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唐教坊曲名。《宋史·樂志》:女弟子舞隊名。《尊前集》注“中呂宮”。《宋史·樂志》亦“中呂宮”。《正音譜》注“正宮”。唐蘇鄂《杜陽雜編》云:“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孫光憲《北夢瑣言》云:“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绹命溫庭筠新撰進之。”《碧雞漫志》云:“今《花間集》溫詞十四首是也。”
按溫詞有“小山重疊金明滅”句,名《重疊金》。南唐李煜詞名《子夜歌》,一名《菩薩鬘》。韓淲詞有“新聲休寫花間意”句,名《花間意》。又有“風前覓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斷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并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唐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見《詞譜》卷五引)據此,知其調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開元時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可能這種舞隊前后不止一次輸入中國。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情調由緊促轉低沉,歷來名作最多。
菩薩蠻詞牌名古詩詞(837首)
681
《菩薩蠻(熏沈)》 宋·侯置
黃姑青女交相忌。
眼看塵土占芳蕊。
急埽滿闌金。
小奩熏水沈。
博山銀葉透。
濃馥穿羅袖。
猶欲問鴻都。
太真安穩無。
682
《菩薩蠻(來夢)》 宋·侯置
午庭栩栩花間蝶。
翅添金粉穿瓊葉。
曾見羽衣黃。
瑤臺淡薄妝。
醒來魂欲斷。
摻摻芳英滿。
夢里尚偷香。
何堪秋夜長。
683
《菩薩蠻(寫真)》 宋·侯置
霓裳舞罷難留住。
湘裙緩若輕煙去。
動是隔年期。
生綃傅艷姿。
精神渾似舊。
碧暗黃金瘦。
永夜對西窗。
何緣襟袖香。
684
《菩薩蠻(怨別)》 宋·侯置
揉香嗅蕊朝還暮。
無端卻被西風誤。
底死欲留伊。
金塵蔌蔌飛。
茂陵頭已白。
新聘誰相得。
耐久莫相思。
年年秋與期。
685
《菩薩蠻》 宋·芮輝
晴云低蘸湖光濕。
新涼遠帶江聲入。
風景逼中秋。
移樽月在樓。
藍田栽竹手。
借竹為君壽。
蒼翠一年年。
長承雨露邊。
686
《菩薩蠻祝壽》 宋·甄良友
希夷本是儒先祖。
云仍來自神仙所。
前日一陽生。
德星今夜明。
靈椿殊未老。
仙桂雙雙好。
好是百花魁。
年年稱壽杯。
688
《菩薩蠻》 宋·趙希蓬
何人四座環歌扇。
平生有限何曾見。
今日忽遭逢,流霞映臉紅。
此恨憑誰語,夢逐巫山去。
對景苦奔波,其如愁思何。
689
《菩薩蠻》 宋·趙希蓬
慧刀揮處人頭落。
虹霓萬道沖云腳。
滅盡我人心,何勞向外尋。
白蓮生火里,法忍無生死。
忍辱兩皆空,龜毛兔角同。
690
《菩薩蠻》 宋·朱子厚
酴醿浴罷溫香玉。
牡丹睡起歌云綠。
彈壓屬東陽。
留春在慶堂。
簡端新組綬。
輝映煙嵐秀。
妙曲倩清妍。
祝君無盡年。
691
《菩薩蠻》 宋·劉子才
題花曾蘸花心露。
當初誤結丁香樹。
往事小蠻窗。
新愁桃葉江。
緩歌留薄醉。
急登人千里。
梅瘦月闌干。
斷云春夢寒。
692
《菩薩蠻》 宋·郭某
賣餳天氣簫聲軟。
午院水沈煙未斷。
睡起補殘眉。
紅綿入鏡遲。
霎時開笑靨。
花上看雙蝶。
新月上簾鉤。
相思不斷頭。
693
《菩薩蠻》 宋·顏奎
燕姬越女初相見。
鬢云翻覆風轉。
日日轉如云。
朝朝白發新。
江南古佳麗。
只綰年時髻,信手綰將成。
從來懶學人。
694
《菩薩蠻》 宋·史介翁
柳絲輕飏黃金樓。
織成一片紗窗雨。
斗合做春愁。
因慵熏玉篝。
暮寒羅袖薄。
社雨催花落。
先自為詩忙。
薔薇一陣香。
695
《菩薩蠻》 宋·史介翁
柳絲輕飏黃金樓。
織成一片紗窗雨。
斗合做春愁。
因慵熏玉篝。
暮寒羅袖薄。
社雨催花落。
先自為詩忙。
薔薇一陣香。
696
《菩薩蠻》 宋·彭元遜
玉蛇躑躅流光卷。
連珠合沓簾波遠。
花動見魚行。
紅裳弦欲傾。
人來驚翡翠。
小鴨驚還睡。
兩岸綠陰生。
修廊時聽鶯。
699
《菩薩蠻》 宋·王去疾
吳波深波聲急。
闌干下瞰魚龍宅。
江北與江南。
斜陽山外山。
十洲三島地。
夢里身曾至。
今日醉危亭。
神仙邀我盟。