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云:“《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詞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唐教坊曲。《碧雞漫志》卷四:“《脞說》稱起于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當時,非也。”又稱:“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虞美人詞牌名古詩詞(426首)
243
《虞美人(送趙達夫)》 宋·辛棄疾
一杯莫落吾人后。
富貴功名壽。
胸中書傳有余香。
看寫蘭亭小字、記流觴。
問誰分我漁樵席。
江海消閑日。
看君天上拜恩濃。
卻恐畫樓無處、著東風。
245
《虞美人》 宋·程垓
輕紅短白東城路。
憶得分襟處。
柳絲無賴舞春柔。
不系離人只解、系離愁。
如今花謝春將老。
柳下無人到。
月明門外子規啼。
喚得人愁爭似、喚人歸。
246
《虞美人》 宋·程垓
輕紅短白東城路。
憶得分襟處。
柳絲無賴舞春柔。
不系離人只解、系離愁。
如今花謝春將老。
柳下無人到。
月明門外子規啼。
喚得人愁爭似、喚人歸。
247
《虞美人(寄人覓梅)》 宋·陳三聘
融融睡覺東風息。
行到溪亭側。
一枝梅玉似人人。
索笑依然消瘦、不禁春。
相逢試問情多少。
應怪山翁老。
翠羅高護結花鄰。
一任余芳爭學、捧心顰。
248
《虞美人》 宋·陳三聘
天公意向人情滿。
燈月教同看。
中秋雖是十分明,不比今宵處處、有華燈。
艷桃秾李歌闌后。
更醉青樓酒。
不妨飲盡玉東西。
橫笛聲中春色、要君知。
249
《虞美人》 宋·陳三聘
飛瓊曉壓梅枝重。
酒面羊羔凍。
誰將縞帶逐車翻。
明月秦樓昨夜、不勝寒。
何須卷起重簾幕。
愁怕春羅薄。
玉杯持勸醉厭厭。
無奈有人籠袖、出香尖。
250
《虞美人(紅木犀)》 宋·陳三聘
乾紅翦碎煩纖玉。
相并黃金粟。
漢宮素面說明妃。
馬上秋風應解、著燕支。
黃昏小樹堪愁絕。
不比梅花月。
滿天風露透肌涼。
插取雙枝歸去、是誰香。
251
《虞美人》 宋·石孝友
醉尋芳草城頭路。
底事頻凝佇。
麗譙直下小層樓。
鴛瓦重重勻砌、幾重愁。
睡紅顰翠春風面。
咫尺無由見。
從教笑語落檐楹。
圖得香閨依約、認郎聲。
252
《虞美人》 宋·石孝友
月娥弄影當窗照。
疑是巫山曉。
芙蓉帳里睡魂驚。
淺拂輕勻猶恐、已天明。
高樓未放梅花弄。
卻就鴛衾擁。
舞腰纖瘦不禁春。
恣意任郎撩亂、一梳云。
253
《虞美人(詠水_花)》 宋·張鎡
妝濃未試芙蓉臉。
卻扇涼猶淺。
粉輕紅裊一生嬌。
風外細香時伴、濕云飄。
雙飛屬玉來還去。
誰識幽閑趣。
莫教疏雨黃昏。
已是不禁秋色、怕銷魂。
254
《虞美人》 宋·姜夔
摩挲紫蓋峰頭石。
上瞰蒼_立。
玉盤搖動半_花。
花樹扶疏一半、白云遮。
盈盈相望無由摘。
惆悵歸來屐。
而今仙跡杳難尋。
那日青樓曾見、似花人。
257
《虞美人(送周監稅)》 宋·郭應祥
周郎素蘊平戎略。
聊此司征榷。
他人兩載已辭難。
君獨三年、只作一朝看。
紫萸黃菊重陽后。
木落秋容瘦。
休斟別酒慘離裾。
戚畹如今、個個有新除。
259
《虞美人(代兒壽黃靖州)》 宋·韓淲
曉來一陣催花雨。
正桃李、橫塘處。
笙歌簾幕燕鶯喧。
春在人間不老、谷城仙。
瀟湘圖畫迎千騎。
襦袴歡聲起。
功名風虎慶云龍。
更看萬釘橫帶、系金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