玲瓏。
怯秋風。
虞姬珠碎兵戈里。
莫認埋魂地。
只應遺恨寄芳叢。
露和清淚濕輕紅。
古今同。
80
《虞美人》 唐·顧夐
曉鶯啼破相思夢,簾卷金泥鳳。
宿妝猶在酒初醒,翠翹慵整倚云屏,轉娉婷¤
香檀細畫侵桃臉,羅袂輕輕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